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摘鏡潮—成都愛爾周進院長:近視手術并非人人都能做
(通訊員:文波)寒假來臨,學生們趁著假期有充裕的時間,紛紛選擇到眼科醫院做近視手術。這幾天,成都愛爾眼科醫院屈光科門診量激增,掀起第一波近視手術現象級熱潮。
打破視力門檻,多數人為夢想摘鏡
在手術患者中,征兵、考公的學生占了很大一部分。很多學生選擇近視手術是希望打破視力門檻,成功選擇心儀的專業。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2018年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高中生為81.0%。
“這就意味著,在高中階段的10位學生中,有8位會因近視原因不能選擇心儀的專業或職業。而近視是不可逆的,目前手術則是主流的的摘鏡矯正手段。” 全球ICL手術量超10000例專家大獎獲得者、愛爾眼科四川省區副總院長周進院長表示。
正因如此,作為全球最大的眼科醫療連鎖集團愛爾眼科,各地醫院寒假這幾天門診量激增,以成都愛爾眼科醫院為例,單日近視手術量就連續過百。“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大家的摘鏡欲望都比較強烈,其中征兵、考公的學生占比較多;另一方面,成都愛爾在疫情防護工作方面做得也很到位,能夠讓患者在醫院安心就診。”周進院長說。
渴望摘掉眼鏡,手術摘鏡卻是“雙向選擇題”
近視問題已成國病,或有超8成學生因視力問題在專業選擇上受限,雖然激光手術矯正視力得到官方明確認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近視矯正手術。“近視度數過高、角膜厚度不夠的人是不建議做角膜激光手術的。”周進院長特別強調,“因此一定要到專業的眼科醫療機構,進行嚴格的術前檢查!手術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早做術前檢查,要先確認能否實施近視手術。合理安排檢查、手術時間,手術時才能多一份從容。”
周進院長還提醒,手術并非人人可做,更不是隨時可做,開展術前檢查前,也需提前做好“停鏡”等系列準備。如軟性球鏡停戴1周以上,軟性散光鏡及硬鏡停戴3周以上,角膜塑形鏡停戴3個月以上。
“常常會有近視患者問我們,哪種術式最好?我想特別強調的是,穿衣需量體裁衣,近視手術更得量眼定制,各種近視矯正術式的適用范圍、效果特征和術后優勢都有區別,如主打‘精雕蛻變,只需一天’的精雕手術恢復快、視覺質量優; SMILE近視手術微創無瓣;ICL晶體植入術高清、可逆……每個人的眼睛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最好的術式,只有最適合的。”周進院長表示。
規范標準、全程定制,愛爾眼科持續引領近視手術發展
愛爾眼科2005年建立亞洲最大的屈光手術中心(上海),引進了中國第一臺飛秒激光手術設備,引領中國屈光手術進入“無刀時代”。在行業內率先啟用國家標準,并在其基礎上制定了更為嚴苛的愛爾眼科標準,以規范為根本,嚴把手術安全。國家近視手術標準共計58項,愛爾眼科近視手術標準共計82項,高于國家標準24項。更有效的滿足患者個性化用眼需求、減少手術風險并嚴格把控手術質量標準,幫助患者擁有更穩定、高品質的視覺質量。
2015年起,愛爾眼科先后進軍中國香港、搶灘美國、登錄歐洲、涉足東南亞,進一步擴大了在屈光手術領域的國際化優勢,共享全球屈光智慧。以愛爾眼科歐洲巴伐利亞眼科為例,其近視手術在德國、西班牙市場占有率第一。
全球智慧、全程定制。2020年,愛爾眼科屈光手術團隊依托全球600余家連鎖醫療機構,打通全球屈光手術病歷數據庫,對生活區域、年齡、職業、用眼習慣等與手術相關的因素進行多維度分析,并借助數據共享、人工智能、全球專家遠程會診等技術手段,為患者提供“全程定制化”的手術解決方案,真正實現手術不僅僅是解決患者當下的視力問題,更是為了滿足患者對手術后的美好生活的追求,引領中國近視手術進入“全程定制化”時代。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