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小朋友畫廊”刷屏了?
本文來源自:創(chuàng)意烏托邦(ID:BrandBow)
作者:飛飛
今天上午,大家的朋友圈都被這樣的海報刷屏了。
這是WABC無障礙藝途與騰訊公益合作的一個公益項目。
“小朋友”畫廊
里面所有的畫作都是由一群特殊的小朋友創(chuàng)作的,他們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礙和智力障礙。而你只需要花一元錢購買一幅畫,就能幫助到他們。
整支H5刷屏的時間很快,不同于以往因為酷炫效果而刷屏,這支H5沒有炫酷的技術,沒有精致的頁面,相反流程十分簡單。
?
點開鏈接,就是一幅幅畫作,共有36幅。每幅畫的底部都附有作者的名字、年齡和作品介紹。
每一幅畫都有一個“小喇叭”按鈕,能聽到這些作者的真實聲音。他們大多說話并不清晰,有些還是由老師代為錄制的。
只需要花1元錢,就能“買”下這幅畫存為屏保,寫下愛心留言,還能分享到朋友圈。
短短幾個小時,這個公益H5便以洶涌的態(tài)勢席卷了朋友圈。
公益廣告那么多,就連路邊伸手乞要人民幣的行為都讓人麻木,為什么這支公益H5不僅能讓人自掏腰包,還能全民爭做自來水?
?
簡單來說,主要是公益性+成本低+操作簡單。
首先,公益性。同樣是捐助,這個項目的立意不是乞討。他沒有去哭窮賣慘,而是把有著繪畫天賦的小朋友們的畫作拿來展示,其中很多畫真的畫的不錯。他讓我們看到,原來這些大家眼中所以為的病人,其實是有著獨特天賦的“藝術家”。比起“愛心綁架”的硬捐,這種立意就讓人們接受了一大半。
第二,成本低。小額捐助,只要1元,每個人都承受得起,畫作可做屏保,具有一定的功能性。越是簡單越是低成本,越能激發(fā)受眾的參與度。
第三,操作簡單。經歷了這么多刷屏的H5之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能夠引起刷屏的一定都是流程足夠簡單的。選擇畫作——購買——存圖轉發(fā)朋友圈,一氣呵成。而且分享海報能顯示自己的微信昵稱,很符合我們做好事想留名的心理,充分調動了粉絲二次傳播的積極性。
此外,技術層面,短語音互動是點睛之筆,“聲音+畫面”讓用戶體驗更加立體直觀。
?
最后,這是一個好活動,不說捐款,至少該有更多的目光注意到這些群體。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