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音樂:生于理想,死于商業
江湖傳聞,蝦米音樂要關閉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盡管官方還未證實,這一消息仍引起了軒然大波,網友們紛紛開啟“悼念”模式,悼念即將關閉的蝦米音樂,悼念自己將要逝去的青春。
“我不信你要走,我蝦米十年,你走了相當于死了一個我。”
“蝦米挺住啊,我以后充會員養你,再也不白嫖88會員了。”
“以前你治好了我的失眠,現在我卻為你而失眠?!?/p>
“求求你活下去,大家眾籌讓你活好嗎?”
“蝦米別走,我給你打錢。”
蝦米音樂真的要關停嗎?內部人士對此諱莫如深,廣大網友也在等著官方消息?;蛟S自幾年前蝦米輸掉版權大戰,從TOP1的位置跌落之時,便已注定了今天的命運,告別只是時間問題。
1.蝦米誕生,源于一群有理想的音樂人
蝦米音樂誕生于2006年,那時還沒有移動互聯網,成立之初它以PC端蝦米網的形式存在,名為Emumo,取意Earn Music & Money,寓意是“讓音樂人用音樂賺錢”。
改善音樂人生存困境是蝦米音樂的終身使命。這一定位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來看,都頗為理想主義??梢哉f,蝦米誕生14年以來,理想主義是它的底色。
蝦米的理想主義源于創始團隊。蝦米創始人王皓,是一個酷愛音樂的文藝青年,早在大學時期,他就組建過樂隊,擔任樂隊吉他手。畢業后開過琴行,也創辦過杭州當地的音樂論壇,還是杭州地下音樂活動組織人。
身在音樂圈,王皓深刻體會到音樂人的心酸:收入少、場地不固定、受眾流失快、酒吧設備參差不齊......很多音樂人為生活所困,顛沛流離,逐漸放棄了音樂夢想。
在阿里做了四年工程師后,王皓決定辭職創業,重拾大學時期的音樂夢想。于是,2006年的第一場雪,在杭州的一家小咖啡屋里,一群熱愛音樂的年輕人便開始了他們的追夢之旅。
王皓曾談創辦蝦米的初衷:“蝦米一直是希望幫助音樂人的,我真的希望音樂人可以過得好?!?/p>
因此,蝦米音樂便帶著它“幫助音樂人”的使命殺入音樂江湖。
2.高居鄙視鏈最頂端,蝦米憑什么?
在音樂圈的用戶群中存在這樣一條鄙視鏈。用蝦米的瞧不起用網易的,用網易的瞧不起用百度的,用百度的瞧不起用酷狗的,然后大家一起瞧不起QQ音樂。
音樂江湖中,蝦米高居鄙視鏈最頂端,與網易云一起引領其他競品,憑的是什么?總結來說無不是它的專業精神、理想主義和獨特運營機制這幾點。
將專業性做到極致,打造高端音樂圣壇。蝦米音樂是以專業制勝的,它以幫助用戶建立起音樂體系為榮,普及音樂知識。它的分類、排序、推薦等并不按熱度進行,而是按照專業的劃分方式進行。音樂類App的后起之秀以及用戶,只要想了解風格分類等音樂知識,去蝦米就夠了,根本無需百度。蝦米音樂就像是音樂界的百科全書,被公認為“音樂圖書館”。很多用戶關于音樂知識和音樂審美都是在蝦米“音樂圖書館”學到的,在眾多音樂平臺里,蝦米至今都是最專業的。
UGC的生產模式培育大量創作者。和其它音樂平臺不同,蝦米音樂采用的是UGC的生產模式,用戶可以自制樂曲上傳,其他用戶付費使用,蝦米再將收入分配給創作者,并自留一部分。這一模式不僅給予了創作者生存的土壤,真正做到了“讓音樂人用音樂賺錢”,還讓用戶體會到最大的信任,使他們產生強烈的依賴感和用戶粘性。
音樂制作人劉恒曾說,“對于我們這種獨立音樂人來講,蝦米給了我們最好的土壤,我所有的新歌也都會在蝦米先發。當年注冊音樂人后發布了第一首歌的那瞬間,蝦米就給了我3年VIP,這點紅場和綠廠(指網易云音樂和QQ音樂)就做不到。我是為了那3年VIP的錢嗎?我是感慨蝦米對獨立音樂人的態度?!?/p>
獨特的推薦機制深入人心。蝦米音樂被稱為最早一批根據用戶習慣推薦歌曲的手機軟件,其推薦機制非常個性化和小眾化。它的算法非常懂人心,總能推薦到用戶喜歡的寶藏歌曲,就像是相識多年、臭味相投的好朋友一樣,把用戶喜歡的音樂一個一個帶到面前:“來,聽這個,賊NB!”除了個性化之外,它的另一獨特之處是小眾化。蝦米并不推薦大眾所熟知的音樂和歌手,而是推薦大眾并不了解的那10%,讓更多小眾音樂有了曝光機會,也讓自己的平臺容納更多獨特資源。
小眾音樂收割優質樂迷。蝦米主打音樂多元化,收錄了包括各種小眾音樂風格在內的多種音樂派系,很多別的平臺沒有的,蝦米都有。也正因此,蝦米成為了小眾音樂愛好者的聚集地,游離在其他軟件做邊緣用戶的小眾音樂愛好者,到了蝦米都能找到自己的同好,像回家了一樣?!拔矣憛掃@個世界的大部分,但總有一小部分留住我”,對于很多蝦米音樂的用戶來說,這個產品之于他們就是這樣的存在。
基于以上別的音樂App所不具備的優勢,蝦米一步一步走上鄙視鏈的最頂端,成為擁有2000萬注冊會員、每月人均使用時長達300分鐘以上的音樂社區巨頭,位居行業第一。
3.阿里收購,音樂貴族走向沒落
蝦米音樂的成功得益于一個時代紅利,即當時版權意識較薄弱,歌曲版權審核不嚴格,蝦米音樂由此可以坐擁海量曲庫資源。然而,隨著這一紅利的逐漸消失,蝦米音樂面對越來越昂貴的版權費用,開始難以為繼。
王皓說,當時蝦米的費用支出是收入的十余倍。也正是在資金困難時,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相中。2013年1月10日,阿里巴巴正式收購蝦米,并將其劃入阿里巴巴音樂事業部。
這原本是一個資本加身、猶如神助的開掛故事,但事與愿違,蝦米音樂在阿里的掌舵下并沒有很好的成長,一次次的決策失誤使得蝦米逐漸走向沒落,成為阿里龐大商業帝國中一個小小的犧牲品。
被阿里收購之后,蝦米音樂也曾依靠阿里大文娛達到了短暫的輝煌,從上線蝦米音樂人到啟動尋光計劃,從突出智能推薦歌單到推出音樂直播間,蝦米迎來高光時刻。
然而,好景不長。2015年3月,阿里將蝦米音樂、天天動聽合二為一,組建“阿里音樂”,并聘請知名音樂人宋柯任CEO,高曉松任董事長,何炅任首席內容官。而王皓則被轉崗到釘釘,引發部分高管陸續請辭。自此,初創團隊的離開使得蝦米音樂完全落入一群只追求商業價值,不追求音樂理想的互聯網人之手。
高曉松作為一個文人墨客,擅長出謀劃策,但不擅長決斷,缺少商人的敏銳與眼光。他對版權漠視,對2015年音樂行業出現的風口判斷失誤。當國家推行“劍網2015專項行動”,首次將音樂版權作為重點治理領域時,他未看到風向。當版權大戰拉開帷幕,騰訊開始瘋狂加碼版權,斥巨資購買曲目的時候,他卻在一邊玩起了“音樂電商”,將錢燒在“阿里星球”上,最終以失敗收場,從阿里辭職。
也正是這場版權之爭,讓騰訊音樂崛地而起。2015-2016年,QQ音樂的曲庫規模達到了1500萬首,而蝦米音樂只有400萬首。
蝦米音樂則由于此次版權失勢,不得不下架大量未經授權的歌曲,當一首首歌曲陸續變灰的同時,蝦米用戶也在一點點流失。2019年,蝦米音樂市場份額僅剩1%。
4.蝦米死于版權?
如果被問到蝦米沒落并走向死亡的原因,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說由于版權失勢。
確實,版權作為音樂行業競爭的核心力量,一旦失勢便會動搖根本。蝦米的衰落,直接原因便是版權問題,幾年前的那場版權爭奪戰,讓蝦米逐漸失去市場地位,淪為行業邊緣角色。
但殺死蝦米的,并非只有版權因素,掌舵人的失誤、金主的拋棄等都促成了它的衰落。
蝦米錯付了阿里,蝦米只是阿里龐大商業帝國中,對于大文娛嘗試失敗的一個小小犧牲品,對于阿里來說,一個蝦米并不算什么,畢竟犧牲的又不止它一個。細數這么多年來被阿里收購后毀掉的產品,都可以組成一個“陣亡全家桶”了。
盡管用戶們為它們的死亡唏噓不已,但對阿里來說,這并無關痛癢,畢竟名利已收,只當是嘗試過程中的一次小失敗而已。
當蝦米這個“落魄貴族”失去商業價值時,金主爸爸選擇的是拋棄。2019年9月,阿里以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蝦米音樂的對手——網易云音樂10%的股份,此舉在外界看來,是阿里放棄蝦米的最直接表現。
其實,2013年蝦米音樂賣給阿里之后,網易云音樂才成立,當時蝦米處于行業前列,是遠遠優于網易云的。如果阿里后續不“折騰”,給予蝦米及其初創團隊自由空間,讓其按照最初的理想前進,積極儲備版權經營用戶,如果蝦米不被玩壞,成為“黑馬”的將是蝦米而不是網易云。
可惜,沒有那么多如果。對于蝦米的沒落,網友將過錯歸咎于阿里,表示“曹尼瑪阿里,一手好牌被用的稀碎?!薄叭绻r米真關了,支付寶同步卸載?!?/p>
5.總結
蝦米這個音樂貴族,生于一群有理想的音樂人之手,毀于一群不懂音樂、只追求商業價值的互聯網人之手,一手好牌被打的稀爛,是音樂界的悲哀。但與此同時,它收獲了用戶信仰級別的情懷,這個音樂殿堂一直活在樂迷們的心中,這也算是它的理想主義得到了實現,又是音樂界的驕傲。
蝦米音樂,謝謝你來過。如果可以,請活下去,如果不能,請留下種子。
【病毒先生自媒體】知名原創科技&營銷自媒體,由知名互聯網分析師、病毒營銷專家劉濤先生主筆,全網總粉絲150萬+,全網原創文章閱讀總量10億+,精選分析最新最熱科技&營銷案例,長期提供科技&營銷領域深度獨家觀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