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逐本、Rever、minayo、時尚芭莎:當代女性對美有什么“意見”
在“她力量”被頻頻提起的當下,女性做出的選擇頗受公眾關注。數據顯示,在消費生態之中,女性消費市場規模突破十萬億,女性用戶在綜合電商領域滲透率達84.3%。“她經濟”背后的消費趨勢也成為品牌運營邏輯的重要參考。
3月25日,“我們的清單 ? 女性品質生活意見發表會”(點擊查看活動詳情)如期在上海舉辦,在【我們對“美”有意見】圓桌環節,我們邀請到了四位活躍在消費行業前沿的女性從業者,她們分別是逐本品牌創始人兼CEO劉倩菲、Rever品牌創始人兼CEO李梓嘉、minayo創始人胡然、時尚芭莎美容副主編武宗楊。 CBNData數字整合營銷事業群副總經理姚貝貝與四位深耕者展開深度對話,聊了聊她們在創業者視角下,對當代女性消費趨勢的洞察,和她們對于女性品質生活的理解。 圖為圓桌討論現場
她們對“美”有意見
當女性消費者占據消費市場的半壁江山,她們對產品更清晰的認知、更細分的需求也為新消費品牌提供了突圍和創新的可能性。關于女性消費者的需求升級,逐本創始人劉倩菲提出定制化、個性化兩點特征。于她們而言,好的產品不僅能提供個性化的妝容、膚質定制需求,還能同時滿足生活剛需和心理層面的需求。
圖為逐本創始人兼CEO劉倩菲
目前,逐本芳療養膚潔顏油家族5款產品,針對各類膚質的不同狀況提供不同的卸妝產品,體現了逐本的分膚卸妝理念。劉倩菲表示:“我們要充分尊重中國女性消費的多樣性和精致化,探索她們喜歡什么,并超越她們現有的想象去創造東西。”
Rever則將視角聚焦在95后的年輕女性,深入洞察她們的消費認知與行為。李梓嘉提到:“聚焦這個群體并不是只服務這群人,而是因為這群女性在更好的教育背景、更多視野環境的教育之下,在自我審美的趨向選擇上會更加契合自己、尊崇自我。因此,以‘服務好95后女性’為標桿與目標,才能服務好更多人群。”圖為Rever創始人兼CEO李梓嘉
李梓嘉強調了年輕女性對“體驗感”的重視。“當她們與某個產品產生溝通的時候,她們會自動代入場景去體驗。在媒介、產品內容、心理接觸點上逐漸感受到品牌給她們的驚喜感。”
作為針對女性群體的品牌,minayo創始人胡然則為當代女性消費者的內容感知力感到驚喜。“放在十年前,大家只知道玻尿酸是補水的,煙酰胺是美白的;但這一代年輕人知道成分是什么,知道可以應用在怎樣的場景之下。這讓我們有信心在這個時代以服務于女性人群為基礎,做能夠進一步輻射她們整個家庭的品牌。”圖為minayo創始人胡然
此外,胡然還提及了年輕女性“國貨自信”的特征。從就職網易考拉到自我創業,胡然在這5年間見證了消費者的訴求變化,“從對海外品牌趨之若鶩,到開始追求一些新興的品牌,消費者正在接受國貨品牌的興起,其消費傾向也從對品牌的追求轉移到對商品本身的關注。”
作為時尚類雜志《時尚芭莎》的美容副主編,武宗楊對新一代女性的品味充滿信心。“如今‘買買買’成為很多年輕人的習慣,我也支持女人多花一點錢,因為你必須花足夠的錢才會有好品位。哪怕80%買的都是不合適的,但在錯誤的過程中找到方向、找到自己,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圖為時尚芭莎美容副主編武宗楊
《時尚芭莎》也正在做著“品酒師”般的事情——花長時間拍大片,用半年時間與ins的先鋒藝術家聯合創作。“我常跟我女兒講,從小小看美的、質感好、品質好的東西,長大了才會成為一個優雅的人、有品位的人。”
“做產品要文理兼修”
從逐本卸妝油,到Rever精油球,再到minayo的熱控片,女性消費者的多元需求為各個品類提供了在風起云涌的新消費市場上“爆款突圍”的機會。
談及“如何做爆款”,李梓嘉認為,做產品不僅要追求電商的爆款,也要文理兼修,“‘文’是消費者能夠對產品進行體驗和情緒交付,‘理’是其獲得的功能價值。”
她提到了生產Rever泡腳球的邏輯:一是對產品使用場景的擴充,考慮到中國人普遍面臨的居住面積偏小的問題,我們基于消費者需求,衍生出精油泡腳球,搭配便攜泡腳桶的產品組合。
其二,Rever對產品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情感內涵,“泡腳是為了女性保養,但只有這樣嗎?為什么不在這個環境體現別的場景可能性呢?每天泡腳的10-20分鐘,也可以和閨蜜、家人聊天,這就是情感層面的價值。”圖為Rever轉轉浴爆泡腳球
劉倩菲則坦言做爆款容易,但做長期有生命力的爆款很難,只有相信自己在做的事情,不輕言放棄,才有可能迎來春天。
以逐本卸妝油為例,“在卸妝油并不被市場看好,大家‘聞油色變’的時候,想要不傷皮脂膜、沒有刺激風險的產品時,選擇做卸妝油是一件困難但正確的事。我們花了8個月時間研發打磨出第一代產品,通過一點點的科普和市場教育,讓大家知道和接受了卸妝油保護皮脂膜的理念。包括今年推出的新品磨砂膏,我一直想要突破傳統磨砂膏,團隊都認為我瘋了,但是我們打磨出的磨砂膏更加溫和,在使用頻率上會比傳統磨砂膏更加高,我很有信心,我們還是要對自己在做的事情有信念感。”圖為逐本卸妝油
“創業的壁壘不在于性別”
隨著女性話語權的增重,職場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女性創業者。作為在創業領域沉浮多年的前輩,幾位嘉賓也向新興的入局者們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胡然認為女性身份創業有著先天的優勢,“每天買買買的是我們,因此回歸初心,用女性的視角去選產品,這是非常好的優勢點。”此外,她認為創業的壁壘不在于性別,而在于知識的迭代。“現在的年輕人喜歡什么,她們從哪里獲得信息,流量分發的機制是什么......這些是我每一天都在不斷學習的東西。我們要始終保持學習的心態。”圖為圓桌討論現場
自26歲就辭職創業,劉倩菲對于創業之后的生活也有著深刻的見解,她提出了初心、堅韌、取舍這三點建議:
“創業前要詢問自己有沒有很想做的事情,這份初心非常重要。尤其對于相對感性的女性來說,未來創業的孤獨會動搖你的心智,很容易找不到力量。此外,要學會取舍。一旦決定創業,就注定無法平衡工作與生活。”
李梓嘉也對“取舍”的建議表示贊同,同時,她非常期待未來的女性生活:“我相信把品牌做到人們心目當中,能持續優化。再在閑下來的時候,去擁抱更多的生活空間,好好生活、好好戀愛。”
在活動的最后,圓桌主持人、CBNData數字整合營銷事業群副總經理姚貝貝表示,當代年輕女性的消費需求變得多樣化,她們更加注重體驗和真實感。同時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愿意嘗試國貨,她們選擇把注意力放在品牌和產品本身上,這是非常好的趨勢,意味著更多國貨品牌將有機會得到認可。圖為CBNData數字整合營銷事業群副總經理姚貝貝
面對瞬息萬變的消費市場,沒有公式能夠使得品牌立足于不敗之地,在女性消費領域同樣如此。但以數據為支撐,同時對消費人群和需求進行深入洞察、探討,我們還是能夠描摹出新時代女性品質生活圖景的輪廓來。
伴隨著新消費浪潮的持續奔涌與社會意識的變遷,我們也期待著女性消費出現更有趣的變化與升級。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