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畫卷打造品牌故事,微信生態建設再下一城
2021年剛開局不久,中國日活數最大的app——微信也迎來了它的十周年生日。自2011年1月,1.0版本發布,微信逐漸從一個通訊工具發展成為一個生活方式,其每一次更新,都推動著微信生態圈建設,也直接與間接地改變著人們生活。
從語音聊天+朋友圈熟人社交,利用錯位QQ打開新的社交場所;從公眾號廣告到朋友圈流量廣告,實現流量變現;從短視頻+朋友圈視頻號引入,實現流量閉環。
這一樁樁都是微信十年里穩步推進的內容+流量+變現的完整生態圈建設,并使其在這激蕩的互聯網環境下屹立不倒,始終成為日活數最多的軟件的原因。
在成立十周年之際,微信推出了“微信十年一刻”特別策劃:在探討社交價值層面,發布了一支記錄微信用戶故事的影片;在探討商業價值層面,推出了微信十年紀實節目《30vs60》。
十年故事
從產品到情感再到價值與人的聯系
十年前,人與人的互聯網社交關系更多是發生在平臺端,當時大家還流行著“QQ掛號”,但是移動端的出現讓一切都能裝進一個“小盒子”里帶走,微信在這時候便應運而生,互聯網社交開始能夠隨時隨地地發生。
大家通過表情包拉近了與陌生人的社交,通過語音聊天拉近了與長輩的距離,通過朋友圈走近了遠方朋友的生活。
但在這十年間的發展,微信里的社交力量逐漸裂變為圈層力量,人們不僅能通過微信聯系到自己的好友,還能夠通過社群力量找到屬于自己的圈層與價值認同。
用戶的故事即是最好的品牌代言,在十年的時間長河里,與微信有關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微信恰恰就抓住這一點,打造了《微信十年用戶故事實錄》。
首先,通過微信助力人們生活,挖掘微信產品力。
十年間,微信上線了很多新功能,視頻里賣冰粉的小販阿姨通過微信支付幫助她更好地節省時間完成生意;小程序幫助健身教練奧菲的學生搶到她的課程;掃一掃幫助外國人Ben結交到了更多的好友;小姬通過公眾號分享了自己旅行結婚的故事…….
從片子我們可以看出,微信作為一項工具,以及通過自己的產品力,大大地為各類人群的生活創造了便利性,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其次,運用十年間用戶與微信共同經歷的故事,加深彼此的情感聯系。
一個時代發生的事,其實是這個時代人群的共同回憶,也是情感聯系之地。微信成長的十年,也是這一代人成長的十年。微信抓住了十年間最有歷史節點意義也是離我們生活最近的一件事——2020年新冠疫情。
疫情期間,海外的留學生是最難以受到國家庇護的一個群體,但是他們通過微信群的建立,以點對點到點對面的形式,有條不紊的分發國家救助的物資,聯系超過兩千多名留學生,通過微信讓大家一起共渡了這個最艱難的時刻。
最后,上升價值層面,實現更多人的價值追求。
馬斯洛需求理論中,價值需求作為人最高層級的需求是許多人為之一輩子奮斗的東西,也是很多人幸福感的來源。
在微信的幫助下,有的人實現了從小圈子走到大圈子,比如潮玩設計師Joe和大蝠,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的人擁有了自己熱愛的事業,擺脫了996實現了自己的價值追求,比如裸辭的健身教練奧菲;有的人踏上了公益之路,通過微信救助到更多的流浪寵物……
微信為每一種價值的追求都提供了可能,通過凝聚的力量,讓人們看到了更加多元的世界。
十年紀實節目《30 VS 60》
探索時代的變與不變
在“十年一刻”的特別策劃里,除了關注到微信帶給人們社交領域的改變外,微信還通過90后與60后創業者的對話,探討微信帶來的商業層面的力量,與騰訊新聞谷雨工作室聯手推出微信十年紀實節目《30vs60》,并于1月11日中午11點在騰訊新聞App、騰訊視頻App、微信派視頻號正式上線。
從目前公開的節目預告信息來看,一共是推出了五期內容,分別是“初代名媛”章小蕙與當代網紅KOl徐妍對話的《玫瑰是玫瑰是玫瑰》,疫情期間做起直播旅行的攜程董事會主席梁建章與實現脫口秀破圈的笑果文化創始人李誕對話的《喜劇是喜劇是喜劇》,knowyourself創始人錢莊與《新周刊》前總編輯封新城對話的《樹洞是樹洞是樹洞》,阿那亞創始人馬寅與獨立音樂人對話的《文藝是文藝是文藝》。
有意思的是,微信并沒有定第五期的內容與邀請嘉賓,反而把選擇權交到了觀眾手里。
很多人都說,因為互聯網賦予了很多年輕創業者,特別是由此環境基礎而產生的一批比如像papi醬、徐妍這樣的網紅創業者,如果說papi醬的成功是借助了微博平臺的紅利,徐妍無疑是借助了公眾號內容生產的紅利。
所以節目旨在邀請90后創業者(30歲)與60后創業者(60歲)對談,從其創業經歷的同與不同中,探索時代的變與不變。
微信十年
從簡單的通訊工具變為多功能生活場景
2011年1月微信在張小龍請纓之下正式上線,十年間,伴隨著90后的成長,微信已經從最初的一個溝通交流工具演變為集社交、消費、娛樂、支付、本地生活服務等復合功能于一體的生態圈。并且微信每一次新舉動,實際上都帶來了新一輪的商業機會。
2012年微信公眾平臺引發了新媒體的革命;2013年上線支付功能使其成為了與支付寶并肩的兩大線上支付巨頭;2014年春節,通過社交裂變,微信紅包成為了當年最火的一個功能;2017年上線的小程序成為了行業的大風口。
在過去的十年里,馬化騰和張小龍讓一個簡單的app發展成為一個多功能的生活場景,相信未來十年,微信將把重心放在補足生態短板,也就是視頻號上,搭建一個真正的短視頻、直播以及微信商店的完美流量生態閉環。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