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發布超嚴分享新規:?養成和果園類小程序將受重大影響
微信官方于昨日(12月24日)在開放社區公告中表示,要進一步規范小程序內出現的收益隨機和活動鏈路長的分享活動。根據最新規范,包括養成類、果園類小程序和經營類小游戲,邀請好友砍價的隨機抽獎活動,都將受到重大影響。
可以說,新規所指,是目前幾大排名前列的小程序、經營類小游戲采用的主要裂變策略。如拼多多,就將果園類玩法(多多果園)作為小程序裂變、留存乃至訂單轉化的主要方法之一并運用至今。(延展閱讀:日活躍用戶5000多萬:多多果園讓用戶上癮的留存大招體驗筆記)
微信在分享新規中,要求清晰明確活動內容,不允許帶有誤導成分。尤其是分享活動收益和最終收益獲取都需滿足即時性要求,不允許要求用戶長期參與才可獲得。
如種樹得水果類和養動物得實物類分享活動,用戶需要長期通過分享好友的方式獲得水滴用于種植虛擬果樹,或收獲寵物糧食用于養殖虛擬寵物,當果樹和寵物達到指定等級可免費獲得實物水果和商品。最終收益未滿足即時性要求。
除此以外,新規則還提到,組隊組團類分享活動的參與總人數需限制在5人內;分享活動不允許在流程中以概率事件或者不確定的獲利結果誘導用戶參與;同時不允許存在標題黨式信息進行夸大誤導宣傳;也不允許使用小微字體、灰色字體等用戶難以注意、識別等方式影響用戶獲取信息和閱讀。
這是近期內微信第二次收緊分享玩法。略早時的12月13日,微信就針對第三方新聞平臺分享至微信時,引導用戶跳轉打開或下載其他APP閱讀的行為進行了約束。
新規發出后,在不少行業群中引發討論。如部分從業者力挺新規范(包括剛提及的13日的調整),認為規范中提到的很多案例,確實影響用戶體驗。
他們認為,新規范造成的影響不會大,只會導致部分開發者和產品在短期內整改。養成類游戲也無法做到完全封禁,因為其玩法的本質和打卡解鎖更多權益并沒有什么區別,需要調整的只是包裝形式。
部分開發者則認為,本次新規范未免有些苛刻,尤其是嚴重依賴養成類和果園類游戲的線上項目,分享效率和裂變效率都會大幅下降,這也導致這一營銷鏈條上,后續的實體引流基本斷了。這或倒逼小程序玩法繼續迭代升級。
這類開發者擔心,小程序或只能作為用戶初步體驗養成類活動的導流載體,或者是廣告主和流量主的中轉站,更多的營銷動作都需要引導用戶到App中實現。
需要留意的是,不管該規范是否在此刻推出,目前諸多小程序和小游戲開發者確實正在離開,并重回APP市場。從近期行業訪談、創業者溝通中就能夠感受到這一趨勢。
但另一方面,小程序又在借助私域流量趨勢,重新成為轉化訂單的關鍵場景之一。即使保守估計,在私域的推動下,今年小程序電商GMV也將至少超過2萬億人民幣。去年金額則為8000億。
因此,小程序的裂變、留存、訂單轉化,才重新成為業界關注和討論的焦點。這也是此次新規范發出后,從業者關注的核心原因。
在公告下方的評論中,有從業者提問:官方如何定義“活動收益的即時性”。養成類游戲確實無法當天就有收獲,到底多久算是即時?
這個問題在部分行業中引起類似討論。行業期待微信進一步給出明確定義,以提高開發者和審核者的效率。
最后,假如我們快速回顧下微信小程序、小游戲所引發的裂變浪潮,會發現有幾個字曾推動了無數輪刷屏和爆款出現,我們將這些“字”稱為“裂變六字訣”:拼、幫、砍、送、比、換。(延展閱讀:微信裂變六字訣)
就像被微信特別加持一樣,用到這些“字”背后所代表的玩法,裂變和刷屏就會頻頻出現。此后,微信在不斷調整和約束分享行為,剛才所稱的“六字訣”或已絕大部分都失效了。
因此,新規后更核心的問題是:在當下的環境中,還有哪些圍繞關系的裂變玩法可以幫助到創業者?
不知道對這個問題你有沒有一些觀察或發現?歡迎評論中聊起。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