來源:Voicer(voicer_me)
說到時尚攝影師你會想到哪些名字?是Mario Testino、Patrick Demarchelier、Peter Lingbergh,還是Karl Lagerfeld?
在時尚和攝影都變得越發民主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時裝品牌和雜志更偏向于去挖掘新鮮的攝影力量,創作出更有時代氣質、也更能打動千禧一代的視覺作品。
從Gucci“御用”的IT photographer,到可能是圈內最受歡迎的肖像藝術家,到剛剛拍攝了FKA twigs的18歲攝影師…… 這些逐漸在時尚圈展露頭角的年輕人正在慢慢改變時尚攝影的格局與風格,值得我們長久關注。
01
Mária ?varbová
融入當代的蘇聯記憶
Mária ?varbová是來自斯洛伐克的年輕攝影師,后蘇聯時期的記憶和大學主修的文物修復和考古背景給了她的作品一種懷舊情感。
Mária ?varbová攝影作品
與傳統的肖像攝影不同,Mária更注重于空間、顏色以及氛圍的實驗性探索,尤其是來自蘇聯時期的社會主義建筑和公共空間的靈感,常常可以從她的構圖中體現出來。Mária在其中注入了更現代新鮮的視角,懷舊的同時又很摩登。
“Humans have no meaning without the space, as if they didn’t fit anywhere.”
- Mária ?varbová
人體,在Mária的作品里更像是一種次要的元素,精心的構圖下用那些平凡事物聯合起來,創造了一種戲劇性的夢幻場景。從其中你能看到一種淡淡的、卻縈繞心頭的孤獨感和浪漫主義。Mária最著名的作品,是從2014年開始拍攝的“在泳池”(In The Swimming Pool)系列。
樸素的幾何形狀游泳池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視覺效果,顯眼處還有蘇聯時期典型的集體主義標語,作為人物的女性形象做出各種游泳的姿勢,仿佛被抽離了所有情感的模特一般,但鮮紅的泳帽依然讓她們在背景中脫穎而出。干凈的表面下有一種安靜而強烈的情感,在懷舊的氛圍中投射出來。
近兩年通過極簡主義重生的捷克老牌時裝屋Nehera的2017春夏廣告,采用了Mária ?varbová這個辨識性超強的泳池系列。
“沒有人的空間毫無意義,同樣地,沒有空間,人也沒有意義。”Mária ?varbová想通過這個系列“挑戰觀眾去思考人們在社會中承擔的角色”。
02
Petra Collins
是IT Girl,也是“沃霍爾式”藝術家
去年3月的Gucci 2016秋冬秀場T臺上,有這樣一位身著紅金色織錦西裝、面容清秀身形挺拔的爆炸頭模特,之后不僅掌管了意大利時裝屋的Snapchat賬號,還出鏡了Gucci那一季廣告的女主角——她就是如今炙手可熱的90后“IT Girl”Petra Collins。
Gucci 2016秋冬廣告中的Petra Collins
這位來自多倫多的年輕女孩不僅僅是模特,也是在圈內頗有建樹的攝影師及藝術指導,是新生代里公認的“沃霍爾式”藝術家——身兼攝影師、模特、策展人三個身份。
Petra Collins的攝影作品中彌漫著一種出塵脫俗的1970年代的復古氣息,這與她的個人氣質也息息相關,也是Gucci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與她一拍即合的原因。
Petra Collins執導的Gucci眼鏡廣告片
“I create worlds that people can experience and, hopefully, find themselves in.”
- Petra Collins
因為從小學習芭蕾舞,Petra Collins更鐘愛捕捉那些真實的動態,所以她基本只拍膠片,而避免使用數碼相機,早期的作品甚至都是通過一次性相機創作完成的?!霸谀z片上,你必須全然關注在鏡頭中所看到的,因為你正在記錄一副真實的影像?!盤etra Collins說道。
Petra Collins掌鏡的Vogue ME內頁
A Magazine Curated By Alessandro Michele
India for Jalouse,Petra Collins掌鏡
值得一提的是,Petra Collins的鏡頭幾乎只拍女性,她的Instagram上全是不同特質與風格的女性肖像。
A Magazine Curated By Alessandro Michele內頁,同樣來自Collins
Instagram:@petrafcollins
“我很高興自己不是一個受雇傭關系制約的攝影師,大家找我拍攝的原因首先是因為我是Petra Collins?!?/p>
03
Tanya & Zhenya Posternak
雙胞胎攝影組合
在近年大紅的紐約品牌Mansur Gavriel是名副其實的cult brand,而除了產品的生命力,這股偶像崇拜式的效應也離不開視覺效果的呈現。而在Mansur Gavriel水粉色調的廣告照片背后,是這樣一個特別的攝影師組合:來自烏克蘭基輔的雙胞胎姐妹Tanya和Zhenya Posternak。
Posternak姐妹
“We don't follow any brand's guidelines other than curiosity for all things beautiful and woolly.”
- Posternak
Posternak姐妹拍攝的Mansur Gavriel廣告
淺藍的背景中發絲飛揚的少女穿著紅色連衣裙和同樣色調的水桶包,或者湛藍天空映襯下的粉色裙裝搭配姜黃色的蝴蝶結手提包,抑或是擁有同樣色彩配比的建筑和少女側臉并排在一起…… Tanya和Zhenya Posternak的作品在浪漫有一些幽默,能讓觀眾會心一笑。
但這些廣告片幾乎無一例外是特寫——Posternak姐妹的招牌,也被稱為“Posternak式裁切”,在她們的其他攝影中也能夠看到。
Instagram:@Posternaks
“我們都熱愛色彩、質感以及建筑。而Zhenya更偏愛大膽戲謔的風格,我的眼里就只看得到細微之處。”對于二人不同的特點,雙胞胎姐姐Tanya這樣說到,“所以Zhenya是寫圖說的大師,而我是一個厲害的間諜?!?/p>
04
Filip y Kito
超現實攝影玩家
Filip y Kito是另一對值得關注的新晉攝影師組合。來自西班牙的Kito Mu?oz和Filip Custic是一對好朋友,他們同在時尚圈工作,Filip Custic還曾經為Maison Margiela走秀。盡管他們非常年輕,但已是圈內頗有名氣的攝影師組合,而在拍攝中,Filip y Kito也負責場景搭建和時裝造型的藝術指導,你可以在《El Pais》和《Solar》等西班牙藝術時尚雜志中看到他們充滿戲劇性的攝影藝術。
“If we have to define our work and style,
it would be 'organized garbage'.”
- Filip y Kito
Filip y Kito尤其擅長將古典畫作和劇場的超現實元素運用到攝影布景之中。因此盡管最終作品中模特們身穿的都是最新一季的現代時裝,但攝影師總能通過不成比例的服裝廓形和戲劇化的道具,以及對舊感色彩和古典構圖的鐘情,來體現一種古舊怪誕又令人過目難忘的視覺效果。
Filip y Kito攝影作品
05
Thomas Lohr
像現代舞一樣拍攝肖像
來自巴伐利亞的Thomas Lohr早年在柏林和紐約學習圖片設計,2010年搬來倫敦后,立刻憑借著自己畫面干凈、風格現代的攝影成為時裝圈的寵兒,是倫敦最值得關注的年輕攝影師之一。
Re-Editon雜志內頁
Vogue Germany雜志內頁
“The art of a portrait is to capture them
as the individual they are.”
- Thomas Lohr
Thomas Lohr崇尚一種情感充沛又不乏藝術感的極簡視覺,在構圖和技巧上的精細程度如同完美的建筑一般。肢體舒展的現代舞也是Thomas Lohr攝影的重要靈感源泉,他的鏡頭總能呈現出一種詩意。
Another雜志內頁
Hermès廣告片
尤其是人物肖像,光影交錯與衣袂翩翩間你看到的是近于神圣、但又無比自然的狀態。難怪從Jennifer Lawrence到Christopher Kane和Dries Van Noten的肖像拍攝,都要指定Thomas Lohr來掌鏡。
“肖像藝術的關鍵是捕捉個體本身的樣子。”Thomas Lohr正是用他特有的鏡頭語言編排了一場場現代舞。
06
David Uzochukwu
18歲攝影師
多元音樂人FKA twigs和Nike的合作,讓我們見到了音樂人與運動品牌聯手的視覺藝術,也讓我們記住了這一系列圖像背后的創作力量:今年才18歲的David Uzochukwu。
David Uzochukwu拍攝的FKA twigs X Nike廣告片
而David Uzochukwu可以說是年少成名的典范。他自學成才學會了攝影,最早的系列是各種自拍像。但很快,他奇思妙想的新鮮作品成功引起了許多雜志和項目的注意。
David Uzochukwu的自拍系列
“I want to be creating work that
actually aims to change something.”
- David Uzochukwu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David Uzochukwu和FKA twigs有許多相同的地方:FKA twigs是在英國長大的西班牙和牙買加混血兒,David Uzochukwu則是奧地利出生的非裔盧森堡人,在布魯塞爾生活;此外,無論是音樂還是攝影,他們的藝術作品都有著強烈而不容分說的個人特色,并且都希望在創作中加入盡可能多的元素。
David Uzochukwu的攝影作品
“人類有著太多不同的美,我想要繼續去探索美的各個方面。”David Uzochukwu談到自己的攝影時這樣說。
“時裝大片”早已不是只能獨家欣賞的事物,通過便捷迅猛的社交媒體,這些圖像就能即時傳到每一個人手中的終端。“大片”制造者也不再局限于那些家喻戶曉的名字,發掘以為充滿個人魅力的攝影師,成為了圖片故事性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同“千禧一代”講故事,品牌和刊物逐漸將目光鎖定在了目標群的內部——于是,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年輕攝影師的重磅作品。正是他們或不拘一格、或充滿個人情感的多元視角和嶄新創意,改變著當下時尚攝影的面貌。
-END-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