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曝光:前程無憂“泄”了、360搜索“病”了......
“3·15”晚會過后,316便成了品牌“道歉日”。
今年的晚會以“提振消費從心開始”為主題,互聯網行業成為了“315”晚會重要“角色”,在前四個被點名的案例中都與互聯網信息安全與隱私泄露有關。
對于此次被曝光的品牌,一向不缺乏創作才能的網友們把它們串成了段子:
大學畢業在智聯招聘找了工作,然后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幾代人的積蓄,貸款買了福特車和翻新鋼筋蓋的樓房,吃著滄州羊肉,喝著高仿茅臺,為人生定下小目標:換一輛英菲尼迪,戴上隨便一修動輒上千的表……這是勵志奮斗的一生
更有網友總結處理歷年來的《315公關策略》:
參照這個策略,品牌的公關行動就一目了解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多少品牌做了“劃水“回應吧。
人臉識別——“黑鏡”真實上演
科勒、寶馬、Max Mara在列
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場景已經越來越多,手機開屏解鎖是最常見的使用方法。但是315調查到,多地商家已經把人臉識別運用在抓取用戶數據上,并將信息精細到第幾次到店、男女、年齡等。
人臉識別信息屬于個人獨有的生物識別信息,但商家在獲取的時候并沒有明確告知與征得同意。
科勒回應——已知悉,連夜拆攝像頭
針對315晚會的曝光,科勒在3月16日早晨發布了回應聲明,大致概括為一下幾點:
1.道歉,歡迎監督;
2.已安排連夜拆除攝像設備;
3.人臉識別使用僅作到店人數統計;
可顯然,網友對這樣模板式道歉不買賬,認為這樣的道歉“華而不實”,連夜拆除攝像設備并不是什么大事不值得“邀功”。其次,消費者最關心的數據處理問題絲毫未提及,只做人數統計這種說法難以讓人相信。最后,更有網友指正,這條公司聲明并沒有嚴格地蓋上公章,并沒有表明企業認真對待此次問題的態度。
而針對這樣竊取消費者信息的行為,除了科勒不痛不癢的道歉外,其余的企業做到了集體失聲,并未對此作出回應。
個人簡歷遭遇黑手
智聯獵聘前程無憂簡歷流向黑市
智聯招聘、獵聘網、前程無憂等多個互聯網招聘平臺存在個人簡歷信息泄露問題。
在名叫“58智聯粉”的QQ群里,買家只需支付7元就能獲得一份包含求職者的姓名、性別、年齡、照片、聯系方式、教育經歷等信息的個人簡歷。同時在各大招聘平臺上,只要辦理會員,也同樣可以不受限制下載完整的簡歷。
這樣的漏洞給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據警方透露,一個嫌疑人的硬盤中這樣的公民簡歷數量就有700多萬條。
智聯回應:專項團隊連夜成立,CEO掛帥進行后續整改
獵聘回應:已成立專項小組,徹查簡歷被不法分子售賣行為
前程無憂:成立信息安全管理委員會,升級相關監測與干預機制
三家的模板一致(甚至懷疑是出自同一家公關公司手筆)可以一起總結:
1.專項小組連夜成立;
2.我沒有錯,錯的是不法分子;
3.三家達成共識,互相自查;
其中最會“打廣告”的還是智聯,利用315帶來的“流量”,道歉之余還宣傳了一下自家平臺“幫助億萬求職者找到工作”。
另外,更有網友吐槽,多部門都是連夜成立的,一年領364天的工資,只用上連夜的班。
也有快要畢業的網友們擔憂起來,春招與秋招之路突然失去了投遞方向(“最難就業季”雪上加霜)。
從三家互聯網招聘巨頭相繼曝光可以看出,個人信息泄露已經不是個別企業存在的問題,而是整個互聯網隱私安全的痛點。在科技如此發達,互聯網造就人們生活便利之余,隱私問題就如同懸在大家頭頂上的一把刀,不知道何時會落下。
搜索之“病”
360搜索、UC瀏覽器掛牌虛假廣告
315晚會曝光了UC瀏覽器和360搜索存在違規投放虛假醫療廣告行為。無資質公司只需要向平臺提供微信號和產品類型就可以進行虛假醫藥廣告推廣。此外,商家只需要在知名醫院名稱中加空格,就可以在搜索引擎上投放與該知名醫院無關的醫院廣告。
360搜索回應:成立調查組,加強廣告代理商管理
UC瀏覽器回應:第一時間下架違規廣告內容,成立專項團隊杜絕虛假廣告
有意思的是,360集團CEO周鴻祎在網上多次宣稱,360搜索放棄一切醫療商業推廣業務(這個臉打得啪啪作響)。
對于醫藥廣告造假鏈條,上海市場監管連夜對360搜索上海總代理公司展開調查,而在vivo、OPPO等多個應用市場已經下架了UC瀏覽器和360搜索。
福特汽車生銹的變速箱
記者調查發現因車輛設計問題,福特汽車車內的積雨板縫隙問題導致水流至變速箱散熱口及發動機連接處,從而導致變速箱進水生銹的故障問題。
針對這一設計缺陷,4S把責任推脫到車主駕駛不正當上,福特廠家下達的解決方案也僅僅屬于內部通告。
長安福特回應:承諾對相關問題的變速器,提供免費維修。
對于長安福特在315晚會被通告批評后,品牌的處理方式,很多網友表示接受,及時的公關回應也為品牌拉回了一定的好感度。
更有網友替福特喊冤,喊話最近問題頻發的特斯拉前來“應戰”。
保密協議成遮羞布
英菲尼迪與車主簽不平等協議
英菲尼迪同樣因為進口車型QX60的變速箱問題遭到晚會點名,并且據消費者反映,車輛出現問題后找4s店處理,卻被要求簽訂保密協議,不能向媒體或其他手段來曝光相關問題。
英菲尼迪回應:設置“專屬客服”,提供一對一高效溝通
但顯然,比起長安福特落到實處地解決問題,消費者對英菲尼迪這樣模棱兩可的回答并不滿意,更有網友戲稱這個解決方案就是“一對一專屬和稀泥”。
對于本屆的公關“劃水”大賞,你怎么看呢?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