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這條微博彈窗廣告,看完我嚇得差點砸了手機!
昨天跟往常一樣打開微博想看下最新熱門資訊,結果被蘋果iPhone X彈出來的廣告嚇得差點砸了手機,分享給大家看一下。
先冷靜的跟大家分析一下廣告內容:蘋果這條廣告為了展示iPhone X 無光也能解鎖的黑科技,高度模擬了無光情況下人臉的黑暗情況,讓一個小女孩面無表情的在黑暗中漸隱漸現宛若一個女鬼,后面一轉折,即使你丫的這么黑,我iPhone X就是牛逼,照樣能識別你的黑臉并且成功解鎖。
根據一枚愛看劇的助理說,在愛奇藝無會員狀況看《獵場》的時候,中間也能看到蘋果的這條廣告信息,說明這個廣告不止用在了一處。
但是的確這個廣告讓我徹底對iPhone X失去了興致,即使配置再好、功能再多、科技感再強 ,我都不會考慮再買了,因為那一瞬間的不適感,讓我對這個產品沒了興趣。
蘋果這樣的品牌倒真不缺我一個用戶,我也相信蘋果這條廣告的本來無意嚇人,只不過在視頻制作完成后沒有及時審查甚至可能沒有做用戶反饋調研,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條廣告投放了微博、熱播劇中貼片廣告,覆蓋人數最少幾千萬,這么大的負面影響,不可不察啊。
上一次先生被品牌方的廣告嚇到,還是廣州地鐵上出現的吳莫愁代言的廣告,看完真的嚇尿了,品牌方是某筆記本,從那以后再也不敢正視該品牌的筆記本了。
之前東莞街頭出現的某服裝廣告牌,白天還挺正常,一到夜晚猶如貞子一路“直勾勾”看著你開車,司機們心里全都“麻嗖嗖”,這樣的廣告牌,誰還敢多看幾眼呢?
所以先生今天的觀點是,除非是警告類營銷需求,否則品牌在營銷過程中一定不要嘗試給用戶帶來不適感甚至恐懼感,不要為了創意的完美完成、熱點事件的炒作包裝而鋌而走險,城門失火會殃及池魚,用戶對品牌廣告一旦產生了反感的情緒,那么廣告的創意、產品的獨特功能這些的,都很難再度打動用戶。
一方面在源頭上就要斷掉這種念想,前期創意策劃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用戶看到廣告后的情緒,不能為了一位的追求感官刺激、博取用戶的眼球、標新立異而因小失大;另一方面,要加強審查和創意測試的力度,有的廣告在策劃之時并沒有什么不宜之處,但是在物料制作完成之后可能會出現一些體驗上、價值上的不妥,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當機立斷,要么改要么換,即使都來不及寧愿不上也不要把這樣的宣傳物料匆匆忙忙的丟到媒介上投放,損失點經費問題不大,造成品牌損失就不可挽回了。
當然,這里并不是想一桿子打死恐怖廣告,在針對警示寓意方面的公益廣告,恐怖廣告往往更能達到提醒世人的作用,尤其在出行、環保等涉及人類生存的方面。
比如這個號召大家系安全帶的廣告,令人不寒而栗。
還有為了提醒人們吸煙對人體的危害,在印度幾乎任何一家賣香煙的地方都有提供點煙的裝置,一款新型點煙器亮相了。它們是人的“肺”,鐵線圈就是點煙器,當人們點煙的時候,就可以直觀的感受到香煙對肺造成的損傷。
公益廣告這樣的做法情有可原,血淋淋的視覺沖擊能夠讓大家認清楚重要性。但是對于品牌來說,就別亂用了,廣告給用戶帶來的不適感、恐怖感,品牌方都得自己買單,畢竟嚇著了用戶可怎么好。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