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盛中國:百雀羚“一鏡到底”廣告刷屏的背后
近幾日,百雀羚“一鏡到底”的廣告《一九三一》“驚艷”了朋友圈,清明上河圖式的手機豎版長圖,旗袍、女特工、暗殺等引人入勝的民國元素,適時、恰當的品牌露出,讓百雀羚的品牌曝光總量級達到1億以上,并順勢成功的引爆百雀羚母親節活動。
縱觀此次刷屏事件,業界雖然褒貶不一,但作為一個現象級的品牌傳播事件,可圈可點的地方還是很多的。首先,最驚艷的是內容承載形式,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手機的小屏限制了傳播形式的創新,朋友圈被海報、H5、短視頻等一眾形式承包,讓人一度有些審美疲勞,因而,此次在形式層面的微改進便能瞬間被受眾感知,成為傳播亮點,奠定刷屏的基礎;其次,從內容上講,精致復古的畫風、線性的年代感以及充滿神秘感的美女特工的暗殺故事與國民老品牌的氣質無縫銜接,清奇的腦洞,緊湊的劇情是此次刷屏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見,內容創新依然是傳播的主動力;最后,互聯網整個傳播大環境的變化,互聯網事件大火之后必有反轉的“戲路”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從眾口稱贊到被質疑抄襲、轉化率低等問題只不過經歷了一晚上的時間,廣泛的質疑聲毫無疑問又推動了另一波傳播聲勢的興起,推高了品牌的網絡熱度,讓品牌的曝光度又上了一個臺階。
從營銷邏輯上來講,此次刷屏事件是由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形式、內容乃至是對現今傳播大環境的洞察,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但剝離開來看,此次刷頻事件或許是一次披著形式外衣的內容革新動作,即表面上是形式的創新刺激了大家的神經,而骨子里則是由消費的升級引起的品牌內容營銷的升級,優質內容才是重頭戲,而形式只是敲門磚,打造優質內容彰顯品牌價值理念,從而形成品牌獨特的消費符號才是其本質。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品牌開始熱衷于“玩內容”了,耐克自制網劇《大宅女VS健身狂》、星巴克的系列紀錄片《Upstanders》等,品牌不再平鋪直述的講產品的功能與效用,而是“顧左右而言其它”,更多講品牌歷史,品牌人物,或者打造品牌虛擬IP,試圖以情感和價值觀的認同來維系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并在潛移默化中傳遞品牌價值理念。確實,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產品功用可以被輕易替代,而一旦建立起來的內在品牌符號卻是獨特的,甚至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歷久彌新。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內容與廣告的邊界也在慢慢的被銷蝕,從強調品牌露出到更強調品牌與環境、場景乃至是與人物身份的相容相通,一切內容都可以被看作是廣泛意義上有價值的信息。如此,百雀羚廣告刷屏似乎就有跡可循了,濃濃的民國風側面突出了國民老品牌厚實感與沉甸感,而腦洞大開的故事更是錦上添花,把品牌濃縮成了一個時代的符號。
時至今日,內容營銷的升級指引著營銷工作者從做產品到做品牌的思維轉變。消費者通過品牌找價值認同感,品牌也不僅僅執著于銷售量的轉化,持續性地產出好內容,提高品牌的好感度,實現品牌價值的落地,建立起與消費者不可被替代的聯系,并在合適的契機下轉化成銷量已經成為了品牌營銷的常用路徑。
映盛中國(INSUN CHINA)作為最先一批入局數字營銷領域的運營商,以靈活的創意內容為基點,豐富品牌的價值理念,為品牌打造了一系列的經典運營案例,韓國藝匠“美一次?別錯過”社會化營銷、東風風光370新車上市社會化營銷等都是在數字營銷新趨勢下映盛中國(INSUN CHINA)對品牌與內容關系的新解讀。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