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湯圓上線C位巔峰對決,你為誰打call?
作者:楊靜
長輩總說,“過了元宵,這年才算真正過完”。元宵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承載了太多國人對家、對團圓和新的一年的美好期許。提到元宵節總是自然的聯想到看花燈、賞明月、猜燈謎,以及一碗滾燙的滿載家的味道的湯圓或元宵。
近日,一點資訊圍繞元宵節南北方“吃湯圓”還是“吃元宵”的全民熱梗,開發“元宵有你”趣味互動H5,讓網民為元宵/湯圓打call,打造出生動有趣的沉浸式H5互動體驗,掀起一場南北方“大戰”。
一、元宵VS湯圓,你pick誰?
在地大物博的中國,各地都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
秦淮以南為南方,南方人將孔子那句“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發揮的可謂淋漓盡致。秦淮以北為北方,北方人喜歡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大碗吃面、大聲說話。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南方人與北方人無論是性格特征還是生活習俗上都有著顯著差異。南北之爭從未停歇,豆腐腦吃甜的還是咸的?吃火鍋是蘸油碟還是麻醬?而臨近元宵,話題的中心又變成:元宵節飯桌上的C位是湯圓還是元宵?
一點資訊不僅抓住了H5的快速裂變傳播形式本身,還通過結合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元宵VS湯圓,你為誰打call”吸引網民的關注。
二、花生餡比比皆是,螺螄粉請求出戰
《蘇菲的世界》里說:你太習慣這個世界,才會對任何事情都不感到驚奇。現代人囿于長期的學習與工作中,過慣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厭倦了千篇一律的面具,他們不甘于平凡,不愿意平庸,在平靜面孔的下隱藏著的是渴望創新、追求新鮮的野心。因而各式各樣餡的月餅、元宵開始出現。花生餡的湯圓比比皆是,螺螄粉也想請求一戰。
一點資訊用年輕人的方式與年輕人對話,洞悉青年一代追求刺激的心理,在H5里用各種各樣自選的餡料充分調動年輕人的互動熱情。麻辣小龍蝦餡、螺螄粉餡、折耳根餡、火雞面餡等“黑暗料理”的選項讓人腦洞大開。有趣的餡料呈現不僅兼顧各地區的標志性食物,更增添了H5的趣味。
三、情牽千里,定格家鄉美景美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元宵本應是團聚的日子,但疫情當前,大多數人選擇就地過年,沒有了家人陪伴的春節仿佛年味更淡了。加之元宵節非法定假日,這條大部分都依然奔波在上班上學,追尋夢想的路上。從此,故鄉只有冬天。在外漂泊多年,才明白魯迅筆下的“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仿佛也就如此。”
哪個游子不思鄉?鄉愁總能引發人們共鳴。“元宵有你”H5根據各省份、直轄市簡稱,結合當地地標性的建筑、故事和特色美食,制作地域專屬的元宵海報。如天津,聯想到狗不理包子、煎餅果子;杭州,聯想到許仙白娘子的神話故事,以及杭州小籠包……通過地方特色,專屬海報增強用戶親近感、自豪感,進而增強分享欲。
四、總結
疫情當前,大多數在外務工人員選擇就地過年,吃不到媽媽做的飯,聽不到爸爸的嘮叨,因而春節總讓人感覺“差點兒意思”。缺少了放鞭炮、奔走拜年、包餃子、吃元宵、逛廟會、猜燈謎這些傳統習俗、習慣,總感覺年味兒淡了,少了一份應有的儀式感。一點資訊準確捕捉這部分人群的“小遺憾”,在春節期間相繼推出《云游廟會》和《元宵有你》H5,帶網友“穿梭時空”,云端逛廟會,收獲滿滿的幸福感;《元宵有你》又使游子重覽故鄉,在異地也能感受到家鄉的溫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