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破題,就靠這三個名詞
1
今天我們再來聊一聊方案撰寫。
我剛入行時,什么都不懂,只有一股子的沖勁。
覺得自己可以想創意,可以寫文案,可以找設計參考,也可以寫方案。
那時候,項目到了我手上,我就一個字:淦!
這里,這個字念“干”,第四聲。“干就完事兒”的意思。
整個過程從接到brief到產出方案,我是不會和阿康確認任何事情的。包括對于brief的理解,方案的框架,配合的創意和媒介等。
這樣做,我個人完成方案的效率是高了,但會經常遇到沒切準客戶的brief,策略上差點意思;創意在執行端落不了地;媒介告訴我這個時間點,我在方案中提到的資源,花錢也買不到。
創意與媒介的問題很容易就能解決,多和同事保持溝通即可。
但是沒有切準brief就很要命。
直接的后果就是整個方案輸出的內容是不對的。后續的創意已經不能用“劍走偏鋒”來解釋了,因為方向是錯的。
不能說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想去北極可以往南方走,經過南極后,再筆直走就能到到達北極。
后來我遇到一位策劃的師傅,她直接指出了我的問題,并告訴我。
“對于方案brief的理解出現偏差,核心在于沒有找出客戶brief背后隱藏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破題沒破好。”
破題是個技術活,關鍵在于問出怎樣的“問題”。
我在本號的第一篇文章《策劃“術”|聽說您是策略,您看奇葩說嗎?》(可點擊標題,直接跳轉閱讀)中有提到過轉化問題這件事。
在那篇文章中,我將提問這件事,狹義的框定在溝通內容層面。
今天想要聊的“問題”,是為破題用的。
不止包括內容層面,還包括溝通手段層面。
我們聽過這樣一句話:問對了問題,答案就出來了一半。
在方案階段,想要問對問題,首先就需要理解三個名詞:目標、任務和挑戰。
正是圍繞這三個名詞的提問,才能完成對brief的破題,最終指明方案的策略方向。
我先對這三個名詞做一下解釋和定義,確保在理解上處于同一個維度。
目標:即希望最終呈現的結果是怎樣的,這里可以是一個很實際的結果,比如GMV達成1個億;也可以是一個很虛的結果,比如提升知名度。
任務:即達成結果的道路上,承擔的角色和分工。
挑戰:即有什么因素會阻礙達成結果。
再次強調,這三個是非常重要的名詞,對于破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接下來,我會通過兩個虛擬的例子,更具象地展現這三個名詞的意義,方便大家理解。
2
如果我是一個“賣水”的品牌。那么我的目標是“把水賣出去”,請問我的任務是什么呢?
作為一個賣水的品牌,在確定的目標之下,任務并不是單一的。任務可以是把線下渠道鋪開,也可以是告訴市場“我這里有水”這個信息,等等。
再次強調,任務并非是單一的,而是要結合所處位置來確定的。
最后,我,一個賣水的品牌,可能面臨的挑戰是什么呢?
這個挑戰可能是“老板喜歡的口味,但是大部分消費者特別不喜歡”,也可能是“水的價格特別貴,就差喊出水中愛馬仕的口號了”,“也有可能賣水的品牌太多了,消費者完全不知道該選哪個”。
挑戰,也并非是單一的,我們需要做的是找出當下最亟待克服的挑戰。
剛剛說的是品牌,那么消費者端,這三個名詞又該如何理解呢?
在談論消費者的時候,我們常說:消費者買的不是鉆頭,而是墻上的孔。
這句話中,“墻上的孔”是目標,而“買鉆頭”是任務。
我們繼續以“水”來做三個名詞在消費者端的界定。
消費者的目標是“解渴”,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的任務可以是“買西瓜”,也可以是“買一瓶水”。
在買水的過程中,他可能碰上一點麻煩,比如“水價格太貴,不舍得買”,也有可能“在減肥,不能喝含糖飲料”,更有可能是“賣水的品牌太多了,自己根本不知道應該選哪個”。
麻煩,就是消費者遇到的挑戰。
我們將品牌和消費者各自的任務、目標和挑戰做一下簡單的梳理,就可以得到下圖。(這個梳理不完全準確,僅做示意)
你可能已經發現上圖中間空了一大塊位置。
這塊位置是留給屏幕前的你——乙方,AKA廣告從業人員。
乙方需要成為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梁,實現兩者目標、任務的匹配,以及消解彼此面臨的挑戰。
在成為橋梁的過程中,乙方自身也會產生目標、任務及挑戰。
比如:
消費者想要“解渴”為什么選擇“買水”?
(乙方目標:喝品牌的水成為解渴的首選)
消費者怎么知道品牌“有水賣”?
(乙方任務:引導消費者前往各渠道購買/找到那批想要“買水”的消費者)
消費者為什么要在眾多“水”中,選擇你這個品牌?
(乙方挑戰:如何讓消費者嘗試一款難喝的水)
再次梳理之后,可以得出下圖。
只有捋清了自己的目標、任務和挑戰之后,才能展開下一步的工作。
到此,我們已經將品牌賣水這件事情,收窄到了“讓消費者嘗試一款難喝的水”上面。
問題足夠聚焦,才能集中創意與資源去打爆。
后續就可以思考,在創意內容層面是打“屬于少數人的另類滋味”,還是“年度網紅口味”,或者“一滴入魂”等等之類的;在資源層面就可以考慮是高舉高打的全網曝光,還是垂直圈層的深度合作。
以上的案例,僅是我借助某品牌賣水的虛擬例子,延展了一下在方案前期,對于目標、任務和挑戰的思考演習,以幫助完成對brief的破題。
3
接下來再舉一個賣年貨的例子,輔助說明目標,任務和挑戰這個三個名詞在破題時的作用。
比如,我是一個網上賣堅果的品牌。目標是年貨節期間GMV達成一個小目標,任務是把堅果作為年貨賣出去,那我面臨的挑戰又會是什么呢?
“我只賣單一的年貨:堅果。作為年貨,品類不夠齊全。”
消費者端,他們的目標是“為過年做好準備”,任務是“把該買的年貨都買回家”,面臨的挑戰則是“線下大超市可以一站式采購齊全,但是今年有感染的風險”。
在賣堅果的品牌和買年貨的消費者之間,乙方又該建立起怎樣的一座橋梁呢?
需要多少采購年貨的消費者才能完成小目標?
(乙方目標:引流N個消費進入店鋪)
采購年貨的那群人都在哪里?
(乙方任務:精準的找到那群人)
消費者為什么要費事費力的分時間分地點的采購年貨?
(乙方挑戰:如何將消費者從線下及貓超等大型超市中,搶過來?)
通過上圖,我們將品牌賣一個小目標的堅果這件事,聚焦了到“從線下及貓超等大型超市手中,爭奪消費者”,從而完成了破題。
之后,創意內容層面可以推出店鋪定制款,通過對產品和渠道控制來倒逼消費者單獨下單;或者與一些視頻創作者進行開箱視頻的合作,打造一個年貨新風潮;也可以與多個年貨品牌進行聯合,推出年貨大禮包,打造一個臨時的一站式采購店鋪,等等。不再多做舉例。
媒介資源層面則可以借助各互聯網巨頭的數據工具,進行目標消費者的精準投放,實現人群的精準獲取。
結語
破題的關鍵在于圍繞目標、任務和挑戰,問出準確的問題。我們可以在一頁PPT中,用三句話把這三個名詞給說清楚。
但在方案落筆之前,則需要對大量詳實的資料進行收集和分析。之后才能梳理出準確的目標、任務和挑戰,繼而完成破題。
雖然功夫在戲外,但依舊祝你一眼破題,下筆有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首發公眾號:左爾擊(ID:leftearji)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