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誕帶貨女性內衣翻車,道歉也救不了品牌“作死”
即使有B站、茶顏悅色才過去不久的前車之鑒,依然擋不住有些品牌的作死試探。 就在近日,李誕給內衣品牌Ubras的帶貨文案翻車了。
先不吐槽女性內衣品牌為啥會找男藝人帶貨,這樣的內涵文案確實活該挨罵。 就從“躺贏職場”的字面意思看,很難相信品牌和李誕都覺得沒問題。
如果品牌覺得沒毛病,建議認真聽一下廣大消費者的聲音:
躺贏在這個語境里顯然容易產生歧義,幾乎直接否定了女性在職場的努力奮斗,如此不尊重女性的文案,不能怪網友會多想。
至于脫口秀紅人李誕,網友對他也非常失望,平時腦袋靈光的文化人竟然會犯這么低級的錯誤?
不管文案是否出自他手,敢發出來就要做好挨罵的準備,就像網友說的那樣,越是搞語言藝術的,就越要謹慎對待語言創作的尺度。
注意到網友的不滿情緒后,李誕迅速刪除了這條微博推廣,但是爭議并沒有劃下句號,更多網友將矛頭對準了請男藝人帶貨的Ubras。
又回到最初困擾大家的問題,女性內衣品牌找男性打廣告真的合適嗎?網友也覺得這手操作也夠迷惑。
不得不感嘆,李佳琦不愧是帶貨一哥
另外,根據廣告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廣告代言人在廣告中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應當依據事實,符合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并不得為其未使用過的商品或者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
雖然嚴格來講,李誕也不是代言人,但他身為推廣方,一樣要向消費者傳達真實的使用感受,可惜不止沒有真實體驗,帶貨文案還翻車了。
面對愈演愈烈的輿論質疑,Ubras官博總算發聲致歉,然而品牌公關動作卻沒有快過翻舊賬的網友,曾經冒犯女性的惡俗文案都被了扒出來,成為抵制品牌的新“罪證”。
看來品牌能通過抹黑女性的帶貨文案并非偶然,Ubras道歉微博沒有換來想象中的安撫效果,評論區也一片罵聲。
以女性團隊為主?!
自從開年以來,全棉時代、B站、茶顏悅色都犯過相似錯誤,明明那么多品牌因觸碰女性消費者底線被罵上熱搜,可是依然有不長記性、不長心眼的品牌翻車。
就目前的輿論環境來看,屢屢有不尊重女性的營銷內容踩雷,只會讓大眾對品牌犯錯的容忍度更低,尤其是本身受眾就以女性為主的品牌,稍有差池就是萬劫不復。
而且在微博這個女性話題日漸敏感的輿論場,網友情緒會不自覺被放大,Ubras這回恰好撞到了槍口上。
另外,看過太多官方道歉的網友,會覺得Ubras沒有誠意,一共三段話,最核心的中間段落卻在打廣告,難不成是模仿全棉時代?
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當措辭說明創作態度和內容審核存在問題,這才是最應該道歉的地方,網友可沒那么好糊弄。
至于第二天才轉發Ubras微博配合品牌公關的李誕,這份遲來的致歉顯得更套路了。
先撇清關系,表示翻車文案不是自己寫的,然后配合品牌一并致歉,最奇怪的點在于個人道歉有必要轉發品牌微博嗎?
只能用#李誕道歉#比#李誕帶貨女性內衣品牌道歉#熱度更高來解釋了,連道歉都要借助李誕的流量,怪不得Ubras會請他帶貨。
李誕微博的評論區吵得不可開交,一度演變為粉黑大戰,也有網友建議下次記得讓楊笠先審一遍。
還有人角度清奇提議李誕試穿來挽救品牌聲譽,簡直不敢想象那個畫面!
也有網友真心告誡品牌不要自以為是,在女性廣告方面,女性用戶顯然更有話語權。
說到這里,是時候祭出收藏已久的羅翔老師經典語錄,品牌主創團隊應該仔細品品。
時至今天,仍有品牌的營銷創意繞不開消費女性的內涵梗,即便主觀上不是想要侮辱女性,還是會陷入翻車挨罵的窘境。
低俗廣告固然能博人眼球,但卻不利于品牌形象塑造,面向女性群體的品牌更要時刻自省,在女性意識崛起的當下,注重創意的邊界、尊重每位女性消費者是最基本的原則。
也不要覺得這是小題大做,畢竟沒有品牌不想拉攏舍得花錢的女性用戶。
大家對此次事件有何看法呢?歡迎熱烈討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