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獵人:獵取萬千的熱愛,捕捉有趣的靈魂
生活很無聊,刺激著人們去找尋感興趣的事兒,讓日子變得更有趣。
翻開代表80、90這代人集體回憶的同學錄,在興趣那欄,常有的是唱歌、跳舞、詩朗誦……
移動個性化的時代,興趣也被細化的更加小眾而個性。極限運動、cosplay、電競、手賬……年輕人的玩法越來越追逐自我,讓人忍不住就是拍手稱贊:會玩。原來生活,真的可以過得這么有趣。
1. 捕捉興趣的獵人
有趣,不是當代人的專利。
胡適的《留學日記》里寫到,七月七日,上課打牌;七月八日,無事打牌,天稍稍涼矣。于是整本留學日記,成了打牌記錄。
汪曾祺寫過的大半著作都離不開吃,故鄉在食物里,風景在食物里,生活的點滴樂趣都在食物里。
對國人來說深夜不讀汪曾祺,因為他的文章才是《深夜食堂》,蘊含了吃貨的最高境界。
有趣不是當代人的專利,但是,關注興趣群體卻是一點資訊的獨特優勢。擁有365萬個個性化興趣頻道,意味著無論你的興趣是什么,在一點資訊上都可以訂閱自己的興趣頻道,找到和自己有一樣“愛好”的那個族群。
如今,有一名獵人悄然出動,在大千世界里借助技術的力量去深挖小興趣中的大數據
,追逐著一個個有趣的靈魂,探尋“興趣“究竟有著怎樣的魔力,能夠讓人如此甘愿“沉迷”。
興趣獵人,就是為了尋找那些因為興趣而與眾不同的人。
2、有趣,是對生活的踐行
《興趣獵人》更像是一次淋漓盡致的興趣價值深度挖掘,它用獵人一般敏銳的視角,在世界上尋找著千奇百怪的小眾興趣,深挖隱藏的故事。線上獵人以微電影來講述故事,線下酒吧復古party、街訪等活動收集更多人的奇特興趣。
《認知盈余》中說:“曾經我們的一些業余愛好因為找不到同伴而被輕視、壓抑,但如今的社會化媒體環境下,無論你喜歡什么都可以找到同行者。”
那些在外人眼里看似毫無價值的事情,但對于他們來說,卻有著不同的意義。從用畢生時間去體驗、觀察、拍攝每一列火車的火車迷,到沉迷于漂浮在空氣中電波的業余無線電愛好者……日常的,小眾的,新奇的,每一種興趣都是一個人的小世界。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在人類萬年的進化歷史里,有人斷言,未來的世界又將因為“臭味相投”,而使人類重新回歸“部落社會”。
如果興趣,是劃分未來部落的標準,那么《興趣獵人》,則是興趣達人的忠實伯樂,他們理解每份熱愛,同樣包容萬千選擇。搜羅每一種興趣背后的命中注定,串聯每一位同好的心有靈犀。就像滾石集團創始人段鐘沂不僅是CEO,還是拿到麥克就不撒手的中華金曲庫;創作歌手蔡旻佑,還是航空模型愛好者。作為《興趣獵人》特別嘉賓,他們展示了興趣的多元性。
究竟,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奇特的興趣是你所不知道的?
到底有哪些讓人聽著陌生的興趣,能夠吸引獵人出動?
你的興趣是否會是下一個被獵人瞄準的獵物?
如今,首個被捕捉到的“興趣”即將被揭曉了。
一點資訊聯合一汽-大眾新速騰全面啟動《興趣獵人》項目,當世界包容每一個人的特立獨行,小眾興趣也不必踽踽獨行,《興趣獵人》是小眾興趣群體最好的舞臺。
2017年6月30日,第一位“修補時間”的興趣達人將亮相一點資訊《興趣獵人》頻道,講述他的興趣故事。
想要知道時間如何被他修補?為了興趣他又如何瘋狂?更多有趣內容,敬請關注一點資訊“興趣獵人”專屬頻道。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