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梟雄已老
4月7日,黃光裕現身國美零售全球投資人電話會議。
這是他在2月16日正式獲釋后的首次公開露面。
(出獄后的黃光裕)
還記得獲釋的第三天,他就向外界宣布,要用18個月的時間,帶領國美恢復其從前的市場地位。
如今又召開了全球投資人電話會議...
意味著黃光裕將重掌國美,奪回市場。
長達13年的鐵窗生涯并沒有磨滅黃光裕的勃勃雄心。
其實有野心并不是一件壞事,只是白駒過隙,一晃神十余年過去,世界早已天翻地覆。
昔日的霸主國美,掉落神壇的首富,還能東山再起,重回行業巔峰嗎?
世上有一種神奇的定律,叫“創始人效應”。
就和馬云之于阿里巴巴、劉強東之于京東一樣。
他們是企業的靈魂人物,在企業危難之際,他們就是那根“定海神針”。
因此,在投資者眼里,企業創始人的信息動態是極有可能引發資本市場情緒的關鍵。
黃光裕就有類似效應。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知黃光裕其人,在十幾年前,他白手起家、寒門貴子的故事是不亞于馬云的傳奇。
他18歲創辦國美,35歲問鼎大陸首富,39歲鋃鐺入獄,51歲出獄...崢嶸半生,尚處于企業家的黃金年齡段。
要知道,黃光裕成為中國首富時,如今的互聯網零售三巨頭還在事業草創階段,拼多多創始人黃錚彼時剛剛走出校門。
國美零售風靡全國時,京東的整個營收只有區區13億人民幣,尚不及國美的當期利潤。
可見,黃光裕不甘心國美現在的地位也是情有可原。
這樣一個野心勃勃的梟雄,沒人相信他重獲自由后會甘于平凡。
放眼中國企業界,黃光裕和國美頗為特殊。
即便黃光裕長期入獄服刑,但在國美內部,眾人仍舊視其為精神領袖,甚至有員工不滿其妻子杜鵑的掌權。
因此外界始終認為,他的回歸,將會讓曾經的“國美神話”,迎來相當精彩的續集。
這一點,在股市體現得淋漓盡致。
2020年6月24日,黃光裕出獄的消息不脛而走,還沒有官方出面認證,國美零售的股價便一再飆升。
截至收盤,漲17.39%,報1.62港元,總市值249億港元,成交額13.3億港元。
國美金融科技暴漲超65%,中關村、*ST美訊更是直線漲停。
2021年2月18日,黃光裕獲釋后發了一封內部信。
就是在這封信里,他宣布了18個月內讓國美恢復從前市場地位的消息。
豪言壯語,強硬回歸,再次引爆國美股價。
2月19日一早開盤,國美零售的股價漲幅即超過7%,最高漲幅觸達25.30%,截至當日收盤,報價1.96港元/股,漲幅達18.07%。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股價翻倍,總市值約為429億港元。
2021年4月7日,國美召開全球投資人電話會議,這是黃光裕出獄后的第一次公開露面。
國美系股票又雙叒暴漲一波。
發現沒?
黃光裕出獄后的每個動作,都能成為投資者權衡的信息。
這意味著資本市場對黃光裕帶領國美再攀高峰抱有極高的預期,他們相信黃光裕,也相信國美。
而這種預期能給“相信”國美的投資者帶來巨大利益。
例如1月初國美的股價還徘徊在1港元以下,而如今押注國美的人已經獲得不菲回報。
另外,市場選擇相信黃光裕的理由并不難猜。
他跟大多數的商界天才不同,他毫無根基和背景,卻只用了17年便坐到中國首富的位子上。
而他創造的國美更是屹立34年不倒。
他帶領國美做到過,現在只需再次做到罷了。
可回首國美走過的34年和黃光裕入獄的13年,這其中錯過的不只是時間,還是一個時代。
闊別13年,江湖早已變了天。
2008年黃光裕入獄時,國美還是線下零售的王者。
但此后,中國互聯網從PC時代轉入移動時代,通信從2G進入4G,甚至是5G,中國零售業也多了線上電商的存在,步入新零售時代。
而黃光裕入獄前,能與國美PK的競爭對手只有一個蘇寧。
彼時國美的年營收是阿里巴巴營收的十余倍,京東的百余倍。
可如今,前有淘寶、京東、蘇寧、拼多多等電商巨頭占山為王,后有抖音、快手等電商新貴旌旗林立。
反觀國美,雖然杜鵑率領年過七十的老臣張大中在企業控制權爭奪戰中獲勝,但國美內部卻無一人可在新零售和互聯網內獨當一面。
這些年來,國美的核心業務逐步遭到新興互聯網巨頭蠶食,國美曾賴以生存的家電業務利潤愈加微薄。
不僅地位掉隊,國美與三巨頭在規模上也已經不是一個量級。
現在的國美,雖說還留有“國美帝國”的名號,旗下有五家上市公司,但總市值卻僅約500億人民幣,多家企業更是連連虧損。
即使黃光裕是個梟雄,可如今國美留給他閃轉騰挪的空間十分有限。
他如今要面對的,是多家市值超過1萬億的競爭對手們,而國美的規模尚不及它們的一個零頭。
(黃光裕妻子杜鵑)
其實國美并不是沒有嗅到互聯網的商機。
只是國美管理層在黃光裕入獄后,心態趨于保守,他們更傾向于“守住”國美,而不是“壯大”國美。
還記得杜鵑曾在探監黃光裕時對他說過,待他出獄,她會給他一個更好的國美。
杜鵑對自己丈夫留下來的商業帝國,更多的心態是幫他守住。
這直接導致國美失去了電商和新零售時代的機遇,自己的線下零售也被蘇寧大幅超越。
2010年,國美平息股權之爭后,以6000萬的價格收購了電商平臺庫巴網,想要進入電商領域。
但那幾年正是線上市場爭奪白熱化的階段,京東、蘇寧、天貓、當當等電商平臺紛紛燒錢打價格戰。
而國美并沒有在那場大戰里獲得優勢。
如今黃光裕想要讓國美重回行業巔峰,變成在行業里制定規則的那個人,最好的辦法依然是打價格戰。
可曾經的國美沒從價格戰里獲勝,如今的國美可能嗎?
況且,日益虧損的國美,壓根兒沒錢可燒。
3月31日,國美零售發布了2020全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去年國美銷售收入441.19億元,同比下降25.83%;
歸母凈虧損69.93億元,虧損同比擴大超過170%。
相比于野心勃勃想要重回巔峰,國美現在仍舊處于并可能長期處于虧損狀態。
況且,黃光裕脫離社會太久了。
雖然杜鵑和國美高層都對外宣稱,黃光裕在獄中仍是國美的實際領導人,他們會把資料交給黃光裕做決定。
但是有國美員工暗戳戳說過,那些都是經過“美化”的資料,因為他們不想讓黃光裕過度擔心國美。
這樣一來,即便黃光裕從未停止獲取外界的最新消息,但他對國美和市場的判斷,顯然并不準確。
就算有著“創始人效應”加持,黃光裕也不是國美的“救世主”。
不存在他一回歸、喊幾句口號就能重回巔峰的邏輯。
我國家電零售的市場擺在這里、國美的業績狀態擺在這里...黃光裕能做的,就讓國美內部統一并一致對外。
不過在柴妹看來,黃光裕或許并不是對國美的狀態一無所知。
他選擇加入京東和拼多多戰隊,對抗阿里和蘇寧,就說明他知道單憑國美和自己不可能奪回市場。
可說到底,這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
京東和拼多多本質上也屬于國美的競爭對手,國美和他們倆的合作與其說是互幫互助,倒不如說是與虎謀皮。
黃光裕若是想要借此奪回行業地位,無異于癡人說夢。
《2020第三季度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前三季度,京東以26.97%的市場份額位列全渠道第一,蘇寧以20.98%位列第二。
而國美僅占5.18%的市場份額。
黃光裕在出獄前就開始謀劃著如何振興國美。
除了和京東、拼多多的合作之外,還以1億美元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境外可轉債。
今年1月,將上線近10年的“國美APP”正式更名為“真快樂”,準備全力進軍全品類電商市場。
種種跡象表明,黃光裕野心很大,他想帶著國美轉型。
可惜時至今日,國美還能拿出來的底牌并不多。
等待他的,是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主筆 | 小陸
編輯 | 四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