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流量、有渠道、缺品牌:到底寶潔系品牌方法論的精髓在哪兒?
過去的《HBG7日品牌集訓課》、《HBG5日美妝品牌集訓課》以及《HBG品牌公開課》上,我常常被許多創始人問到一個相同的問題:
自己有流量、有渠道、能賣貨、有銷量,但總感覺缺品牌。到底怎么打造品牌?到底寶潔系品牌方法論有什么精髓?
做品牌10多年,我也從未遇到過像今年這類如此重視品牌的情況,以往都是傳統的大品牌、大企業才會重視品牌建設,而今年遇到的情況是許多渠道創始人、流量方創始人,甚至中小品牌也開始注重品牌建設這件事情。
因為大家目前普遍遇到的情況是——都有流量獲取的能力,區別只在于大和小而已,也有自己深度耕耘的渠道,所以不缺流量不缺渠道,流量和渠道對大家來說都是投多少錢轉化ROI的事情而已。但唯獨品牌端,不知道如何去做專業化、系統化的單一品牌以及多品牌,普遍存在的問題是:
1.先做產品,再補品牌,到最后就發現來不及補充品牌。
2.產品缺乏體系化、迎合渠道和流量端的產品五花八門,可能不成系統。
3.品牌缺乏統一的資產元素,在推廣端、產品端、店鋪端缺乏統一資產。
4. 在品牌的營銷推廣當中,常常忙于流量獲取,疏于品牌資產沉淀。
5. 常常忙于執行,忽略了對品牌根基的建設,以及提前規劃。
6.缺乏品牌核心理念、缺乏品牌文化。
所以,在現實中,由渠道和流量驅動的新品上市后,往往可能不是出于一個共同的、統一的品牌理念,而是根據五花八門的訴求、五花八門的場景,做出了五花八門的產品。
而傳統寶潔系的品牌經理、品牌操盤手在跳出寶潔去到民企和創業公司后,也會發現寶潔系品牌方法論并不能照搬,在實際操盤過程中,同樣也出現了諸多問題。
比如第一,從邏輯的角度出發自上而下的策劃品牌往往會遭遇來自渠道方、來自流量方的抵制和抗議,對方不愿意買賬。所以,壓根沒有機會去曝光品牌,壓根做不到第一步的用戶大滲透。
第二,還有一種更常見的,用從自上而下的邏輯理論來打造產品,就會發現不適合實際用戶需求,或者可能脫離大眾用戶需求。
第三,還有一種常見的寶潔系做品牌的現實問題——往往耗費了太大精力在品牌策劃端和產品策劃上,但缺乏資金和渠道去做做大滲透,導致品牌壓根無法從0開始增長。
第四,雖然自己懂品牌方法論,但是執行團隊跟不上,內部還是缺乏體系。所以在過去的《HBG7日品牌集訓課》、《HBG5日美妝集訓課》以及《HBG品牌公開課》,我經常遇到類似的問題,也統一在反思為什么大家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的背后,大家擔心的是什么?
其實不僅僅只是品牌而已,大家擔心的是:
如何能撬動品牌的力量實現杠桿式的增長?
多少錢如何能夠復制多品牌的成功?
如何能夠延期品牌和產品的生命周期?
這些問題其實都不是靠一個個體英雄、一個超級人才能夠解決的,而是要靠體系、系統來解決。常常很多在寶潔內部的人會抱怨寶潔體系的復雜、繁瑣,覺得自己是螺絲釘,但是當我們離開寶潔之后,真正開始自己創業單品的時候,就會無比感慨和懷念這一套看似復雜臃腫、但其實非常精妙的體系和系統。
正是這些體系和系統才能造就寶潔品牌,百年不倒,基業常青,即便歷經短暫時間的衰落下滑,也能迅速通過體系的力量煥發第二春。
也正是這個專業系統,能保證寶潔多品牌的成功,而不是單一品牌的成功。
更是因為這一套精妙的體系,可以讓寶潔不依賴于任何個體,即便品牌經理、品牌總監,甚至事業部總經理離職,也不會對寶潔生意產生本質性的影響,這就是寶潔系統的偉大之處,它不依賴于任何個體,任何個體的問題,都不會損傷品牌。曾經寶潔的系統當中也出現過很多個體的品牌管理者,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包括一些大是大非問題,但也不會影響品牌增長,這就是專業化體系化的力量——這才是寶潔品牌方法論的精髓。
所以,寶潔系品牌方法論的精髓不在于人,也不在于方法論,在于體系,體系才是最重要的。
關于寶潔系品牌方法論、關于如何系統專業做品牌,我這里列舉一些最近收到的QA部分問題。想要了解全部內容,可以聯系文末小助手可可,加入【HBG校友會|深度會員群】,在后續公開課、以及馬上開始的4月集訓課當中,會進行集中分享。
-END-
問題1:品牌實戰當中,到底是產品為先、還是品牌為先?
麥青Mandy@HBG院長:
產品為先和品牌為先,其實很多時候,都不是我們能選擇的,而是根據我們的天賦資源來決定的。如果我們是一個有強大渠道能力的團隊,往往我們是產品先行的;如果我們是一個有強大品牌策劃能力的團隊,往往我們是品牌先行的。
無論什么先行,品牌和產品都不要落下,這兩者會殊途同歸的,也不要過分去依賴哪一個方面。
問題2:如何在流量拉新和營銷執行中,不要漏掉品牌、能夠沉淀品牌?
麥青Mandy@HBG院長:
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品牌是什么?品牌就是資產。我們所謂的沉淀品牌就是指沉淀資產,所謂的資產是什么?首當其沖就是品牌獨特性資產。關于獨資性資產,我們在《HBG7日品牌集訓課》、《HBG5日美妝品牌集訓課》、《HBG品牌公開課》當中反復提到過,大家感興趣可以去課程中去看。
▲長按圖片分享給需要的人
問題3:寶潔系的組織架構,多品牌經理制組織架構是怎么搭的?
麥青Mandy@HBG院長:
在《HBG7日品牌集訓課》里我們曾經講過,當一個企業變大,當你來做多品牌之后,這是必然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就是如何搭建組織架構。寶潔系品牌方法論里面最核心的就是多品牌經理制——正是因為多品牌經理制,才能讓寶潔這么龐大的一個機器能靈活的運轉。多品牌經理制的精髓是在于:
第一,將品牌權力下放到經理級別,也就是讓白紙一張的應屆畢業生、管培生進來之后,經過短暫的培訓就立即能上手,可以操盤品牌——但其實,不是這個人去操辦品牌,而是系統推動著他去完成系統所賦予的工作,這是第一點。
第二,多品牌之間是可以互相協同、互相復制的,品牌經理都是雙向回報制,他除了匯報給事業部老大之外,還要匯報給市場部老大,所以品牌之間的支持是可以互相流動的,模式經驗也是可以互通的。具體關于多品牌經理制的詳細內容,我們將會在后續的課程當中為大家詳細一一解讀。
問題4:有流量和渠道就能造就一個品牌嗎?比如薇婭、李佳琦想做自己的品牌,能不能做起來?
麥青Mandy@HBG院長:
這是一個很系統的問題,有流量有渠道必然能做起一定的銷量,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成功率很高。但能不能做成品牌,這就是另外一碼事了,因為品牌和銷量有關系,但并不等同;品牌和產品有關系,也并不等同。品牌其實是我們做銷量、做產品最后的結果,同時也是我們做銷量、做產品一開始的起點和基礎。
所以很多的流量主和渠道創始人,雖然能做起來銷量,但是并不一定能做起品牌,不知道從一開始去策劃品牌,做好品牌根基,也不知道在做銷量的同時要去沉淀品牌資產和沉淀品牌心智,更不知道如何去讓自己的產品拔高成為品牌,最后,還不知道如何系統化復制多品牌成功。
問題5:有沒有簡單易懂迅速能上手的品牌方法論或者工具可以分享給大家?
麥青Mandy@HBG院長:
正如我在《HBG7日品牌集訓課》和《HBG5日美妝品牌集訓課》還在公開課當中曾經反復講過,所有的方法論背后都是附帶了非常多的工具,而這些工具都是可以簡單易操作,可以上手的。
理論不復雜,工具也不復雜,那為什么執行起來還有問題?關鍵在于什么?關鍵在于“勤”,要勤鍛煉,就是要去鍛煉我們日常執行團隊的肌肉記憶,團隊必須要長期鍛煉,成為專業的習慣是至關重要的。必須要堅信專業的力量,并且持之以恒的去鍛煉。
本周公開課,將會在4月10日晚上9點進行,因為4月9日晚上我將會組織寶潔校友及HBG深度會員(需審核)組成【創始人暢聊會】,進行小范圍聚會,深入探討品牌話題,10日晚上會將分享的內容提煉精華,也分享給各位HBG會員|校友們。
也期待更多創始人能夠拋來自己關心的品牌問題,與我一起深度探討,不同維度的交流,可能有助于彼此解惑。
加入HBG研究院,開啟系統化品牌之旅
每周1次公開課
每月1次集訓課
1對1品牌診斷咨詢
報名往期HBG課程、獲取課程視頻鏈接,可直接聯系小助手或院長本人,發送相應課程關鍵詞。
領取“HBG入會專屬大禮包”
3000元
掃碼添加可可,發送關鍵詞【3000】,領取課程券。
HBG新會員專享
*凡通過審核成功加入【HBG校友會|深度會員群】新會員,即可獲得2張1500元課程券。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