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騰訊、字節系網文戰火重燃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內容為王的時代,體現在影視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劇本質量,影視業發展的持續動力就是優質內容源源不斷地產出。然而由于創作周期過長,且內容質量不可控,市場上優質資源越來越匱乏,影視公司勢必要從其他領域尋找突破口。
網絡小說經過多年沉淀,積累了大量原創內容,也更貼合互聯網時代的用戶。隨著網文改編熱潮的到來,網絡內容的價值被放大了無數倍,數字閱讀賽道也愈發擁擠。
據2019年中國數字閱讀生態流量市場份額數據顯示,閱文集團以25%的市場份額穩坐網文賽道第一把交椅,掌閱文學和書旗分別以21%和20%市場份額位列第二和第三。然而和背靠巨頭的閱文、書旗相比,一直單打獨斗的掌閱在資金和流量上都相形見絀。
雖然此前掌閱科技曾發布即將牽手百度的公告,但是合作并未進一步落地。與百度的合作終止后,掌閱又投入了另一互聯網巨頭字節跳動的懷抱。不難看出,網文賽道無疑是巨頭們新一輪的戰場,隨著字節跳動的入局,網文賽道的格局或將重新改寫。
入局筑基的字節
說到布局網文,字節跳動今年的動作著實不小。除了11億元入股掌閱科技截胡百度以外,近10個月里字節跳動就投資了吾里文化、秀聞科技、鼎甜文化、塔讀文學、九庫文學等5個網文平臺,再加上自有的番茄小說等品牌,字節跳動在網文生態的數量上的確很可觀。
砸錢是字節跳動一貫的模式,比如18年投入40億打造西瓜視頻移動原生綜藝IP,前不久又拿出20億元補貼創作者,入局中視頻領域。如今歷史再次重演,對于字節跳動來說,機遇與挑戰是并存的,接下來故事該如何繼續講。
字節跳動一直在長短中視頻領域做長線布局。從平臺生態來看,字節跳動更偏向泛娛樂生態,它無疑是最貼合網文賽道的互聯網平臺。而字節跳動的頭條、短視頻也是兩個巨大的流量池,這對于尋求增長的網文平臺來說同樣是剛需。
網文平臺需要流量,而字節跳動需要的則是IP。
網文正是泛娛樂IP的源頭,字節跳動目前需要更多的平臺以及內容資源,為之后的IP影視化開發打下一定基礎。對于字節來說,IP是必須要筑起的根基。因為無論任何領域,只有根基堅固,才能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筑基之后,字節跳動需要完善的還有很多。想要成功將IP影視化,持續完善整個泛娛樂生態,網文領域只是整個生態布局的冰山一角,字節跳動只是剛剛入局而已。
找到門路的騰訊
與字節跳動相比,互聯網巨頭騰訊網文領域已經入局許久,并在IP影視化方面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作為網文領域的龍頭,騰訊旗下的閱文集團手握大量IP和原創內容。早在幾年前,閱文的IP影視化后投入市場都得到了不錯的反饋,比如《天盛長歌》、《扶搖》等。
然而對于閱文來說,雖然擅長用戶和內容的運營,但優質IP的一體化開發仍是短板,這也是閱文面臨的難題。
意識到這個問題,2018年,閱文集團全資收購了擅長影視劇制作的新麗傳媒。有了新麗傳媒的助力,閱文的IP影視化開發便提上日程。從去年雙方合作的大IP改編劇《慶余年》的爆火來看,再次證明了IP改編有著無窮潛力。
然而即便《慶余年》大獲成功,但由于行業競爭和疫情的影響,新麗傳媒一直以來的收入及經營業績仍未達預期,兩者也還沒有實現真正的聯動和融合,閱文難以將優秀的作品傳達給新麗傳媒,持續賦能新麗傳媒的創作能力。
但對于它背后的騰訊來說,在IP改編上已經找到了門路。騰訊影業以主投主控為主,新麗傳媒以自制電視劇和電影并重,然后依托閱文這個強大的內容平臺和IP池,三方各拿出自己最擅長的板塊,進行良好的互動協作,持續開拓IP影視化的價值。
前不久,在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聯合舉辦的2020年度發布會上,備受期待的《慶余年2》正式啟動。除此以外,三家公司還聯席發布了《1921》《一人之下》等56個影視項目。這是三家公司以整體影視生產體系首次亮相,成為騰訊布局IP影視化的“三駕馬車”。
目前看來,三駕馬車再加上騰訊視頻,騰訊在網文的布局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閉環。而除了騰訊以外,同樣在大文娛領域不斷發力的還有阿里這個巨頭。
打破慣例的阿里
網文走過二十余年,進入了內容爭奪戰的下半場。經過多年積累,老牌文學網站往往大神林立、佳作頻出。然而由于最開始網文平臺的版權意識不強,內容的重合性較高。在近幾年的IP改編熱潮下,成熟的IP在早已被搶購一空。
在這種情況下,阿里打破砸錢買版權的慣例,選擇從內容源頭入手,扶持新人作者,建立自己的IP池。前不久,阿里旗下的書旗推出了面向新人的“星神計劃”,意在通過零門檻簽約、千萬現金扶持和億級曝光資源,幫助更多新人作者入行。
大力的扶持會讓創作者越來越多,因為只有創作者的持續活躍,才能滿足用戶對不同內容類型的需求。平臺也需要讓創作者的隊伍再次擴容,最終孵化出新的IP從而加以利用。在新老IP結合下,構筑起更穩固的內容護城河。
此外,在扶持計劃中,部分優質作品還有機會優先獲得影視、動漫、游戲的IP開發。同時,阿里億級的宣推資源也將助力新作家實現更好的個人品牌建設及作品推廣。
然而培養新人作者從小透明走向網文大神,或是孵化出一個IP都需要漫長的過程,阿里目前的新人扶持也是為了更長久的布局。
但好事不怕晚,因為真正的精彩在后邊。在互聯網的賦能下,全民創作的時代即將到來,誰能在首先在創作者源頭布局,誰才能在未來獲得更多的可能性。
IP影視化是布局重點
不難看出,無論是砸錢買平臺的字節跳動,還是逐漸摸出門道的騰訊,亦或是打破慣例的阿里,在網文領域都打算長期深耕。而布局的目的無疑是為了獲得更多IP,從而完成將IP影視化的想法。
就目前的格局來看,騰訊已經處于領跑狀態,而阿里和字節跳動稍稍落后。但阿里在網文賽道深耕已久,憑借全面開花的多元業務造成的聯動效果,未來實現反超也充滿機會。反而是剛剛入局的字節,雖然有巨大的資金和流量做支持,然而畢竟根基太淺,未來充滿挑戰。
對巨頭來說,雖然優質IP影視化是目前發力的重點,但從網文進軍,在IP內容的源頭筑基,從而打造泛娛樂生態才是未來的發展戰略。
圍繞IP,向多元化的方向上擴展,從而帶來更多優質內容。再通過優質IP內容輻射用戶,延續IP的生命周期,中國互聯網企業也希望打造自己的泛娛樂獨立宇宙,如漫威宇宙、DC宇宙這類具有極高商業價值的巨型IP矩陣。
目前中國的IP改編、拓展和國外相比仍處于起步階段。但從IP擴充內容、內容改編影視、再從影視實現影游聯動或其衍生品的開發。才能打破次元壁實現IP聯動和融合,發揮不同IP的優勢,擴大受眾,甚至創造新的世界。而這也需要身處其中的玩家們,共同進步拉動行業的整體發展。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