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運營攻略:巧用AARRR漏斗模型,實現用戶精細化運營!
#運營系列文章#
最近一直在學習用戶生命周期運營的知識,結合自己的項目經驗,有了一些新的發現,所以做個總結,也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
首先是用戶運營有2大重點
1. 追蹤監測和評估每一位用戶
2. 反向觸達和影響每一位用戶
基于這樣的目的,一句話總結用戶全生命周期運營該這樣來做:定義用戶生命周期各階段的行為特征,然后進行用戶群體的分類,在分類后挖掘該階段的用戶需求,確定對應的價值提升策略,最后進行觸達。
把這句話細分,分為4步:
1. 定義各階段的用戶行為特征
2. 根據特征做用戶群體分類
3. 挖掘各分類用戶的需求,確定各自對應的價值提升/運營策略
4. 建立用戶反向觸達機制:觸達執行,反饋優化
第一步里面,定義的方法,也就是各種用戶分層方法,常用的是這3種:
1. AARRR模型
2. 用戶生命周期
3. RFM用戶關鍵行為
這里,只講第一個模型。AARRR模型分為這5層,用戶來,然后激活留存,隨后轉化,最后老帶新推薦。
AARRR也是一種漏斗模型,不過如果是用于實際的業務,還需要根據業務流程來進行調整。
我過往經歷的項目,現在總結業務模型,便是一些很典型的漏斗。
而漏斗式的業務模型,工作的目的就在于提升各環節的轉化率。具體在轉化率的提升中,則需要做到抓大放小。
抓大放小 = 先做整體,再分類精細化。
主要業務,先抓主要流程。
主要流程,先抓重點環節。
重點環節,先抓投產比最高的部分。
先把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到投產比最高的部分里,其它的先不管,不能讓其它“當前不緊要”的內容牽扯了精力。
敢于割舍,別全都要。
重點環節的各點優化后,有了數據提升和方法論總結這兩個關鍵結果,再依據這些成功的經驗,去抓其它的重點環節,這時精力還是要集中在主要流程這個范圍中。
在具體的優化中,有這樣的一個方法可以使用。6個步驟:
1.【定位問題】
首先分析問題是什么,問題產生的流程是怎么樣的,其中的關鍵是什么?
2.【收集解決辦法】
【學習競品】
帶著關鍵環節的問題,研究競品,對競品關鍵環節的內容,進行細致的剖析。
【數據分析、個人思考】
帶著關鍵環節的問題,依靠自己的經驗和對于當下數據的分析,思考出解決之道.
3.【排列優先級】
根據競品和自己的經驗得出的優化項,排列優先級的高低;
4.【快速執行】
對高優先級的事項,快速地產出進行優化,這里就是要快,能一天干完做起來的就不要等到兩天三天;
5.【數據追蹤】
優化后,每日數據記錄跟蹤,短時間記錄,反饋更快更容易倒逼自己調整;
6.【方法論】
最后是經驗總結和循環優化。
這樣看來,對于業務的優化。
最重要的可能不是規劃能力,不是寫SOP。而是快速學習,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后,在固定了業務線后,再來寫SOP讓后面的人照做。
這里面還有一個心態預期的問題,平時解決一個問題,大家都是想在最開始就一次性解決掉,然后得到一個不錯的效果。
但這種精細化的優化卻很難達到這樣的預期,因為這是試驗,最開始大家都沒做過。一開始的數據難看、提升幅度小都是正常的,這個時候不能因為數據沒有達到心理預期就氣餒了,重要的還在于往后堅持優化。
這或許也就是精細化運營,持續優化的奧義。有很多問題擺在你面前,你需要一個個解決掉,但第一個解決辦法并不一定就立馬奏效。
這時,反思找出思考的漏洞(當時忽視了什么,認為第一個辦法會奏效),或者是轉變解決的思路,然后調換解決辦法再上,就是這樣一步步測試出來的。
現在,還有一個新的發現:
漏斗環節可以不斷細分,直到只有單一變量影響該環節。
舉個例子,某個業務漏斗的環節,在v1版本可能有5個,但是對于5個環節的影響因素有很多,這時想做具體細致的優化,范圍比較大,落地比較困難或者是選擇很多。
對環節做細分之后,在v2版本有了10個環節,都是從之前的5個環節里面衍生出來的。這時的10個環節,每個的影響因素相比v1是會少很多,這時再做細致的優化,會更加有方向。
沿著這樣的思路,在v3、v4細分更多環節,直到只有單一變量影響該環節,這時只需要在單一的變量上進行優化,就能影響到單一的環節,方向明確,結果明顯。
今天時間緊,先把第一個漏斗分層運營的方法講完,下次再接著分享,按照用戶生命周期進行運營的思路。
Over~
喜歡的朋友,求個關注,謝謝嘞!
我是每天賺杯快樂水(個人微信:kelebb996)
運營 + 理財投資雙buff加成的人兒,喜歡分享自己的運營心得,與你一同成長,求關注~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