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游戲機小霸王從輝煌到沒落僅用了30年
小霸王被申請破產,是這幾天最讓80后、90后唏噓的新聞。
正當網友們為逝去的青春悼念時,小霸王又帶著聲明閃現了。
11月10日,廣東益華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在小霸王官網上發表聲明稱,近期“小霸王被申請破產”的小霸王實際上是小霸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系曾與小霸王合作的第三方經營運作VR產品開發方,現與“小霸王”品牌或產品無任何關聯。
網友又紛紛表示“爺青回”,爺的青春又回來了。
劇情翻轉,隱患依舊。小霸王雖未破產,但風頭早已不如當初。隨著時代洪水的沖刷,如今小霸王只剩情懷,似乎終局已定,折戟沉沙只是時間問題。
1.靠山寨起家,火遍大江南北
上世紀90年代,“小霸王,其樂無窮啊”火遍大江南北。小霸王的風靡和時代浪潮有一定關聯。
1983年,日本游戲公司任天堂發布一款經典游戲機,“FC紅白機”,連帶超級瑪麗、魂斗羅、坦克大戰等游戲火遍全球。這款游戲機的售價在當時將近200元,對于那個年代的工薪家庭來說是個不小的數字,即便有錢的家庭也需要有渠道才能買得到。面對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中國的仿制機、山寨機市場誕生。而這些中國山寨游戲機中的佼佼者,就包括中山市小霸王公司。
1987年,小霸王游戲機推出時,售價只有任天堂的三分之一,性能也相差無幾,漢化之后的八合一、六十四合一的游戲卡也比正版便宜很多。就這樣,小霸王迅速在國產游戲機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1991年,小霸王投入40萬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第一條廣告,宣布推出小霸王有獎銷售活動大賽,廣告語里宣稱,“擁有一臺小霸王,打出一個萬元戶”。這讓小霸王很快就雄踞游戲機市場第一位。
1993年,小霸王公司推出第一代學習機,其實就是一個鍵盤加上類似電腦的簡單操作界面,在鍵盤卡槽中插入學習卡,能夠學習英語、練習打字、使用計算器等。而小霸王學習機的天才之處就是“學習機”這個名字,其絕妙之處不輸后來的“送禮就送腦白金”。
“打著學習的幌子玩游戲”是80、90后得意的默契,讓這一“國民游戲機”走進千家萬戶,陪伴整整一代人的童年。
此后,小霸王聯合中央電視臺教育合作部推出了小霸王學習機電視講座《為了將來打基礎》,教大家如何使用這款學習機,普及電腦知識。并找成龍代言廣告,“同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小霸王”。
在一系列洗腦廣告的運作之下,小霸王在游戲機領域一騎絕塵。
2.靈魂人物段永平,締造高光時刻
小霸王當年締造的輝煌與一個人密不可分,他不僅是小霸王的創始人,也是小霸王成功的靈魂人物,他為小霸王打下的基礎,讓小霸王的好日子一直延續到20世紀末。他就是后來的著名投資人段永平。
1989年3月,28歲的段永平到廣東中山打工,剛剛取得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的他,接手了中山益華集團下的一間小廠。那時候這間小廠還和小霸王沒什么關系,當時它的名字叫作日華電子,年虧損200萬元。
那個時候,國外電腦已經普及,但國內對電腦還相對比較陌生,昂貴的價格也讓人們對電腦的渴望止步于幻想。段永平就敏銳地發現了任天堂帶來的游戲機浪潮風口,抓住時間差和價格差,果斷帶領這家工廠轉攻電子游戲機市場。
他一上任就迅速拿出三板斧:一是樹品牌,創立“小霸王”品牌稱號,商標是兩個連接在一起的拳擊手套,一個代表質量,一個代表售后;二是抓質量,把返修率控制在0.3%這個水準,遠低于當時行業內的30%返修率;三是抓服務,在全國建立30多個售后服務中心,推出保修包換政策,產品出了任何問題都保證解決。
在強烈的品牌意識推動下,這家瀕臨破產的小廠在1992年實現了產值破億,1995年實現了產值超10億。
不過當時段永平只是“打工皇帝”,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仍是益華集團。
3.分道揚鑣,小霸王開始衰微之路
在產品產值迅速擴張之際,段永平向集團提出對小霸王進行股份制改造,獎勵有突出表現的員工,但該提議被集團高層拒絕。這家集團沒有抓住產業擴張、產業升級的大洪流,也沒有對員工的智力創造給予足夠的回報,更離譜的是,集團還把小霸王的利潤抽去扶植其他部門的發展。
于是,1995年8月,段永平和小霸王分道揚鑣。
那時小霸王日子正紅火,盡享高光時刻的小霸王市場份額高達80%,盛況空前。據說大年三十夜晚,小霸王公司門前司機排成長隊等待發貨,公司給員工發現金紅包時,包錢的報紙能廢十幾摞。而這一紅利一直吃到20世紀末。
在這一時期,小霸王享受到了兩個時代紅利:一個是侵權意識薄弱的年代,靠山寨起家,躲過了監管對盜版的打擊;二是國內的PC電腦和網絡還未普及,給了它近10年的窗口期。在數錢數到手抽筋之際,誰會想到危機突然降臨。
《關于開展電子經營場所專項治理的意見》出爐,為了防止青少年沉迷游戲,要求停止一切關于游戲機的生產銷售經營活動。自此,小霸王游戲機的輝煌時代宣告結束。
此后,小霸王游戲機暫別游戲舞臺,其母公司益華集團再次申請了“小霸王”商標專利,但這個專利的使用范圍已經改為飲水機、電暖氣、干衣機、燈泡、電壓鍋、音箱等。
2015年后,游戲機的禁令逐漸被解禁。“小霸王”游戲機不再受上世紀90年代年輕人的追捧,逐漸走向沒落。
而故事的另一邊,段永平與小霸王分道揚鑣之后,在東莞創立了步步高。段永平的離開引發了一波核心骨干離職潮,他帶走了6位高管。
當時有報道說,1995年年會上,益華集團總經理陳建仁說,“別看這些人都走了,想進來的人能從中山排隊到廣州。”在這一年,小霸王的盈利確實還不錯。
“步步高VCD,真功夫,一年包換”,在段永平的掌舵下,步步高連續成為央視“標王”。OPPO陳明永、Vivo沈煒、“小天才”金志江與后來的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一同被稱為段永平的“四大門徒”。段永平和他的四大門徒都各自締造了新的商業輝煌,而當初火遍大江南北的小霸王則逐漸淡出大眾視野,正式開始衰微之路。
4.無核心業務,小霸王逐漸沒落
過去數十年,小霸王雖然也努力求生過,但以山寨起家的它,并沒有把準時代的脈搏。無論是學習機市場還是游戲市場,小霸王都難尋得一席之地。
2000年以后,以文曲星、步步高為代表的新型學習工具,大大擠壓了小霸王學習機的份額。游戲市場上,隨著PS機的誕生、網吧時代的到來、電腦的普及,大量高端游戲開始出現,更加精致的畫面,更加刺激的玩法,更加緊密的互動,都讓過去那個游戲時代一去不復返。小霸王的游戲霸主地位,也一去不復返。
面對學習機市場和游戲市場的雙重圍剿,小霸王份額不斷被蠶食,益華集團于2004年把小霸王一分為四,小霸王教育、小霸王數碼音響、小霸王衛廚、小霸王電器,走多元化路線,拓展賽道。
多元化的確可以分散風險,但是小霸王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核心業務。在一條定位不清晰的道路上,小霸王越走越遠,開始變的四不像,小霸王的子公司只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就可以使用“小霸王”品牌,它很輕易地把艱難建立起來的品牌租了出去,賺取授權金。
過去20年間,“小霸王系”的混亂產品多達50種,教育產品、生活電器、廚衛電器通通都有,甚至連節日裝飾小彩燈、嬰兒車都有。在質量上,小霸王也不怎么把關,品牌形象一落千丈。
產經觀察家丁少將在接受采訪時說,小霸王沒落有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品類方面,十幾年的監管收緊,導致主機游戲認知度下降,解禁后再與大廠競爭也沒有什么優勢;其次是品牌方面,“山寨”和“低端”是小霸王一直被打上的標簽。
這些年,小霸王并不是沒有痛定思痛,回歸過自己的游戲主業。2013年跨年之際,小霸王和阿里集團正式開展戰略合作,高調宣布攜手阿里TVOS推出共同搭載阿里TVOS的家庭游戲機,并且在阿里平臺上進駐多款小霸王體感游戲,全面拉開電子家庭游戲機戰線布局,但這一合作計劃并沒有激起水花,市場并沒有給它們機會。
之后,小霸王畫出了更大的餅,決定改股權,提出三年內上市的計劃,要成為繼任天堂、微軟、索尼之后的全球第四家定制游戲芯片廠商。2016年5月,小霸王宣布與游戲芯片供應商AMD簽下合作協議,投資4億元委托對方為其開發VR主機芯片,進軍VR游戲領域,號稱要締造一個市值超500億的VR帝國。
可是,就連索尼這些大廠都沒能做成如此規模的VR產業,一個本質上沒有核心業務的小霸王自然也沒能創造奇跡,至于上市就更是空中樓閣了,到這次“破產風波”之前,連個影子都沒有。
2018年底,小霸王陷入欠薪、拖欠物業費、無法付清貨款等各種債務糾紛中,小霸王游戲機項目團隊正式解散,直接負責該項目的小霸王上海辦公室關閉,小霸王背后的“金主”、益華百貨的老板陳健仁也陷入資金鏈危機。
5.總結
回顧小霸王的三十年,它曾憑借時代機遇紅極一時,但它又從來沒有過技術創新和積累,也沒有嘗試進行員工激勵,作為游戲機的早起玩家,它顯得那么不懂游戲產業,不懂用戶需求的變化,最終演變成了從輝煌到沒落的悲劇。
模仿本身并沒有錯,但模仿以后怎么走至關重要。“山寨”而不思蛻變者,終將死于“山寨”。
【病毒先生自媒體】知名原創科技&營銷自媒體,由知名互聯網分析師、病毒營銷專家劉濤先生主筆,全網總粉絲150萬+,全網原創文章閱讀總量10億+,精選分析最新最熱科技&營銷案例,長期提供科技&營銷領域深度獨家觀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