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博弈:小牛電動“碰”雅迪
疫情黑天鵝飛遠,新國標余溫猶存,國內兩輪電動車產量呈現上漲態勢。
據工信部統計,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我國電動自行車產量為393.3萬輛,同比下降31.62%,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4月以來我國電動自行車市場逐年回暖,2020年7月產量達到374.1萬輛,較2019年同期增長22.7%。
兩輪電動車市場回暖,愛瑪科技、小牛電動、雅迪控股等電動兩輪車品牌,都發出銷量創新高的喜報。
6月,人民日報發文《愛瑪電動車創新驅動企業升級,全球銷量4100萬輛》,報道指出,愛瑪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電動三輪車、電動四輪車等,全球銷量累計突破4100萬輛。
9月,雅迪控股發布2020年中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半年內銷售電動兩輪車405.88萬臺,同比增長99.65%,連續3個月銷量突破100萬臺。
11月,小牛電動第三季度(截止至9月30日)財報顯示,小牛電動第三季度兩輪電動車全球銷售25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67.9%。
另外,近幾個月小牛電動銷量呈上升趨勢,可以預計下一季度銷量將創新高。
數據顯示,2020年10月,在國內市場小牛電動共售出31,935輛電動車;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電動車數量達到2,275輛,同比增長83.9%。2020年11月,頭19天的銷量已超過2019年11月整個月的總銷量。
在整體市場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電動車行業變革者”小牛電動車銷量不斷提升的背后,是整個兩輪電動車行業涌動的巨大熱潮以及自身“不認命”式拼搏。
圖片來自Canva
營收上漲,喜報連連
近一年來兩輪電動車市場的風云突變,原因不僅在于當下的政策“吸睛”,更在于市場擁有無限潛力。
一方面,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能、高端兩輪電動車更受歡迎,智能化變革也就成為全體兩輪電動車品牌的發展目標。另一方面,新國標政策要求限速、限重、限電池電壓,鋰電池電動車順勢爆發。據Frost &Sullivan預計,未來鋰電池電動車的滲透率至2022年將從現在的10%+提升至44%。
作為“棄鉛酸電池迎鋰電池”的先行者,新國標正式實施對于小牛電動車無疑是一個大好消息。而天時地利人和,小牛電動攜互聯網模式來襲,以顏值、智能技術為突破口,突破雅迪、愛瑪、新日的包圍圈,營收也不斷上漲。
小牛電動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顯示,小牛電動營收8.9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7%;凈利潤8000萬,同比增長20.5%;Non-GAAP下實現凈利潤9060萬,較去年同期7250萬同比增長25.0%。不僅如此,小牛電動官方預計第四季度營收在5.65億-6.15億人民幣之間,比去年同期增長15%。
小牛電動如此篤定的原因,一是電動車市場遠未飽和,增長空間大。中研產業研究院數據,預計中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到2023年將突破3.5億輛,市場還有挖掘空間。二是,小牛電動通過豐富產品線、拓展國內外渠道,制造業績增長新引擎。
營收、凈利雙漲喜報連連,不過內憂外患夾擊,小牛電動前行的道路漫長而坎坷。
推新品、拓渠道,拼命追趕“前輩”
智能技術的引入、銷售渠道的改變、用戶個性化需求,要求兩輪電動汽車品牌除了要具備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之外,還要有高度打通線上線下的運營能力。
在新產品方面,小牛電動先后發布MQi2、GOVA G0、GOVA G2、MQis等符合新國標要求的智能電動車,深受消費者喜愛。領先鋰電池技術是小牛電動產品暢銷的主要原因,其自主研發的NIU Energy睿電AI動力鋰電系統科技目前已經發展到第四代,比普通鋰電池動力強。
財報透露,小牛電動車國內銷量的大幅增長原因在于G0、MQi2和MQiS等新車型的推動,第三季度G0維持強勢銷售,總銷量達到國內銷量的27.6%。
在渠道方面,小牛電動大力拓展線上線下渠道,云購車、無界零售、直播等新業務模式,并加快布局線下渠道,欲與“老前輩”爭高下。據悉,自6月30日以來,小牛電動在中國的品牌體驗店及專賣店增加了182家達到1266家。
小牛電動把第三季度業績上漲歸因于,持續的研發和新產品推出、公司銷售網絡的擴張、客戶體驗的成果。小牛電動CEO李彥也表示:“第三季度在國內的銷售增長得益于今年初推出的新產品和零售網絡的擴展,我們在中國的銷量同比增長了70%。
不過,小牛電動年銷量和雅迪、新日、愛瑪等品牌相比猶如小巫見大巫。虎博搜索查詢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小牛電動車銷量處于年銷售30-50萬輛區間的第六梯隊,第一梯隊的雅迪和愛瑪,年銷量均在500萬輛以上。
況且,雅迪電動車基本搭建完成智能化平臺,且自主研發了GTR寬頻動力電機、側掛電機、AAT電機等,在智能技術上并不輸小牛電動。另外,新國標正式落地實施,雅迪緊接著推出167款新國標車型,電動自行車60款,電摩、輕摩總共107款,產品迭代速度也快。
總之,自帶互聯網基因的小牛電動在產品創新、渠道拓展、互聯網營銷方面具有先天優勢。不過,國內電動車市場是雅迪、新日、愛瑪的天地,在市場影響力、年銷量、銷售經驗等方面,小牛電動仍有差距。
海外市場,超車賽道?
本季度,小牛電動在海外市場高歌猛進。
財報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小牛電動已經進入海外45個國家,并為全球多家共享電動車運營商提供機遇SaaS的兩輪電動車智能共享業務解決方案。此外,隨著第三季度疫情的逐步穩定,在國際市場方面,小牛電動國際市場銷量達5596輛,同比增長6.3%。
另外,憑借在市值、流通性、公司及行業發展多方面的表現,小牛電動已在5月被順利納入MSCI中國小型股指數成分股之列,意味著小牛電動獲得了國際資本市場的認可。
如此發展速度看來,海外市場非常有可能成為小牛電動下一階段業績增長的驅動器。
小牛電動官方也稱:日后將繼續推進全球戰略布局,加大科技研發和市場布局,重啟全球擴張計劃。財報透露,第四季度,小牛電動計劃在印度尼西亞市場推出新的GOVA產品,營銷和預售活動將從12月開始。
當然,國內兩輪電動車格局趨于穩定,出海收割新市場成為兩輪電動車品牌的共識。在海外陣地,小牛電動也將面臨雅迪的。
據悉,2019年,雅迪產品就已經出口美國、德國等83個國家,全球經銷商數量共計2155個,全球門店20750家,年度全球總銷量達到609萬輛,率先突破兩輪電動車600萬輛銷量大關,營收率先破百億大關。
整體來說,國內的兩輪電動車市場雅迪、新日等老牌品牌優勢明顯,但市場智能化變革、新國標政策的實施,這些市場變化對小牛電動的利好因素更多,所以在持續投入、健康快速的成長的同時,也要思考如何加強防御,伺機超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