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物互聯,對更多場景進行“二次開發”。當電臺和手機無法滿足車主,長音頻進入汽車空間的機會來了。
文|楊真心
圖片|來自Pexels
耳朵經濟的戰爭變得更加激烈了。
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從收音機到手機再到智能音箱,智能設備的發展拓寬了音頻的消費場景。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逐漸飽和,在線音頻平臺們需要尋找下一個突破口了。
車載音頻依托其內容的豐富性、分發的精準性、交互的革新性,正在迎來大規模爆發的窗口期。有一種看法認為,對于包括聽伴、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FM在內的眾多在線音頻公司而言,誰占領了車載端,誰就占據未來在線音頻市場的主戰場,并最終完成決勝。
音頻在汽車內的競爭慢慢開始了。近日,易觀發布的一份“2020年車載音頻市場價值洞察”報告,從數據層面佐證了這一判斷。 從收音機到隨身聽再到手機,再到智能音箱等家用IOT設備,基礎設施的重構拓寬了線下的使用場景,也承載了更多元的在線音頻內容。移動互聯網的增量難尋,在線音頻行業正在從車聯網中尋找新的突破口。
繁榮的汽車產業,音頻的“新風口”
車載音頻市場在近幾年內得到重視的背景是汽車行業以及車聯網的發展。從政策上看,我國近幾年不斷出臺智能汽車行業創新政策,推動車載端智能化進程。 政策的利好下,是我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提升。根據汽車工業協會消息,截至2020年11月,我國乘用車銷量已達229.7萬輛,環比增長11.6%。 汽車產業的發展拓展了音頻的消費場景,而5G、車聯網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層面的基礎。 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車聯網產品在包括大尺寸液晶屏等硬件+核心操作系統軟件層面發展較快,打牢了底層基礎,上層的服務和應用是車內場景的軟肋,也是音頻平臺的機會所在。

△ 易觀報告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車載音頻行業其實已經完成了早期的發展。易觀“2020年車載音頻市場價值洞察”報告總結了目前我國車載音頻行業的現狀。
從收聽方式上,目前有車載中控系統,手機藍牙連接,投屏映射和手機公放幾種收聽方式。但顯然,每種方式的體驗不同,手機公放的音質嘈雜、體驗差,藍牙連接沒有地域限制,但操作起來比較繁瑣。車載中控系統依然以廣播為主,選擇少,沒有回放。
最理想、體驗最好的方式依然是投屏映射。隨著車聯網的深入發展,以及蘋果 Carplay和百度 Carlife為主的投屏服務開始運用于主流車型,投屏映射通過智能手機便可直接連接,音頻APP與投屏服務配對,車機觸摸操作,甚至可以下載到本地無需網絡。
從車主收聽內容上看,廣播電臺作為傳統的播放工具,以直播流的方式為車主帶來實時新聞、路況信息、天氣預報等信息,大多車主已經養成收聽電臺的習慣;而通過藍牙、投屏映射等方式收聽在線音頻獲取信息、休閑放松成為他們的新習慣。無論是車主習慣,還是技術提供的便捷性,都給音頻平臺走進汽車內的場景打下了基礎。如果說這些是先決條件的話,那音頻本身的特性則決定了它在車內空間的價值。
車載環境是典型的伴隨性場景,音頻的不可替代性更高,而傳統的電臺廣播內容的單一性和不可選擇性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了。移動用戶需要的不再是單一的地方性電臺內容,也不是復雜的手機連接操作,而是智能化的車內聲音陪伴。
由于汽車用戶與移動端用戶的需求屬性、個性化偏好不同,需要車載在線音頻平臺對汽車用戶有深入的理解,通過研究其習慣、喜好,匹配相應的內容。舉個簡單的例子,新聞資訊等內容,移動端極少有用戶聽,但在車載端屬于頭部需求。
此前,有分析師指出,隨著車聯網、AI等技術的落地,車主對車載音頻娛樂的需求,也發生了根本轉變。數據顯示,超過80%車主更加注重內容的伴隨式收聽。在不同時間、地點,車主聽時長和內容也存在較大差異性。
△ 易觀報告
在內容選擇上,車主更喜歡資訊、音樂、出行三大類內容。在車主看重的車載音頻體驗中,車主最看重電臺流的聽體驗。主動推薦、斷點續聽、高清音質等功能也是車主的實際需求。
這些傳統電臺與手機無法滿足的需求,給在線音頻平臺制造出一個“車內的新風口”。
誰是汽車里的“頭號玩家?”
在線音頻在車載場景下的潛力已經非常明確,隨之而來的是,各大在線音頻平臺迅速展開布局,將“耳朵經濟”的戰場轉移到車載市場上。
荔枝FM曾經因為跟新能源汽車品牌小鵬合作,股價大漲107%或許就足以說明車載音頻的市場潛力了。
喜馬拉雅FM與蜻蜓FM屬于移動音頻領域的佼佼者,擁有豐富、專業化的內容資源,同時也是知識付費領域主要玩家;QQ音樂系得益于龐大騰訊用戶體系、音樂版權內容和強大的運營能力,在移動音樂市場已建立優勢。 但此前,他們的戰場主要在移動端。對于車載這個新市場,需要的是他們全新的資源投入和戰略。
在巨大的市場誘惑下,幾位主要音頻玩家選擇的是不同的方式進入車載場景的爭奪。
喜馬拉雅成立硬件事業部,選擇自己把控終端;荔枝FM選擇和幾家車企合作;蜻蜓FM則選擇擁抱外部合作伙伴。
喜馬拉雅的路線無疑最具難度,自建終端的挑戰在于不僅要提供豐富的內容,還要在硬件和系統上跟做智能車聯系統的企業競爭。QQ音樂系雖然有騰訊的資源基礎,但音樂類內容依然較為單一。比如,酷我音樂積極開拓車載音頻市場版圖,與一汽-大眾新邁騰達成深度合作,為其提供全場景車載音樂音頻解決方案。但始終存在內容單一的困境。
相比之下,蜻蜓FM似乎更清楚自己的優勢——首先專注做好內容提供方,在實現場景覆蓋的同時,發揮內容版權上面的壁壘優勢。不做主機廠商的“外包”,而是通過嵌入車載OS系統的合作,將海量內容的優勢最大化。
△來自易觀分析報告
蜻蜓FM很早就開始探索汽車市場,嘗試與車機系統、車場、主機廠等硬件方合作。2020年9月,百度Apollo智能車聯推出了全新車載小程序2.0, 實現完全脫離雙手的百分百語音操控,蜻蜓FM成為百度首個車載音頻小程序合作伙伴。跟百度智能車聯合作之后,蜻蜓FM可以通過車載小程序的適配汽車場景,為用戶提供內容服務。
概括來說,就是百度提供車聯網的系統與技術,而蜻蜓FM提供他們更擅長的內容與運營服務。
其實,追溯起來,蜻蜓FM并不是突然入局車載音頻市場。入局車載,實際上與蜻蜓FM提出的全場景音頻生態概念一脈相承。從 2015 年開始,蜻蜓FM與福特、沃爾沃等50家整車廠、TSP廠商開展合作,擁有800萬APP預裝量,并通過智能硬件終端進入后裝市場。
在這個基礎上,蜻蜓FM在2018年推出全場景生態戰略,通過聯合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設備和頭部手機廠商,在整個智能行業率先完成家場景布局。
而如今,進入車載市場,實際上是對家場景的補充。
在百度車聯之后,蜻蜓FM又宣布海量優質原創音頻內容將登陸全新的斑馬智行系統,在未來雙方會持續關注車場景中語音交互和智能音頻的應用開發。在同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的合作中,蜻蜓FM融合導航和廣播這兩大車場景剛需,基于導航信息完成音頻內容的精準推送,為用戶打造“一人一條音頻流”。 簡單來說,一個行車中的車主,可以像隨時切換自己想聽的內容,同時又可以實現互動、電話、導航等原本需要手機上復雜操作的功能。

這樣一來,蜻蜓FM打造了一個圍繞其音頻內容展開的生態系統,600多家合作伙伴,9000多萬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和車載智能終端內置量下,曾經的移動端音頻巨頭已經實現了幾乎全場景、全時段、全內容的覆蓋。
蜻蜓FM提供的是精品內容和聯合運營服務,這樣一來,既減少了在自身沒有優勢的技術層面的投入,又給車企、智能車聯企業建立起優勢匹配的合作生態。車載音頻的市場火熱,而在我看來,蜻蜓FM通過“導航+OS嵌入”的入局思路是在線音頻巨頭中最可行也是最快速實現市場占有的方式。

站在音頻平臺角度,主流的場景還是休閑、通勤、居家、親子幾個。但其實在未來場景會更加細分,會有幾十甚至上百的場景,與現在的場景下對用戶對內容的訴求、以及對內容形態的要求也是不太一樣的。
蜻蜓FM創始人張強在此前的演講中曾經表示,現在隨著5G的來臨會出現很多新的終端,很多硬件終端都會被接入物聯網。萬物互聯創造了更多場景,場景又推動音頻的滲透和發展。
這也是車聯網發展能帶動音頻市場進一步擴大的邏輯。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至少5年時間內,攻占車載音頻市場會每個音頻平臺的目標。
隨著入局在線音頻領域的平臺增多,內容資源的不斷豐富,關于汽車這塊小空間內的競爭將日趨激烈化。如果說此前基于智能手機端的爭奪是平臺“戰爭”已經分了三國,那接下來的車載場景或許是幾個音頻巨頭之間的最終一戰了。
當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全場景生態的覆蓋,未來音頻將會是主要獲取信息的方式。在我看來,在這個過程中,任何音頻平臺想要突圍,最終靠的還是優質的內容能力。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