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同質化”,打造差異化品牌?
今年雙十一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小現象?各大品牌仿佛事先說好了一樣,類似的外觀、賣點、價格,同質化的營銷充斥著這個雙十一。例如:
●多數手機都在宣傳拍照功能,攝像頭也變得越來越多
●智能家居都在強調安全、便捷、掌控、舒適、智能、多功能集成
●小額信貸都在說門檻低、放款快
●紙尿褲都在喊易吸收、不過敏、防側漏
●牛奶品牌都在打奶源地、蛋白含量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品牌同質化的現象越發明顯,無論是走進商超、還是打開手機,我們都面對著越來越多一眾面目相同的品牌。
所以,今天我們來聊點不一樣的:品牌差異化。
01、市場對品牌差異化的呼喚
什么是差異化?它對一個品牌又有什么影響呢?在回答之前,讓我們先來看前段時間很火一部的紀錄片——《隱姓億萬富翁》。
講述的是一個身家220億美元的富翁參加一個挑戰:隱姓埋名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在90天內,以100美元為本金,從零開始創建一個價值100萬美元的公司。主人公最終開設了一家烤肉餐飲公司,在挑戰的最后一天接受專業估值人員價值評估的時候,估值人員問了他一個問題“我們提供的東西跟別人有何區別?客人為什么要光顧你的店?”
這就是品牌差異化的具體表現,是一個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占領一個特殊的位置,以區別于競爭品牌的賣點和市場地位。
如今,我們正處在物質過剩的時代,商品因為泛濫變得同質化,但是用戶的需求卻變得更加多樣化且個性化,這是如今品牌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因此,在這樣的新時代背景下,打造品牌差異化變得尤為重要,各行各業的品牌都在想方設法實現差異化。
例如,星巴克通過“烘焙工坊”的概念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品牌體驗。這種展覽式的大型門店寓教于樂,讓消費者能夠親臨咖啡烘焙現場,同時又置身于咖啡廳的溫馨環境。
▲星巴克“烘焙工坊”:左邊是主吧臺,右邊是烘焙區
消費者能聽到現場碾磨咖啡豆的聲音、呼吸到濃郁的香氣、品嘗到調配和火候都恰到好處的咖啡。所有這些體驗都凸顯了星巴克品牌的差異性。因此,消費者將星巴克視為一個更為進取、數字化和高端化的品牌,而不只是一家咖啡連鎖店。
星巴克烘焙工坊破解了一個許多品牌都面臨的打造差異化的挑戰。
02、如何打造差異化
差異化不是一種戰略,而是一種思維方式,無論是個人品牌打造、企業品牌打造,還是社群品牌的構建,都必須具備差異化思維,找出自身的特點,給予品牌更多機會,使其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那品牌差異化該如何打造呢?或許可以從以下幾個品牌差異化打造之路上得到一點啟發。
跨界融合
品牌愈發同質化,要想做到品牌差異化,除了在質量和價格上下工夫外,不妨換一個角度,將不同行業、不同性質的元素融入品牌中。
為了做出品牌的差異化,江小白把目標消費人群定位在95后的新人類,并將品牌擬人化,通過走心文案,與大部分年輕人產生共鳴。
除了文案,為了吸引年輕消費者,江小白還不斷推出聯名產品、植入爆款影視作品、打造動畫IP、贊助音樂節、街舞、青年文化節等形式。深挖目標人群的喜好,跨行業融合多種的元素,觸達核心消費者。
種種年輕化的嘗試讓江小白成為白酒年輕化中的領跑者,也打通了白酒消費者的年齡壁壘,讓更多的年輕消費者開始嘗試白酒。
洞悉細分市場
利用細分市場,精準定位目標人群,把小眾人團結在一起,而不是取悅大眾。
例如,2002年寶馬公司在大部分消費者都迷戀大型汽車的情況下,洞悉到有部分人群對小型車感興趣,鎖定這部分人群,推出了MINI。
并且做了一個系列廣告,一個是只有幾個尺碼符號從大到小的排列,從 XXL、XL 一直到 S、MINI。這則廣告的意思直接就是說:“我就是最小的,我比你想象中的還要小。”寶馬做的另一個廣告,直接把自己的小型車放在大型車的車頂上,通過對比更加凸顯這款汽車的小。
在當初美國市場里所有的汽車都崇尚體積、空間營銷的背景下,這種挑釁的廣告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沒有減輕或極力去掩飾MINI的小,反而突出小。
這種反叛精神在當時同質化的汽車品牌中收割了一大批的忠實車迷,人們通過購買MINI來滿足自己的個性化需求。
同時,為自己樹立一面高墻,把不喜歡的人拒之門外,讓喜歡的人在里面團結起來共同對抗外界的大眾潮流,這樣不僅能提高品牌的忠誠度,還能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逆向戰略
逆向戰略,就是故意對抗產品的升級趨勢,不做加法,而是做減法,簡化消費者的選擇。他們在減少一部分服務的同時,也會增加一些其他吸引人的服務。
宜家與傳統的家具店不同,他們沒有銷售人員跟著你隨時提供購物協助,這樣消費者就可以隨意選擇;他們也不提供免費的家具配送和組裝服務,但正是這一點,消費者因為自己動手組裝家具,反而更加喜歡購買的家具;他們也不承諾自己的家具結實耐用,反而鼓勵消費者幾年后就換掉,這樣他們的家具也就更平價,設計更時尚。
宜家吸引人的地方還在于,在這里,你還可以買到家具以外的其他物品,比如設計精巧的玩具、餐具等,如果你逛餓了,還有餐廳可以吃點東西。
增加的服務看上去和主業務關系不大,但是更吸引人。正是因為這一點,品牌才能從復雜和模糊中脫穎而出,變得清晰和具有特色,消費者也更加容易識別。
03、總結
從工廠時代到市場時代再到如今的心智時代,市場也從賣方市場早就變成了買方市場。現在,各類商品琳瑯滿目,種類繁多,質量已是基本要求。僅靠質量而無差異化賣點,已經不能在競爭中取勝。
唯有通過差異化打造增加品牌辨識度,才能爭取或創建品牌產品的市場份額。
參考文章:梁將軍《如何解決“品牌同質化”?你有很多誤會》
數英網《塑造品牌差異化的6種策略》
圖片來源:綜合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