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被“拉黑”、茶顏悅色“捅婁子”,2月品牌們排隊道歉
相比瓜多到撐不下的1月,以春節為主要熱點的2月并沒有平靜多少,這個月輪番上熱搜的品牌不在少數,有的正面出圈,有的卻是道歉,甚至過年那幾天負面風波都沒消停。
既然春節假期已經結束,那關姐就在節后返工第一周,帶大家回顧一下2月份品牌圈有什么轟動全網的熱點事件,這份盤點可能比較主觀,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補充看法。
一、樂視欠122億竟成紅包大戰黑馬
每年春節,互聯網紅包大戰都非常熱鬧,最高興地莫過于能薅品牌羊毛的網友,但是瓜分紅包的活動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不管怎么盡心參與最終拿到手的獎勵也就幾塊錢。
然而樂視視頻卻悄悄改了“欠122億”的圖標,在一眾瓜分上億紅包的App中顯得尤為突出,也讓深諳各大App紅包套路的網友眼前一亮,這波實力自黑讓樂視不發紅包照樣實現傳播破圈。
甚至還掀起一輪玩梗熱潮,有網友建議樂視改名“樂觀”,還有腦洞大開叫拼夕夕幫樂視砍幾刀的,看熱鬧以及主動玩梗的人越多,關注樂視甚至下載App的人數也就大幅增加。
樂視抓住大家對紅包活動的高關注,坦然自嘲欠122億,主動為網友提供笑料,確實如網友評價的那樣心態樂觀,瞬間消解品牌在用戶心中的距離感,大家也樂意安利樂視視頻App,帶動品牌曝光度。
二、B站遭部分品牌“拉黑”
作為年輕人喜愛的視頻社區,B站可謂2020年品牌必爭的營銷風口,一方面是B站通過優質的傳播內容擁抱主流走向大眾,另一方面是釘釘、聚劃算等品牌適應平臺氛圍后借此破圈。
然而就在眾多品牌紛紛入駐B站,試圖借助B站進行年輕化營銷之時,B站卻在過年前被部分品牌“拉黑”了,品牌解除合作的原因在于B站被指存在大量侮辱女性的內容。
這件事起源于B站知名UP主LexBurner對動畫《無職轉生》發表了不當評論,引發網友反感后,又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先是了解《無職轉生》劇情的網友吐槽這部番劇尺度過大,然后B站又被翻出一些“黑歷史”。
盡管B站動作迅速地下架番劇、封殺簽約主播,但是網友對B站長期以來存在的不尊重女性的內容提出質疑,UKISS悠珂思、視客眼鏡網、蘇菲等品牌也因宣布停止與B站合作登上熱搜。
之后B站發布公告表示會進行內容整治,網友抵制B站的風波也算告一段落,在女性話題成為社會焦點的當下,B站這次被“拉黑”足以警醒自身和其他品牌尊重女性要知行合一。
三、支付寶“在嗎”浪漫刷屏
節后開工第一天,支付寶情人節的social動作意外刷屏了,很多人都抱著好奇心在支付寶搜索框輸入“在嗎”,然后等來一首關于愛情的歌曲和一句浪漫情話。
其實這個創意沒有多新鮮,但是恰好抓準了年輕群體的社交表達欲望,尤其是在情人節易被忽略的單身人群,他們正好可以利用支付寶“在嗎”釋放自己渴求戀愛的信號。
另外,有網友試過每次輸入“在嗎”都會獲得不同的反饋,這種類似盲盒玩法的設計,讓互動多了一些未知的驚喜感,盡管支付寶隨機生成的情話很土味,但是配合動聽的音樂和粉色少女心背景圖,仍然營造了浪漫的氛圍感。
隨著曬圖的人越來越多,這項活動也成為一種社交貨幣,后面參與的人未必是奔著浪漫去的,而是隨大流地參與到刷屏社交圈的事件中,獲得一種歸屬感。
不少品牌情人節都沒閑著,然而唯獨支付寶“在嗎”成功刷屏,看來品牌在把握年輕群體喜好方面,還得深入分析他們的社交需求。
四、餓了么就春節獎勵套路道歉
餓了么又因為關于騎士的問題道歉了,這次是有騎手稱餓了么為了在春節留住騎手,推出《暢跑春節優選系列賽》的獎勵機制,然而到了活動后期任務單量難以完成,等于是變相降低了春節獎勵。
平臺設置高薪獎勵留人的初衷沒錯,今年很多人都響應就地過年號召,所以春節期間餓了么平臺超過一半的商家仍在營業,多于往年的配送需求自然要有多于往年的騎士留下分擔。
不過按照騎手所說,活動前5期的任務單量雖然有挑戰但還在承受范圍內,從初四開始的第6期單量卻上漲了很多,遠超之前的送單任務,而正式返工前還有許多商家沒有營業,所以這樣的任務恐怕90%的人都不可能完成。
在引發輿情熱議后,餓了么立即發布關于騎士過年獎勵的說明,承認了獎勵機制存在不足之處,并向騎士真誠道歉。央視網官博對此做出評價,餓了么套路騎手終將套住自己。
在春節訂單量大增的時刻,不是騎手需要餓了么,而是餓了么需要騎手承擔配送壓力,所以春節獎勵也沒必要再玩套路,否則本來在輿論面前不占優勢的餓了么只會進一步喪失大眾信任。
五、茶顏悅色“撿簍子”反而“捅婁子”
B站的事情才過去沒多久,茶顏悅色又栽進相似的坑,一向口碑良好的茶顏悅色兩度為涉嫌侮辱女性的營銷推廣創意道歉,第一次是向有歧義的“撿簍子”文案道歉,第二次則是向曾經冒犯女性的不妥創意道歉。
近些年來因為不尊重女性造成廣告翻車的品牌不是少數,有了開年全棉時代道歉不忘打廣告的對比,茶顏悅色的兩次道歉顯得真誠許多,而且就品牌所說,在自查過程中這些陳年產品也都做了下架處理。
不過印有不妥文案的產品總會留下痕跡,即使當年沒有消費者質疑,如今被翻舊賬的茶顏悅色也應該向尺度把握不當的創意道歉,品牌現在愛惜羽毛意味著重視用戶意見。
在追求流量的風潮下,很多品牌都會為了抓人眼球不顧創意邊界,但是消費女性并不能幫品牌吸引有益流量,營銷創意應該給消費者更多思想啟迪,而不是繼續固化社會偏見。
六、貨拉拉就用戶跳車身亡致歉
這周,貨拉拉用戶跳車事件引起全網關注,幾乎在話題發酵當天,貨拉拉就做出回應,然而第一次回應沒能有效安撫用戶家屬和廣大網友,反而引來更多猜疑。
作為提供服務和監管司機的平臺方,貨拉拉的反應速度不夠快,接到警察通知才了解事件,而且家屬方面和品牌的口徑不一致,令品牌信譽大打折扣。
即使過了兩天,貨拉拉發布一份更為詳細的致歉和處理公告,網友的態度也沒有轉變,大眾不滿的地方不是貨拉拉的補救措施不充分,而是產品安全功能不完善、安全預警缺失,直到發生用戶跳車身亡事故后,平臺才發現自身缺陷。
對于平時將用戶安全掛在嘴邊的平臺來說,這次事故無疑損害了貨拉拉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貨拉拉已經開始整改,并和家屬協商和解,然而悲劇卻無法挽回,希望其他平臺能引以為戒,早發現早解決就是最好的預防。
七、Ubras帶貨文案翻車
茶顏悅色才從熱搜榜下來沒多久,內衣品牌Ubras又因為同樣的錯誤引起網友討伐,首先成為話題焦點的是李誕給女性內衣的帶貨文案。
“輕松躺贏職場”的歧義讓人很難不生氣,從創作到審核、發出,品牌和李誕居然絲毫沒有察覺到不對勁,不知道是品牌真的不夠敏感,還是刻意為之。
所以即使品牌方和李誕先后道歉,網友也并不買賬,有了全棉時代、B站、茶顏悅色的前車之鑒,Ubras身為面向女性的內衣品牌,竟然也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甚至還被網友翻出舊賬,指責品牌一邊賺女性的錢,又一邊不尊重女性。
目前的輿論環境下,大眾看到太多品牌在女性廣告上屢屢踩雷,所以容忍度只會降低,品牌就更加要謹慎,尤其是主打女性用品的品牌,持續敗壞目標受眾好感對品牌來說有害無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