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劃算筆下直播市場的另辟蹊徑
今年天貓雙十一的營銷之戰,就是直播的戰場。
在一片混戰中,作為專業選手的聚劃算則是攜手7位明星開啟系列直播。明星帶貨已經不算稀奇,聚劃算有什么特別之處呢?
這個答案或許能在閆學晶的直播間里找到。
《我的媽呀!》
說起閆學晶,有的人對她的印象是《劉老根》里的山杏,《女人當官》里的楊桂花,又或許是在《闖關東前傳》、《幸福36計》等熱播劇中認識到她,即使不通過電視劇,也常在春晚的小品節目中看到她。
東北農村出身的她,是“農村戲專業戶”,戲里戲外都十分接地氣。一張笑盈盈的臉,叫人看著就覺得親切。
閆學晶有著不同于其他嘉賓的鮮明的形象特色,這也讓她的直播有著獨樹一幟的風格。一直以來,聚劃算的直播總是針對不同的人設打造不同垂類的直播間,此次繼續深化了這一策略?;陂Z學晶接地氣、懂生活的親民形象,聚劃算為她量身定制了一檔“直播綜藝”——《我的媽呀!》,在她的直播間,觀眾都親切地叫她“閆媽”。
不同的閆媽直播
個性的地域好貨
“咱們直播間不去和別人做對比,咱們就做自己的特色”,正如閆學晶所說的,她的直播間確實很不一樣。
閆媽直播間的商品都是與眾不同的地域好貨。
比如來自黑龍江五常的優質大米、來自吉林的人參、長白山蜂蜜、朝鮮族特色泡菜以及更有地方特色的土雞蛋、黑枸杞等土產好貨。
這些地地道道的特色商品在閆媽直播間大受歡迎,烤冷面、辣泡菜更是單場成交就突破10000單,還有吉林人參、靈芝孢子油膠囊等同樣異?;鸨?/p>
由于主播的人設、熟悉的商品,以及受眾的不同,每個帶貨主播都有各自擅長的領域。
自帶接地氣標簽的閆學晶一直在直播中主推農副產品和公益類貨品,出身于東北田間地頭的她,對農產品和農副產品都有很深的感情和了解。正因如此,她在這一領域的選品推薦、講解介紹、烹飪方法等多方面具備與眾不同的優勢。
于是在她的直播間,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畫面:
“閆媽,小黃魚怎么做好吃?”
“閆媽,五常大米和盤錦大米有什么區別?”
“泡菜隔夜了還能吃嗎?”
……
作為演員的她,跟隨劇組走遍了中國的各個角落,在這過程中,接觸到了各地的好貨。據閆學晶介紹,自己平時就喜歡把看到的地方好貨分享給身邊人。
對于一個帶貨主播而言,最關鍵的并不是TA是否自帶流量,顏值夠不夠高,而是在于TA對產品是否足夠了解,以及有沒有發自內心的熱愛和推薦給其他人的熱情。
同時擁有這些優點的閆學晶,自然也就成了為各地農副產品帶貨的不二人選。
直播為地域經濟注入新活力
根據艾媒數據,今年我國電商滲透率有望達到80%,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電商購物大潮,越來越多的商品能夠通過網購走進千家萬戶。對于農民來說,這種滲透所帶來的最大改變,就是讓公益助農等項目變得更方便,更直接。
比如新疆庫爾勒香梨。這是新疆水果中的珍品,汁多核小味甜,但因為庫爾勒少數民族居多,與外界交流相對封閉,加上地域偏僻,運輸條件不便,讓這里的香梨很難走出去,極少有人吃過正宗的庫爾勒香梨。
后來他們在天貓開通了旗艦店,通過聚劃算為主的天貓營銷活動,一年的成交規模就達到了1000多萬,訂單量超50萬,幫助了1000多農戶增收脫貧。
去年,聚劃算從天貓獨立出來,自主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其中就包括幫助原產地的優質農產品出圈上行。可以看到,閆學晶的直播間就是對這一理念的深化:與合適的明星合作,為地方產品和鄉村農戶帶來更多的流量扶持,幫助它們打造出產品力和品牌力。
今年上半年,淘系平臺內已經完成了多次大規模公益助農活動,許多過去由于認知度有限、地域不便等原因無法被大眾所了解的商品,承著新一輪“電商直播”的東風,擁有了全新的機會。
作為主打三農的明星主播,閆學晶也在參與直播后發現很多各地的好貨,沒有品牌意識,加之沒有太多的費用去包裝自己或者投放廣告,導致這些好產品不容易被大眾看到。
“沒關系,以后都可以來找閆媽!”
閆學晶非常重視在直播中的公益助農,她希望自己的直播間不僅是一個銷售的地方,還能幫助到各地大家認知度不高的好貨,為這些產品提供更多促銷機會,賣往全國各地,讓它們被更多的人看到。
基于此,聚劃算為閆學晶打造了《閆媽歡樂中國行》系列IP,一起搜羅祖國各地的好貨,呈現到直播間。
比如江蘇海安一站,聚劃算和閆學晶直播間精心挑選了多款當地特色好貨,包括蠶絲被、蠶絲面膜、紅燒河豚、桑葉茶等等,當地政府對這次直播活動大力支持,海安市委副書記、市長于立忠更是空降直播間,與閆媽一起細致介紹起海安當地土特產品。
△海安市市長做客直播間
這時,直播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營銷帶貨手段,而是更深層次地參與到脫貧攻堅戰中,助力地方特色品牌的推廣,為地方產業注入了新活力,也讓一些農產品能夠更好地流動起來。對于這些地方產品來說,在政府和明星的背書下,它們借此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了品牌認知,和地域文化的特色標簽。
明星直播走向專業化
上半年,明星帶貨如火如荼地進場,表現良莠不齊,成交效果也兩極分化。在回歸理性后,明星帶貨不再是拼流量,而是越來越向專業主播靠攏。只有真正懂產品和用心對待直播、對待消費者的人才能在這里留下。
無論是場均帶貨過億的劉濤,還是閆學晶,她們都向專業的帶貨主播靠攏,認真地準備每一場直播。
比如說閆學晶,整個團隊在直播前10天左右就會開始準備工作,有專門選品的工作人員提前準備很多貨品試用,等到開播3天,再正式開會,把貨品一個一個仔細核對,同時會結合閆媽親身使用感覺來和工作人員一起探討,會把不合適的產品取消。
聚劃算策劃的明星直播,講求的就是這種“長期主義”,讓明星把流量和國民信譽發揮到實處,為消費者帶來實在的好貨,才能長久持續,讓直播不是一次性生意。
毫無疑問的,直播帶貨已經成為常態,人們對這種銷售方式也已經過了初見時的新鮮感。隨著直播進入到精細化的階段,消費者對直播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想要在一片紅海中站穩腳跟,就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就像聚劃算將閆學晶的直播,打造成了個性鮮明的IP,不僅在千篇一律的大眾化直播中,形成一套差異化的打法,還帶來了更深遠的社會意義,最大化地挖掘出直播的價值。
蠻荒時代結束后,電商直播面臨著業態的升級,明星帶貨的專業化也會成為常態,電商平臺將以優質的內容與專業的服務來形成自己的競爭力。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