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將至,嬌韻詩攜手新世相以洞察圈粉女性
作者 | 許伯
來源 | 廣告觀察(ID:ADguancha)
3·8婦女節將至,對眾多面向女性的品牌來說又再迎來借勢良機。“無熱點,不營銷”,從本質上說,借勢節日熱點很大程度是熱點本身具有極大的關注度,容易引起消費者注意。也是因為關注度高,品牌借勢更要謹慎而行,“借”得好,對品牌來說必然名利雙收;“借”得不好,容易讓品牌陷入到輿論旋渦,前幾天Ubras內衣翻車事件歷歷在目。
3·8節日將近,品牌應該如何做好營銷呢?嬌韻詩攜手新世相以洞察出發,用態度聯結品牌與女性群體的做法值得參考。
01
黑白轉換彩色,巧妙的情緒渲染
所有成功的營銷,都是基于品牌受眾的真實洞察,想說服他們就必須“懂”他們。對嬌韻詩這種護膚品牌來說,其受眾絕大部分都是感性的女性群體,以真實故事溝通更容易激發她們內心中的共鳴。
因此,嬌韻詩聯合新世相打造了一支短片《讓,呼吸自由》,通過展現女性職場的“人間真實”細節,拉近品牌與用戶群體的距離。
「公司關燈人」,在公司加班到深夜的女主想喝咖啡提神,飲水機卻出現了故障,熬夜加班已經讓人足夠疲勞,小事上的不順心更放大了這種壓抑。
「躲空氣的人」,上班的女主飽受通勤路上粉塵、尾氣的影響,臉部缺氧逐漸變得黯淡無光。
「職場八爪魚」,背負多個項目的女主被要求實時反饋進度,在忙碌的時刻還收到房東要求搬家的信息,快節奏的工作和突如其來的變故的壓力讓女主透不過氣來。
短片從北上廣三個職場女性入手,講述她們在工作中所遭遇的艱難時刻,經過身邊美好事物的感染,逐漸拋開苦悶的心情重新前進的故事,凸顯出品牌對堅強的職場女性的美好祝福。
除了極具洞察力的內容,短片的手法構思同樣巧妙。在前期講述女性職場壓力時,采取黑白色調和昏暗的光線加深壓抑的氛圍,后期隨著心態發生轉變,畫面逐漸由黑白變成了彩色,寓意著美好,這樣的畫面切換增強了短片整體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先抑后揚的手法有效地調動了女性觀眾的情緒。
02
以洞察取勝,傳遞產品信息
隨著大眾對傳統廣告脫敏,廣告的內容開始變得多樣化,魔性、復古、強故事性、反轉等內容形式層出不窮,究其本質而言,無論哪種內容形式都是品牌與消費者的溝通。廣告是一種溝通手段,和受眾溝通傳遞品牌態度、價值,亦或傳遞產品的優勢、賣點,是廣告最根本的訴求。
《讓,呼吸自由》中的明線,是嬌韻詩洞察到職場女性的艱難,用瑣碎真實的洞察繞過消費者心中的廣告防火墻,引發女性受眾的共鳴。當受眾在短片中收獲到“感同身受”時,短片中所埋藏的暗線產品信息,無形中觸達到了他們的心智。
“黯淡無光的臉”、“肌膚缺氧暗沉”,職場女性面對頻繁的熬夜加班、工作壓力等問題,這些肌膚問題在短片中逐一被揭露出來,直直地戳中了職場女性的痛點。隨后,短片又再展現了職場女性遇到的每一個氧氣時刻:隧道中的微光、鮮花、留言板的鼓勵,畫面變得明亮的那刻,開始引出嬌韻詩光芒小瓷瓶的賣點:能幫助肌膚抵御壓力侵襲,做一次“深呼吸”。
不難看出,嬌韻詩將職場女性遇到的氧氣時刻解讀成兩種含義,一種是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另一種就是嬌韻詩“光芒小瓷瓶”,通過埋藏的暗線寓意傳遞產品的賣點,有效地降低了消費者對廣告的抗拒感。
事實上,這種明顯和暗線交織雙線傳遞信息的廣告并不少見,就如老板電器的新春短片《家宴》洞察到廚房的背后是深沉的愛,通過明線中父親對兒子的愛,傳遞老板電器的產品信息。
生活已經這么艱難了,還要被直白地戳痛點,當然容易引起受眾的抗拒,《讓,呼吸自由》通過職場女性克服艱難迎來美好的故事,再輔以極具戲劇性的鏡頭表現,巧妙地傳遞了產品的賣點。
03
3·8女性營銷的關鍵
如今女性自我意識覺醒,品牌在營銷上的翻車案例可以說是家常便飯,在即將到來的3·8婦女節,品牌的“她營銷”應該如何做?從嬌韻詩的營銷中品牌或許可以借鑒一下經驗。
1、以細致的洞察喚醒受眾的情感,通過情感共鳴圈粉消費者。
在女性自我意識覺醒、女權主義盛行的當下,品牌在三觀和立意上應該更慎重地把關,洞察到女性的真實心境才能更準確地輸出內容,戳中她們內心的那個點才有機會獲得女性消費群體的青睞。
深諳這點的嬌韻詩選擇與新世相合作推出內容。眾所周知,新世相慣用的營銷手段就是情感營銷,并且對用戶的心理洞察幾乎是針針見血,“逃離北上廣”、“凌晨四點的北京”、“丟書大作戰”等新世相以細致的洞察推出的活動,精準地擊中受眾的內心。
《讓,呼吸自由》中職場女性所遇到的各式各樣艱難的事,是許多女性的真實寫照,抓住這一洞察與產品結合起來,無疑更容易傳遞品牌和產品的信息。
2、平權和尊重,是“她營銷”的核心。
尊重不用多說,既然要吸引女性消費者就要尊重她們,抖機靈不是不可取,只是低俗和有趣只在一線之間,品牌很難把握住這個尺度。
重點是關于平權,品牌如若在廣告中表現出涉及特權的東西,很有可能會引來巨大的爭議,造成群體對立,有些品牌就偏好制造群體對立來獲取流量。
在嬌韻詩的短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品牌筆下的女性,在高強度的工作下,仍然在身邊尋找美好的事物鼓勵自己堅持下去,展現出女性堅強的力量,發現女性的另一種“美麗”,“We can do it”就是女性平權最好的詮釋。這樣的價值觀更能獲取男女雙方的認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