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是創意的催化劑
來源: thepluspaper
在藝術創作中,有的藝術家習慣用嚴肅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考,而有的藝術家則會選擇“皮一下”的方式,讓自己的作品充滿反轉與俏皮。
今天THE PLUS想為大家介紹五位富有幽默感的藝術家,一起來看他們如何調皮地創作出這些不按常理出牌的藝術作品。
01
Bettina Güber
Bettina Güber是一名德國的攝影師,出生于60年代的她常常變現出淘氣和童趣的一面。
貴族人物在Bettina的改造下變成了喜劇角色,人臉被印在不相關的物體上后呈現一種詭異魔幻的幽默色彩。
在Enjoy your meal!(享受大餐吧!)的系列作品中,Bettina把美味的食物和名畫角色搭配在一起,兩者的結合碰撞出新鮮又有些無厘頭的火花。
美其名曰“享受大餐”,就像是Bettina給觀眾開了一個調皮的玩笑。
看著這些幽默又混雜了一絲絲血腥的作品,大家還有食欲嗎?
Instagram@ bg_1965
02
Felix Semper
古巴藝術家Felix Semper在國際上頗有名氣,多國游歷的經歷給他帶來了藝術創作養分。
西班牙和古巴的街頭藝術給Felix許多創作靈感。他還喜歡用各種材料來創作:書本、紙張和廢物回收材料。其中最出名的要數用可伸縮紙張制作的逼真雕塑。
石頭、金屬、水泥……
乍一看,很難相信薄薄的紙張能塑造和呈現出如此厚重的質感和豐富的形態。稍不留神就被Felix逼真的創作騙到。
膠合紙層在伸縮時帶有流動感,雕塑一成不變的靜態被打破,玩味而具有流動性的雕塑觀賞體驗由此誕生。
Instagram@felixsemper
03
Slinkachu
常駐倫敦的微型藝術家Slinkachu從2006年開始微型創作。他已成功把不同的藝術元素融進自己的作品中,比如街頭藝術、雕塑、裝置藝術和攝影等。
Slinkachu最喜歡把他的迷你小人們拋到人類世界的大街小巷,可愛的迷你人與周遭環境講述了一個個童趣的故事。觀眾的心臟被融化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生而為人的共鳴。
作品的人物在龐然大物面前顯得細微又渺小,這映射了人類在偌大的城市里的寂寞、孤獨、失落與迷茫。
Slinkachu希望能激發人們之間的共情,讓孤獨者們相信世界可以是溫暖的聚居地。
Instagram@slinkachu_official
04
Vincent Bal
Vincent Bal來自比利時,是一名電影制作人和插畫師。他融合了這兩個職業身份帶來的創作經歷,利用影子和畫筆創作了一幅幅充滿電影感的趣味插畫。
卷尺的影子是工人的身體,鉗子的影子是驢的頭,酒杯的影子是華麗的紗裙,花的影子又是蓬松的頭發。
Vincent筆下的人物總是表情豐富、性格鮮明,仿佛借由作品揭示不墨守成規、永葆童趣才是人生真諦。
對Vincent來說,自己的創作中融合了現實與幻想,仿佛是兩個世界間的媒介,這是最有趣的一點。
Instagram@vincent_bal
05
Gudim Antоn
科技的發達和社交媒體的盛行會給人類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
俄羅斯插畫家Gudim Antоn用戲謔的視角描繪人類科技中毒的不健康生活。
人生如畫,全靠修圖
深刻的社會隔閡、個人主義當道的社會交往,過度推崇的現代生活……
通過一系列反映現實又超于現實的插畫,Gudim還原了人類消磨珍貴時間的日常行為。
安靜......!
購買成功
Gudim目光如刀,他用銳利的視角剖析人類行為,清晰犀利的洞見引發觀眾重新審視所處生活環境。
我是冠軍
極度舒適
反擊
Gudim曾說,“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我的畫風,那就是'基于現實的離奇繪本'。我的畫就像是另一個版本的真實世界,一個我們存活的世界。”
愛情鳥
我愿意
最佳拳友
Instagram@gudim_public
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幽默感就像一針催化劑,讓創意有了更多的展現形式。
看過這些淘氣的作品,是否感到了一絲輕松?
作者公眾號:thepluspaper(ID:thepluspaper)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