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愛,好久不見!
人類的記憶有限,很多故事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被人逐漸遺忘。
比如,提起索愛,你可能已經記不起這個名字了。畢竟,遠離風口之后,索愛已經埋頭沉淀了14年。
2007年,MP3領域曾出現了一匹最大的黑馬。他就是后來和OPPO、愛國者、魅族并稱數碼行業四大金磚的索愛。
由于,這一年很特殊,所以,索愛的故事可以稱得上傳奇。
在經歷了2003年的MP3行業大爆發與2005年的倒閉潮后,殘留的企業在2007年展開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價格戰。
伴隨著“價格戰”愈演愈烈,不止一些新品MP3在上市之初就打出超低的價格,連魅族、OPPO、iPod shuffle這些目前我們熟知的大品牌也紛紛參與進來。
通常來說,大企業憑借品牌優勢打價格戰幾乎穩贏,但這場混戰的勝出者卻是僅有一年市場經驗的索愛。
沒人能料到,通過快速創新,索愛會在眾多品牌中殺出一條血路,并且讓知名度直線上升躍進頭部行列,創造了這段讓業內人士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
如今,十四年過去了,很少有人去講索愛的故事了,也很少再聽見索愛為自己發聲。(PS 其實并不是,只是索愛主推下沉市場的爆款戰略,受制于傳播環境碎片化,圈層之外的人很難感知到它)。
直到前段時間,一則有關索愛的年貨廣告出現在新潮傳媒電梯間中,又重新喚醒了那段模糊的回憶。
“買年貨,聽誰的,聽索愛”--- 雖然只是簡單的口號式廣告,但它卻足以令人精神振奮---索愛,回來了。
1. 從MP3行業價格戰說起
在那個多媒體尚不發達的時代,想要隨時隨地的聽一曲音樂并不太容易。傳統卡帶式隨身聽、CD隨身聽、MD隨身聽不僅笨重、切歌麻煩,而且還缺乏時尚感。
于是,小巧輕便的MP3一經推出,便以其無可比擬的優勢成為了市場的寵兒。
有數據顯示,2003年到2004年左右,中國MP3市場大大小小的品牌多達300多個。除了三星、飛利浦、Apple這些耳熟能詳的“洋品牌”,魅族、OPPO、聯想、海爾等國產企業,還有清華紫光、音狐、紐曼、昂達、愛國者等“中國制造”產品。
那時候“國貨”還算不上品牌,中國制造還屬于“貶義詞”,但被MP3市場廣闊的市場容量、豐厚的利潤、較低的產業進入門檻吸引力后,他們一同擠進市場,導致本來就飽和的賽道變得越來越擁擠,許多小廠商為了贏得生存空間不惜大打價格戰。
數據來源:CMM212城市1833家門店零售監測
據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CMM)對中國 212 城市1833家門店的銷售統計數據顯示:
2007年MP3市場零售量和零售額同比分別下降22.54%和27.44%,2008年MP3市場進一步萎縮,1~10月與2007年同期相比零售量下降38.72%,零售額下降41.54%。
而在價格方面,600元以下中低端機型成為市場主流,占據近九成的零售量市場份額。
其中,1G容量MP3平均價格為258,比2007年同期下降 38.37%,2G容量MP3平均價格為479元,比2007年同期下降37.47%,1000元以上的高端機型則主要局限于國外品牌和國內品牌的少數高端產品。
換句話說,到了2007、2008年左右,MP3市場上只有少數高美譽度品牌享受著消費者的忠誠,而其他廠商只能分割余下的一小部分市場份額。
MP3行業,大浪淘沙的時代來了。
2. “國貨”品牌的正名之路
在整個行業陷入價格廝殺的時候,索愛也開始進行市場策略和產品策略的調整。
效果最卓越的一項措施,是索愛在2008年初啟動的,以“春雷行動”為主題的全國降價促銷活動,降價涉及的兩款明星產品價幅度達34%。
當時索愛市場部負責人表示:“很多廠家惡意價格戰純屬為了生存,但索愛長期堅持“高端品質、中端價格”定位,降價純屬正常的市場策略,目的是打擊競品和提升市場占有率。“
由于此次降價力度空前,使索愛一年來在 MP3 市場上的份額一路飆升,連續兩個月躋身三甲之列。
其實,春雷行動之所以效果拔群,除了與索愛推行下潛作戰(渠道下沉)、會議營銷、雙五工程等渠道層面的創新策略外,還與其長期堅持品牌建設有關。
盡管當時包括索愛在內的很多國貨品牌都背負著“山寨”罵名,但索愛CEO劉建佳卻認為:“2007年,將是以索愛為代表的國產民族品牌的崛起年。在與國外品牌的抗爭中,我們將堅定不移走品牌戰略路線,以品牌營銷規劃為中心,進行全方位的推廣。”
在品牌策略中,索愛首先是發起娛樂營銷,不僅花重金在央視、湖南衛視等強勢煤體上進行品牌推廣,還通過與超級女聲何潔合作推行MP3\MP4產品的平民化娛樂,傳遞健康時尚、活力四射、愛我所愛的生活觀念,展現品牌個性和精神,以此迅速建立品牌認知。
另外則是強調“創新、時尚、活力” 的產品創新路線,比如推出“私模”和“鈦合金工藝”在業內樹立精品形象。
特別是2007年12月,索愛與微軟達成戰略合作聯合推出了全球首款采用微軟WindowsCE6.0操作系統、WindTouch觸控、微軟PlayFX三大領先技術的MP4新品——Mini PC V98,帶領MP4行業正式進入了觸控時代。
這一套組合拳讓索愛一舉成名,2007年到2008年間的MP3\MP4市場中,除了蘋果外,只剩下OPPO的市場規模上位居其上。
3. 好久不見,索愛!
其實,索愛率先提出的娛樂營銷概念至今也不過時,而且其廣告、渠道和產品策略營銷玩法,放到當時和OPPO的競爭中也不落下風。
不過,當蘋果2007年發布了首款iPhone開啟智能手機時代后,OPPO和魅族的成功轉型讓他們抓住了智能手機的風口,而索愛“i時尚手機”卻因為各種原因逐漸敗下陣來,后來,我們再也不需要MP3\MP4了。
那這些年來,錯失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索愛做了哪些事情?
首先是依然堅持“年輕時尚、青春活力”的產品路線,另外則是延續重基礎研發的工匠精神,不斷提高企業在外觀設計、研發創新、營銷模式等核心領域的競爭力。
如今的索愛已經是業內為數不多的擁有生產、研發、銷售、服務能力為一體的數碼科技企業。可以說,作為中國民族品牌,索愛的基礎實力幾乎可以媲美Bose、beats、JBL等國際大牌。
但為什么我們很少聽見索愛的故事?
可能是因為索愛選擇了另外一條市場廣闊、受眾廣泛但相對而言更為聚焦的賽道。
索愛主打下沉市場的爆款戰略,而受制于傳播環境的碎片化,圈層之外的人就很難感知到索愛的傳播。
比如說,在產品方面,索愛依然貫徹“為音樂而生”的產品概念,圍繞音響、手機、電視、錄音筆、麥克風等方面發力,堅持走性價比路線。
而作為伴隨著索愛成長起來的一代,你可能已經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追求品牌和身份溢價,性價比早已不再是核心決策點,因而漸漸忽略了關于索愛的聲音。
但對于大部分學生黨而言,索愛依然是曾經那個,品質卓越,人人都能買得起的索愛。
那時候的諾基亞是可以擋子彈的
那時候的索愛MP3是鈦合金的
在傳播方面,去年4月,索愛發布“爆品戰略計劃”,根據選品、內測、上架試銷到驗廠考核等大數據指標,打造新款爆品產品在“新零售全渠道”中突圍。
提到爆款產品、新零售渠道,最大的戰場應該是直播短視頻領域。所以在這方面,索愛務實、注重底層研發的發展風格也明顯的體現出來了。索愛集團不只做媒介投放,更是直接布局網紅直播基地建設,打造一站式集貨源選品、直播、交流、培訓一體化的直播基地。
去年8月,索愛攜手OST女王郁可唯還推出了F2C營銷新模式,將直播室直接搬到生產車間,開啟一場音樂工廠生產直播show。
上文已經說過,索愛是業內為數不多的覆蓋數碼科技產品全產業鏈的企業。所以,基于F2C工廠網絡直銷模式,避開了中間商層層加價推高產品成本的市場因素,讓消費者能夠直接從工廠直播中下單節省了費用,同時也保證了品質。
和傳統封閉式工廠相比,索愛這次的音樂工廠秀全方位開放了生產車間,讓消費者親眼見證產品的制作過程。玩法新穎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那份對消費者負責的心態,首秀受到好評更證明其工廠直播形式的可行性。
今年1月份,索愛高鐵冠名列車首發儀式在廣州南站隆重舉行。中國高鐵成就民族品牌,而索愛通過高鐵媒體讓品牌理念與高鐵列車實現緊密融合,承載了索愛集團品牌宣傳戰略升級的野望。
這條冠名列車在武廣線、南廣線、貴廣線、廣深港線、廣梅汕線上馳騁,覆蓋廣州、深圳、貴陽、武漢、長沙等各大城市,全力打響品牌在粵港澳大灣區、長株潭經濟圈等經濟發達區域的知名度及美譽度,推動索愛品牌響徹全國,走向世界。
同時,索愛還和新潮傳媒合作探索社區媒體,在新中產聚集的社區中投入大量年貨廣告,快速提升索愛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度。
新消費是一次線上線下結合的革命,在離家最近的社區消費場景中推出廣告,不僅流量可控而且可以真正幫助企業建立品牌力。
另外,在線上信息爆炸、流量費用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線下社區可以說是新認知打造的唯一渠道、中國本土品牌重塑影響力的必經之路。
如今中國制造正在迎來“品質”革命,消費者對國貨的認知和接受度越來越高。闊別多年,索愛終于迎來了新的機會點,而越來越強大的索愛更值得期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