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oy
素材來源:微信派、騰訊、新華網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如需轉載請遵守文末底部規范
這張圖片,想必大家都有印象吧?
這張是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1972年發布的,由三位美國宇航員在阿波羅17號飛船上,從非洲上空拍攝的地球照片。阿波羅17號是目前為止,最后一次成功登月的飛船。此前全世界的人們,從來沒有如此清晰地看過地球的全貌。種種的原因,使這張照片成為眾人眼中的經典之作,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傳。
在漆黑死寂的宇宙荒漠中,容納著億萬生命的它像是一顆被遺忘的彈珠,獨自散發著神秘的藍色光芒,于是這張照片也被人們稱為“藍色彈珠”。當最早的微信上線發布時,也選擇將這張圖片用作了開機啟動頁面,用于紀念這人類太空的里程碑時刻。
而這一用,就是6年。
6年內,微信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小產品,成長為一個有著數億用戶的超級APP。單純以微信每天被打開的高頻率來說,微信開機屏可是無數金主眼中的黃金廣告位啊。可它的啟動頁面,卻從來沒有改動過。幾個月前網紅公眾號“新華社”,還在調侃微信是不是可以換換開屏頁了?
許多網友以為“新華社”這只是開玩笑,沒想到它的預言竟然會成真!觀察夠仔細的人大概已經注意到,微信的啟動頁開屏的地球,就在今天下午17點悄悄“變臉”了。
這是6年來微信啟動頁面,首次發生變化。騰訊方面稱,從9月25日17點至9月28日17點,微信啟動頁面都將替換為風云四號的成像圖。
風云四號是什么,它怎么會有這么大的來頭,連“新華社”都忍不住為它打call?
風云四號A星是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第一代(風云二號)向第二代跨越的首發星,在國際上首次在單星上同時搭載了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和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以一顆衛星實現了兩顆衛星的功能,是我國氣象領域的一項重大成就。于2016年12月1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12月26日起,由中國氣象局組織,衛星研制單位、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和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參加,對“風云四號”A星和有效載荷進行了近7個月的在軌測試。
7個月來,從地震天氣到臺風走向,“風云四號”承擔著無數艱巨的監測任務。而9月25日,也就是今天。這顆標志中國里程碑的“風云四號”衛星,終于正式交付用戶投入使用。為了慶祝國家航天事業的重大突破,騰訊微信團隊也選擇在今天更換微信開屏圖。
因為人類的出現,才有了溝通的存在和意義。
從40年前“最后一次登月”的阿波羅17號飛船,到40年后的“一顆頂兩顆”的風云四號飛船;
從人類起源的非洲大陸,替換為孕育華夏文明的中國山河。
將賦予“起源”意義的微信啟動頁面,替換為中國乃至人類的風云四號成像圖。這是微信自豪的向億萬用戶展示壯美華夏山河,也是獻給“風云四號”一次特殊的禮物。而這次開屏“變臉”,也為今后微信與中國氣象局的合作,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騰訊團隊方面表示:
此次微信啟動頁面的改變,也是一次“互聯網+”在氣象領域的全新應用,騰訊公司將借助微信等多產品平臺及多形式媒體資源,進一步助力擴大天氣預報、衛星云圖產品等服務、科普活動受眾覆蓋面。
隨著雙方合作的深入開展,用戶將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中閱讀由氣象專家所編寫的氣象科普知識、及時獲取惡劣天氣狀況預警、收看相關氣象視頻的直播。
未來,騰訊將與中國氣象局共同推進“互聯網+氣象”的全面落地。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