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盛中國:品牌營銷朝年輕化發展的趨勢淺析
縱觀現在的廣告界,不管是喪文化、燃話題或者是加長文案,無不圍繞年輕人的喜好和文化潮流在展開,吸引年輕人的關注程度成了營銷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連很多原本高高在上的品牌,仿佛一夜之間品牌定位都變得年輕、接地氣起來。比如SK-II在視頻廣告《最后去了相親角》講述的“別因為壓力而妥協了婚姻”,將大眾心中的貴婦品牌,變成了體恤民情,關愛剩女的產品印象,不禁讓很多未婚女性產生心理共鳴,引起群體的互動討論。而那個印象中“高冷”的哈根達斯,也正在轉變畫風,進行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品牌重塑,包括包裝更新、重新設計logo、店鋪重新裝修等,這么做也是為了讓品牌變得更年輕。而且哈根達斯副總裁兼營銷總監Jennifer Jorgensen明確表示,這樣是為了拉近和千禧一代的距離,希望建立和年輕消費者有共鳴的品牌價值,贏得他們的認同和喜愛。
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越來越瞄準年輕市場,難道年輕人的錢就這么好賺?
首先來說說網絡上千禧一代的概念,其實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年齡區間劃分,泛指1985年后出生人群,也有人狹義的定位為95后。此年齡段的千禧一代有一個共性就是互聯網使用頻繁,而且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都愿意被當成“年輕人”,獨立自主,有自己得個性主張,跟隨前沿文化潮流。
從成長背景來說,千禧一代在一個安穩且經濟飛速發展的環境下長大,擁有父輩積累的財富,而且自身也是社會生產的主力軍,有著自由強大的經濟支配能力。同時他們成長的時代也是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異軍突起之機,從小就習慣于影視語言和網絡語言。在如今互聯網相當成熟的情況下,對流行文化和新生事物總是躍躍欲試,樂于分享他們的感官體驗,進而影響著他們身邊的人群。積極的網絡參與性和對網絡營銷產品的良好接受度,給商家和品牌帶來的機會不言而喻,以至于都想最短時間內快速占領積累它們的市場高地。
由于年輕人網絡活躍度高,相對于紙媒和電視媒體,網絡成了品牌營銷的最佳陣地。但國內于國外來說,研究網絡營銷較晚,早期的參與到網絡營銷的品牌有限,商家們在網絡營銷方面下的功夫最初僅僅是建設好看的品牌網站,到多個網站平臺投放產品彈窗廣告。到了近七八年,隨著互聯網廣告的成熟,才逐漸有了專業和形式多樣化的營銷策略。商家也開始重視“年輕人”這個消費群體,追逐廣告的個性、趣味和科技感。
其中比較成功的例子之一就是江小白。以往大家對白酒廣告的印象更多的是劍南春那種“感悟天下,品味人生”的大和空,白酒營銷總帶著歷經滄桑的沉悶感。江小白廣告一出,成為白酒營銷界的一股清流,通過酒瓶上的文案,激發消費者共鳴情緒,加上網絡推廣,江小白文案一度在網上瘋狂轉發,形成強大的再傳播效應。成功將品牌打造成富含時尚青春氣息的顛覆性白酒產品。這種以內容為導向,將品牌與年輕人貼近的品牌不在少數,例如當下較火的地鐵文案。但是如果相同形式出現的多了,那么換湯不換藥的營銷傳播就失去了新鮮感和個性,變成了品牌“一廂情愿”的貼合年輕人,既產生不了品牌和消費者的互動話題,還容易滋生出品牌人云亦云、刻意討好年輕消費群體的壞印象。
“年輕人”是個既有購買能力又有巨大潛力的消費群體。如何抓住這個“金主上帝”呢?《三國志》有道是“用兵之道,攻心為上”,在打造年輕人喜歡的品牌上也同樣適用。企業只有充分了解青年人的消費心理特征,采取與之相適應的營銷策略,才能引導和滿足青年人的健康情趣和合理需求,使企業的產品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針對年輕群體的心理特征,我們可以總結一些效果較好的營銷傳播方式:
第一,注重感官體驗。正如神轉折“這個世界上好看的臉蛋太多,有趣的靈魂太少,但我還是選擇吳彥祖”表達的一樣,在了解事物本質之前,年輕群體更加注重的是直接的感官體驗,顏值高、炫酷、黑科技,往往更具有直接吸引力。如今的年輕人大多依賴網絡,對新鮮事物比較敏感,只有吸引了他們注意力,才會讓他們進一步了解產品。而且這一代年輕群體性格中的自我意識較強,對產品的感性認識要遠遠超過理性認識。認為好就“贊”,認為孬就“噴”。正如哈根達斯換包裝一樣,要想獲得好感,首先要給用戶好的感官體驗。
第二,玩轉社交平臺互動,直接了解用戶喜好。品牌采取互動營銷最常見的平臺就是雙微。將社交賬號擬人化,予以年輕活躍的人設形象,在分享日常生活中,植入產品軟廣告。例如一直是微博營銷話題之首的杜蕾斯、“戲精”海爾,都是通過個性有趣的文案,帶動網友參與互動,提升品牌影響力。同時,品牌與用戶在互動中,有助于企業精準把脈用戶群體特質,充分了解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用于產品的規劃和設計,為企業的市場運作服務。
第三,挖掘偶像的力量。因為這代人有著較敏銳的影視媒介感知力,青春中伴隨著選秀節目的萌芽到成熟發展,見證或者參與了眾多選秀明星的誕生。大家也習慣為自己偶像打上標簽,因為這些標簽分類建立同類社群。例如“小鮮肉鹿晗”、“二次元女神徐嬌”“愛跑女生陳意涵”等等。 因此很多商家在品牌代言中都選擇一些符合營銷需要的明星代言,在網絡上發起一系列關于偶像標簽的話題互動,拉近品牌與偶像粉絲的距離,增加品牌曝光率。
第四,保持品牌熱度。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年輕群體普遍有著強大的消費實力。人們在消費上已經從追求數量轉為追求質量,越來越看重品牌。因此提高品牌知名度,打造年輕化品牌IP,對企業的發展來說顯得愈來愈重要。當然,市場上沒有永遠站在聚光燈下的品牌。只有不斷創新,抓好產品的升級換代,才能永葆名牌的生命力,才能“以變應變”,滿足青年人越來越高的消費需求,留住忠實用戶,迎接新新用戶。例如家喻戶曉的可口可樂,也依然會每年在廣告投放上下功夫,來打造產品熱度。
“年輕”本就是一個非常廣義的范疇,隨著80后為人父母,其消費活躍度也在降低,而步入職場的95后,有著“年輕人”的群體特征,又有著區別于80后的消費需求。品牌營銷在挖掘年輕人市場的時候,不管是走懷舊風還是放眼未來,只有充分尊重消費者的個性特征,不斷了解年輕人心里想要什么,推陳出新,才能給出年輕人喜歡的廣告形式。正所謂,時代瞬息變化,尋求營銷策略之路永無止境。
映盛中國(INSUN CHINA),作為最早涉足互聯網營銷的專業服務商,在互聯網互動整合營銷和移動營銷領域擁有強大實力和卓越口碑,立足于多套自主開發專利技術的互聯網營銷與網絡公關執行分析系統矩陣,為客戶提供:互聯網互動整合營銷規劃與執行,互聯網公共關系(EPR),社會化媒體營銷策略制定與實現,移動營銷策略制定與執行,互聯網輿情定制化解決方案&分析報告,以及快速實現銷售線索或品牌效應增長的各類整合營銷服務組合。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