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工具——POP和POD
我們都期望自己是行業領跑者,成為目標客戶的首選。而為了完成這個目標,品牌必須具備高辨識度的差異化,否則前功盡棄。也許你一直在加強自身品牌的技術壁壘和各式各樣的護城河,但當同行競品發現你的差異化在客戶口碑中奏效后,會爭相模仿。
這也說明了為什么,我們在面對消費市場的時候,也總想借鑒模仿大品牌的優勢和特色,試圖在市場占有率中分一杯羹。隨著時間推移,這個高辨識度的差異化不再是某個品牌的專屬,而成了諸多品牌人手一套的普遍特色,因為在消費者眼中,不具備這種差異化的品牌,已經不符合該行業的基本門檻。
所以,企業和品牌只能不斷迭代全新的差異化,以便抗衡已經“過時”的老一套,在營銷中,我們將消費者認知中的行業差異點稱之為POD(point of difference),將消費者認知中的行業基本門檻稱之為POP(point of parity)。
多年來,光年傳播團隊利用POD和POP工具輔助了無數國內外品牌客戶的營銷服務,也幫助我們推導出了大量的有趣創意和有效洞察。
POD和POP,是一套檢驗品牌定位精準性的營銷工具,適用于所有行業的所有階段。
進化成POP的POD
在瓶裝水市場由哇哈哈和樂百氏稱霸的時代,樂百氏純凈水用27層過濾工序打通消費者心智,傳遞其生產的每一滴水都經歷數道過濾程序而來,這個獨具競爭力的差異點便是POD。久而久之,在純凈水乃至瓶裝水市場中,消費者便會認為:合格的水必須經歷xx層凈化。為了迎合消費者這一需求,其他品牌也會推出28、30,甚至更多過濾工序的產品,追趕消費者認知,滿足行業準入門檻的共通點,這個共通點我們稱之為POP。隨著各個品牌不斷增加過濾工序,過濾層級這個獨具競爭力的差異點便成為了共通點,POD便悄然轉變成了POP,導致品牌以行業普遍化的標準研發產品、以普遍化的發展方向進行品牌規劃,最終深陷同質化競爭中。
用POD重塑品牌定位
單單滿足行業準入門檻的共通點,難以保持市場占有率。品牌不僅要符合行業準入門檻的共通點,更要基于資源、技術、甚至是未來戰略布局的規劃,提煉品牌競爭差異定位,形成品牌獨有的認知通道,建立認知壁壘,形成區隔。
所以,不同于反復疊加過濾層數的純凈水品牌,作為后起之秀的農夫山泉另辟蹊徑,以自身優勢打造與眾不同的差異化關鍵點——農夫山泉從不使用城市水,每一滴農夫山泉都有它的源頭,堅持水源地建廠、水源地灌裝,以“天然水”的概念打通消費者心智,并通過強化品牌的獨特賣點,實現差異化品牌定位,最終,以“大自然的搬運工”的品牌形象確立了純天然礦泉水領域的地位。
POD與POP
品牌是恒動的,是讓消費者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從認識到認同,最終產生共鳴、選擇的過程。在客戶的消費決策過程中,POP是讓客戶淺層進入的動機,POD才是最終客戶下單購買的驅動力。
二者關系微妙且充滿哲學矛盾運動的意味,對于品牌而言,POP是行業準入門檻,POD是差異點即競爭力;對消費者而言,POP是商品的基本功能與心智入門的因素,POD便是消費者選擇你而非競品的原因。二者并非對立,但是隨著競爭的深入,品牌引以為傲的POD也會成為消費者眼中的POP,這也是品牌站位底層邏輯,不斷挖掘差異屬性,構建長期競爭力的關鍵點。
所以,您的品牌或產品的POD、POP是什么?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