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拿下11.11樞紐

00
過去,世界的秩序分為兩種,一種是海權國家,一種是陸權國家。
英國是海權國家的代表,這類國家在大航海時代吃盡了紅利,是全球化的積極推動者;蘇聯是陸權國家,這類國家的主場是歐亞大陸的縱深腹地,是全球化的質疑者。
但中國無法定義。
于東,我們有東南沿海,有海權國家的屬性;于西,我們有廣袤的中西部,是陸權國家的典型特征。這種多元的復合性結構,放眼到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
所以在《樞紐》一書中,作者施展把中國稱之為“世界的樞紐”。這是介于陸權與海權之間的一個獨特存在。它能夠同時嵌入海權與陸權之中,起到連接、溝通的作用。
在中國融入世界浪潮后,聯結的力量被徹底釋放出來,從低端、初級的出口加工做起,產品的附加值越來越高,短短三十余年,便建立起輻射全世界的超級工廠。
樞紐即中介,連接。
01
京東拿下了11.11樞紐
在那個六百里加急的年代,把五丈高的墩臺利用烽燧(煙和火)制成通信網絡,是農耕文明的偉大智慧。
“每晨及夜,平安舉一火,聞警固舉二火,見煙塵舉三火。見賊燒柴籠,如每晨及夜平安火不來,即烽子為賊所捉”,在那個沒有網絡的年代,這是信息最高效的分發方式。
當今的互聯網形態就如同一座座高聳的山地,每個領域冠軍占據制高點,視角開闊。一旦形成連綿之勢,即可形成國民樞紐。
京東就點了這把火。
11.11期間,今日頭條,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搜狐新聞,什么值得買,知乎 等,6大核心媒體,在11.11期間上線“京東11.11”專屬頻道。除了6大核心媒體,其他各類頻道也都以京東11.11為主要內容。
從開屏到資訊再到社區到導購媒體,京東11.11無處不在,實現了互聯網的全方位覆蓋。
互聯網業態沒有國民樞紐,但是一個個領域冠軍萬口一談就成為了樞紐。
形成樞紐就能實現溝通變現,當11.11的大數據、排行榜、優惠信息從一個圈層到另一個區圈層跳躍時,信息也就實現了增值。
在互聯網點燃狼煙的構想并不是沒有被大眾提及過,但是由于種種場景的限制,執行起來并不容易。但京東不同。
本質上來說,京東是一個零售供應鏈公司,他的盈利是基于賣貨。實現銷售落地是平臺的主驅動力,把信息傳的更遠、更深即大規模投放,締造品牌影響力才是企業的立業之基。
02
流量定制化
必須要意識到,互聯網企業已經過了“暴發戶”的時代,回歸理性是業內的共識。
樞紐的搭建不是用來揮霍的,而是需要精心雕琢。
這個過程必須要性感,即定制化流量。
無處不在的京東11.11,有一個最大的傳播主動脈是:從用戶需求出發,因地制宜。
在資訊媒體上展示大數據信息,由京東大數據院定制,實時提供滾動式展現各個類目累計成交額與銷量數字,進而動態展現11.11期間全國的消費增長態勢。同時,還會展示各類用戶畫像以及消費新趨勢,為還沒想好要買什么的用戶群體提供選購指南。
以銷售、搜索指數、用戶好評度等多維度,根據品牌在京東的熱度,通過多維度綜合計算得出后進行品牌排序。
在社區類APP上,京東發布互動話題,推動UGC創作,使產品與內容深度綁定。
在導購類媒體上平臺側重于簡單粗暴的信息發布,對于這類用戶來說,不拐彎抹角是最大的尊重。
即使樞紐打破了圈層的邊界,但是慣性依然存在。就好比11.11優惠這件事,你去知乎上就得問“京東上的零食什么好吃?”、你去什么值得買上就得說“京東大額優惠券先到先得”
不同的生態培養出不同的用戶習慣,有些人習慣嚼碎了喂,有些則是習慣大口去吃。
把流量包裝成符合平臺規則、適合平臺用戶習慣是未來一段時間內電商的新出口,即變成所有你喜歡的模樣。也只有這樣,你才能讓用戶對你“有意思”。
在存量市場里,流量遲早會成為稀缺資源。
當線上摸到了外生型增長的天花板,解決問題方法往往是:
1、尋找新增量,新入口。
2、優化內部成本。
3、尋找內生性成長。
曾鳴曾經說過:流量越用越少,但數據越用越多。
而利用好這些數據的方式則只有去主動求變,改變互聯網流量的發放模式,從“刀耕火種”到“精耕細作”。
03
京東的流量戰爭
每年《財富》放榜的時候,京東就會成為輿論的焦點。
在2020年的《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中,京東排在第13位,如果以收入計算,京東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零售平臺。
很多人會好奇,為什么京東能戰勝聲名顯赫的阿里和騰訊。
這主要是因為,京東是一家自營B2C+平臺模式的電商,自營是其核心業務,只要產生交易流水,就會計入京東的營收之中,而其他的平臺式電商,平臺上的交易流水,則與平臺無關,屬于商家營收。
京東模式是對電商市場流量的一次規整。首先,自營店鋪擁有整齊劃一的標識,不僅占據著平臺內較高的權重,還能得到官方背書消費者信賴,京東平臺每年度總銷售額70%+的市場被自營商家占據,只有剩下30%不到的市場給POP商家競爭。這種高度集中的模式具有排他性,一個品牌只能深耕一家自營店鋪,這樣一來品牌利益與店鋪利益高度綁定,而獎勵也十分豐厚,那就是獨占市場。
本質來說這是一種長期主義,通過提高自營店鋪和店主們的地位,讓平臺的粘度和生態勢能持續扎根成長,哪怕在成立之初,這種策略一度不被人看好。
堅守初心的京東,收獲了自己的成果。京東體系內高度穩健,用戶和店鋪總數持續增長,流失率極低,因為競爭難度遠低于其他平臺。
與此同時,京東也有自己對時代風云的把握。
比如今年,京東做了一件大事——把門前的牌匾換了。
品牌主張從“多快好省”升級成了“不負每一份熱愛”。
多快好省也好,熱愛也好,中間最大的差別不是時代,而是消費的升級。現代的生意早已不再是滿足需求,而是提供更有質量的生活方案,讓消費者為更舒適的生活付費。
04
終將為王
歷史上所有的商業帝國都誕生在某個特殊的上升周期。這一時期成群雄割據之勢,有創富神話,有亂象叢生,有炮灰,當然,有梟雄和弄潮兒。
凡古今欲成大事者,不止是局限于頑固的堅守,還有他對時代命脈細膩的嗅覺。
一個真正的帝國已浮出水面。
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end>
編輯:局貓
總編:沈帥波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