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飲們苦尋破局之道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近年來伴隨著人們的消費能力逐漸提升,各式各樣的新茶飲品牌如雨后春筍一般涌現,新茶飲也逐漸成為一些消費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喜茶、奈雪的茶、一點點等都已經成為消費者心中的國民品牌。
這讓一些新式茶飲品牌在線下門店的擴張上都取得不錯的成績,而近年來這些專注在線下門店零售的品牌,卻開始將注意力放在了其他的領域上,比如推出瓶裝飲料等快銷品,并在線上渠道進行售賣。
“逼上梁山”的新茶飲
對于消費者來說,這些新茶飲的產品大部分都是門店現場制作的杯裝飲品,但也正是這種模式讓很多新茶飲品牌,如今不得不做出新的試探。
首先是因為疫情強迫新式茶飲做出改變。因為產品的特殊性,消費者不論是到店內消費還是外賣,飲品都需要在店內現場制作,這導致新式茶飲對線下門店的依賴性很高,并且疫情將這種高度依賴的不良后果進一步放大。
而因為疫情的影響,那些原本比較依賴線下的企業也終于注意到問題所在,開始尋找新的渠道去擺脫過于依賴線下的困境。
其次,現階段的發展迫使新茶飲品牌做出改變。新茶飲已經不算是新物種,關于新茶飲的故事也難再有新意,不論用料、設計、包裝、文化等方面有何不同,最終落到消費者層面依舊不過是一杯奶茶。
這就迫使新茶飲品牌必須找到新的增長點,否則就只能停滯在“奶茶”層面,未來的增長也將出現問題。
最后,白熱化的競爭逼迫新茶飲做出改變。樂樂茶、喜茶、奈雪的茶等網紅品牌近幾年都在不斷向外擴張,一點點、coco等品牌也同樣打得火熱,還有茶花弄、茶顏悅色、放哈等主打地方特色新茶飲的品牌在暗自發力,白熱化的競爭顯而易見。
再加上日趨嚴重的產品同質化,讓很多新茶飲陷入了增長瓶頸,不得不尋找新茶飲之外的方向來打出差異化。
新茶飲搶灘“便利店”
于是這些被逼無奈的新茶飲品牌,都相繼推出了自己品牌的瓶裝飲品,試圖攻占便利店以及線上渠道。
具體來說,在今年六月的時候,喜茶通過子品牌“喜小茶”推出了“喜小茶瓶裝廠”售賣第一批NFC果汁,隨后在7月又推出自己的氣泡水產品;奈雪的茶也在今年雙11期間在天貓旗艦店售賣奈雪氣泡水;樂樂茶也在最近申請了“瓶瓶茶”、“快樂茶”等相關商標。
似乎瓶裝飲品成了新茶飲品牌新的關注點,這類不用現場制作的產品對線下沒有過重的依賴,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些品牌的線下焦慮。當然,新茶飲選擇瓶裝飲品這類快銷品,還有另外的考慮。
其一,新茶飲品牌需要找到新市場。新茶飲賽道擁擠不堪,競爭對手之間的產品又存在同質化的影響,似乎新茶飲已經沒了任何的“新意”。但是企業不能止步不前一直固守,更需要找到新的市場,于是瓶裝飲品成了新茶飲品牌的新關注點。
其二,通過更多的渠道培養用戶心智。瓶裝飲品不同于新茶飲品牌的傳統飲品,瓶裝飲品不用受限于品牌線下門店,可以通過更多的渠道面向消費者,比如便利店還是線上網點。另外因為瓶裝飲品的便攜性,也會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其三,幫助品牌IP的進一步建立。因為現在新茶飲品牌層出不窮,面對眾多的品牌如何選擇,就要比拼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認可度了。而通過瓶裝飲品在消費場景中對消費者潛移默化的影響,可以進一步加深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度,從而幫助品牌吸引更多消費者。
當然除了瓶裝飲品,新茶飲品牌也在其他品類上面做了不少嘗試。比如在今年5月奈雪的茶就推出“奈雪好食館”,上線凍干水果酸奶塊、凍干水果等產品;而喜茶同樣動作不斷,陸續推出了餅干、薯條、爆米花等零售產品。
這些都是新茶飲品牌的不斷試水,而在這些試水動作背后,不難看出新茶飲品牌似乎都想搭上新零售的快車。
新零售成新茶飲的下一個戰場
新零售的便捷以及速度讓這種模式越來越受到部分消費者的青睞,加速了傳統零售和新零售的融合,也讓新零售成為了一種未來趨勢。
正在苦尋破局之道的新茶飲品牌們,自然也想搭上這趟快車,幫助自己跳出如今的困境,而且新零售還能給新茶飲品牌帶來更多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業績層面。對于消費者而言,“奶茶店賣汽水”這種行為,比較吸引眼球,再加上年輕消費者是新茶飲的消費主力軍,他們愿意為新奇事物消費,著都會帶動新茶飲品牌一部分產品的銷量。
再加上原本杯裝飲品就有較強的新零售優勢,讓新茶飲品牌的新產品可以在新零售這種模式上走得更加平穩,從而促使業績實現增長。
其次是消費者層面。對于新茶飲品牌來說,不同種類的產品種類所構成的產品矩陣,可以吸引到不同需求的消費者,進一步擴大消費群體。而且通過新零售渠道的深化,在保證不同消費需求的同時也保證了服務質量,從而培養出更多的優質消費者。
最后是企業的未來發展層面。搭上新零售的快車之后,以往線下屬性較強的新茶飲品牌可以加速自身線上線下的融合。線下飲品是新茶飲的重點,平日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新渠道的開發,讓新茶飲不至于在意外出現的時候完全失去抵抗能力。
探索路上滿是荊棘
對于新茶飲品牌而言,在其他領域的不斷探索想要做出一些成績的話,還有來自內外的挑戰需要去解決。
先來看看來自于自身的挑戰。消費者對于飲品的要求,最關心的無外乎是味道、質量、價錢等方面,而這就需要新茶飲品牌在探索的路上萬分注意,否則就需要承擔不小的經濟壓力,以及來自消費者層面的質疑。
比如在今年10月,喜茶就下架了一款7月上線的桃桃烏龍氣泡水并全部召回銷毀,喜茶因此承擔了百萬計的損失。召回事件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消費者對這款氣泡水充滿了質疑,包括了口味、包裝等多個方面。
這種情況對于新茶飲品牌來說并不有利,畢竟經濟損失可以挽回,但是損害到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這種損失很難挽回,而且對于新茶飲品牌來說接下來的探索之路也將會有諸多阻礙。
再來看看來自于外部的原因。不論是喜茶還是奈雪的茶,甚至是預備發力的樂樂茶,在杯裝飲品的賽道中競爭過之后,未來還要在瓶裝飲品的賽道中再次遇見。并且伴隨著越來越多新茶飲品牌開始探索新出路,這個賽道中的競爭也將會繼續加劇。
而且像元氣森林這種新晉的網紅飲品,也將會是這些新茶飲品牌探索路上的一大攔路虎,未來的競爭在所難免。
對于新茶飲品牌來說,不做出改變固守在原本杯裝飲品的業務中,很容易在下一次意外的沖擊中毀滅,向更多方向的探索或許會遇到諸多的阻礙,但卻是發展道路上的必要環節。一旦找到了新的渠道和模式,企業也將會迎來質的飛躍。
文/新零售外參記者侯正陽,公眾號ID:xlswaica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