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主戰場:小米生態鏈VS華為聯盟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近幾年來,隨著智能音箱、智能電視、智能門鎖等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走進千家萬戶,我們對物聯網、智能家居這些“科幻味”很濃的概念,認識得也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具體。
很大程度上,這得益于一眾智能家居廠商的積極推動。2013年以來,互聯網企業,手機廠商、傳統家電巨頭和硬件創業團隊等各方紛紛涌入智能家居產業,并憑借各自優勢布局產品生態,這一賽道不斷升溫。
其中互聯網、智能手機這兩類巨頭憑借強大的科研能力和市場影響力,逐漸組成行業頭部陣營。而在頭部陣營中,表現最活躍,受到更多關注的,卻是“華米OV”這些智能手機巨頭。因為智能手機巨頭在智能終端市場的根基非常扎實,他們做智能家居,堪稱得天獨厚。
華為和小米在智能家居市場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很大一部分,正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
華為聯盟迅猛擴張
華為正式布局智能家居始于2015年,算得上是后入場者。2015年年底,華為正式發布智能家居的HiLink戰略,進軍智能家居生態。而彼時小米已經在智能家居領域深耕兩年有余。
不過華為在智能家居領域出場雖晚,進步卻是飛快。僅僅兩三年,就快速形成了包括華為HiLink智能家居平臺、華為商城+華為體驗店、華為智選品牌、方舟實驗室等在內的強大智能家居生態。
2018年底,華為正式發布AIoT生態戰略,到2019年,華為將之明確為“1+8+N”,之后華為在智能家居領域的擴張步調明顯加快。也是在2019年初,華為定下了一個小目標,即通過“1+8+N”戰略,將在3年內實現“中國三分之一的IoT設備支持華為的HiLink標準。算算時間,2021年正是華為實現目標的決勝之年。
2019年以來,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終端消費業務受到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中“1+8+N”中的“1”,也就是智能手機業務,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不過這也促使華為進一步向平板、PC、穿戴等這些“8”,和照明、安防、清潔等“N”種場景不斷深入。其中華為智慧屏、和華為可穿戴2019年以來在相關細分領域突飛猛進,2020年華為可穿戴在國內市場甚至實現了對小米的反超。
智能單品迅猛增長的同時,華為也在奮力推進全場景智慧化戰略。具體而言,通過開放的HiLink平臺連接越來越多的生態合作伙伴,是華為的主打策略。
通過海爾、美的、格力、飛利浦、東芝、佳能等全球600多個家電品牌建立合作關系,華為構建起一個日益繁榮的AIoT聯盟,為消費者提供豐富的選擇。因此早在2019年底,華為HiLink平臺就已經積累了5000多萬用戶,IoT連接設備總出貨量超過1.5億。
去年雙十一,搭載鴻蒙OS的美的產品開始上市。今年2月初,美的宣布2021年將在智能家居產業與華為實現合作規?;诿赖脑O備和華為鴻蒙OS的結合,加速構建全屋智能場景。美的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家電巨頭,加載鴻蒙系統,無疑將會在國內智能家居市場掀起軒然大波。
不言而喻,隨著華為在AIoT領域的不斷深耕,以及華為與合作伙伴的聯系日趨緊密,華為聯盟的巨大影響力也將日益彰顯。
小米生態鏈獨占鰲頭
相較發展迅猛的華為,搶先布局智能家居行業的小米,同時面臨著“打江山”和“守江山”的雙重考驗。
現在一提到智能家居,就始終繞不開小米和小米生態鏈。國內一眾科技巨頭中,小米最早在智能家居產業落子。從2013年起,小米就開始圍繞智能家居建立生態鏈。時至今日,在小米生態鏈中成長起來的云米、綠米等品牌,以及這些生態鏈企業生產出來的各種產品,已經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因此,在目前的智能家居市場中,小米占據的市場份額,同樣也最大。在2020年的小米十周年慶典上,雷軍表示:小米IoT平臺已連接超過2.52億臺設備,進入超過5500萬家庭,穩居全球最大的消費級IoT智能互聯平臺。
然而,小米過去輝煌的成就,在為它奠定巨大優勢的同時,也給它拉來不少“仇恨”。國內做智能家居的科技企業,絕大多數都想“干翻小米”,然后取而代之。
顯而易見,近年來在智能家居領域迅猛發展的華為,對小米造成的威脅已經越來越大。甚至超越小米的可能性,近期也在持續提高。
全屋智能關口的定鼎之戰
智能家居產業近幾年高速發展,如今從發展階段上來看,已經從“智能單品”在向“全屋智能”過渡。
隨著智能家居前裝市場和后裝市場的不斷發展,5G、AI及各種IoT技術的不斷成熟,全屋智能的部分客觀條件已經成熟。
2020年疫情推動“宅經濟”爆發,給智能家居行業送來一波助攻,讓消費者和從業者們對智能家居的實用性和體驗,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檢驗,結果就是加速推動全屋智能時代的臨近。2020年,海爾、格力、華為先后在全屋智能領域發力,其中華為發布All in One全屋智能解決方案以來,全屋智能的討論熱度更是持續升高。
這種“智能單品”和“全屋智能”新舊交替的時機,對于各路玩家意義各不相同。在華為和小米兩者間,對華為屬于利好,對小米則相反。原因很簡單,華為在2019年初公布“1+8+N”戰略時,對全屋智能時代的到來就已經著手開始做相應的準備;而小米的輝煌成就,完全建立在過去智能單品為主流的市場基礎上。
從這個角度來看,華為和小米接下來一段時間將展開的競爭,可以看做是昔日“智能單品”王者,和未來“全屋智能”領軍者之間的一場關鍵戰役。而這場大戰的結果,將會決定智能家居市場下個階段的初步格局。
華為VS小米,誰的贏面更大?
小米和華為的競爭從智能手機開始,如今雙方的交戰地帶,已經擴大到了可穿戴設備、PC、智能音箱、智能電視等方方面面。簡而言之,已經從單一的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擴展到了全方位的AIoT生態對抗。智能家居,也成為了雙方展開充分較量的一大核心戰場。
華為和小米在智能家居領域展開的較量備受矚目,雙方各有底牌,各具優勢。這場大戰依然充滿懸念,不過從以下幾個方面的比較來看,小米保持優勢的難度,或許要更大一些。
首先,從生態完整度上來看,小米依然保持第一。小米生態鏈100多個生態伙伴,產品幾乎覆蓋我們生活中能夠覆蓋到的所有智能產品。相對華為自身產品止步于“1+8”,小米生態鏈的產品五花八門,無所不包。而小米產品相對統一的技術標準和設計語言,可以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安心感,這成為小米比較顯著的一項競爭優勢。
其次,從底層技術來看,華為較小米實力更為雄厚。華為在芯片領域的領先優勢顯而易見,而小米在軟件和技術應用方面,也頗有一些獨到之處。但是在智能家居最為核心的領域之一,物聯網操作系統方面,2019年正式發布鴻蒙OS的華為顯著領先。相比之下,在2020年下半年,小米自研物聯網操作系統Vela,進程才剛剛起步。
再者,從合作策略上來看,小米和華為各有優劣。小米的生態鏈相對封閉,其與生態鏈伙伴的關系,是從扶持到深度合作,這種模式下下,小米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可以得到充分保證,整個生態統一協調就會比較順暢。而華為以HiLink為基礎的聯盟,是基于一定的共識,與合作伙伴的合作關系逐步深入。好處是強強聯合,華為與合作伙伴更容易互利互惠。
再考慮到華為已經在即將到來的全屋智能階段搶占到了一定的先機??偟膩砜矗谶@場面向未來的重要對決中,華為贏面或許要更大一些。當然,雙方的競爭注定還將長期持續下去,一時的成敗也不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