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性侵那天,你穿了什么衣服?”這個展覽是一場無聲的控訴
本文授權自Pinterest(ID:Pintchina)
作者:Woo
原標題:“被性侵那天,你穿了什么衣服?”這場展覽證明了,吸引惡魔的并不是你的穿著
性侵,一個可怕卻一直存在的罪行。
惡魔們的一時作惡,便被把受害者打進一輩子逃不開的噩夢深淵中。
但令人心寒的,是那些“受害者有罪論”的聲音。
總有人認為,性暴力和一個女孩穿了什么衣服,喝了多少酒、交過多少個男朋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更可怕的是,支持這種聲音的人并不是少數。
《嘉年華》中,12歲的女孩被性侵后,她的媽媽做的第一件事,是剪掉她的裙子和長發。
最近,在比利時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展覽,對這種“受害者有罪論”進行了無聲反駁。
這個展覽主題叫“what were you wearing”(你當時穿的是什么?)
展出的內容,是18個女大學生不幸遭遇性侵時身著的衣物。
T恤、裙子、襯衫、長褲、睡衣、運動服……
每一件衣物,普通之至,和欲望都沾不上邊。
主辦方負責人 Ms Kennes 說:“在大街上的任何一個女孩,都可能穿成這樣。”
而每個衣服旁邊,都有一張說明牌,寫著當時受害時的場景:
白色T恤和黑色籃球短褲,
我打聯賽時候常這么穿,
我那時很相信他,我媽也是。
“我最喜歡的黃色襯衫,
但我不記得我穿什么褲子了。
我當時真的很困惑,
只是想離開我哥哥的房間去看我的卡通。”
”我穿的是卡其褲……
當時我只是要去上課匯報而已。”
“那件事發生好幾天后我才敢去上班,
當我告訴老板發生了什么事情時,
她卻問我一樣的問題。我憤怒地回答,
‘牛仔褲和T恤啊!不然打籃球你會穿什么?’
接著我就沖出去了,再也沒回去那兒上班。”
“一條黑色裙子和一個紅色大毛衣,
我跟我舍友借的。
當時我要和一個和喜歡的男孩子出去約會,
出門前還特開心。
我以為他是個好人……
可是當我尖叫哭泣的時候,他沒有停下。”
“這是我的工衣,當時我要去上班,
他卻闖進來我家,然后一切都失控了……”
每一件衣服都充滿了一個悲傷的故事。
但讓 Ms Kennes 最震驚最心痛的一件衣服,是一件小馬圖案的兒童上衣——“我真的沒辦法想象,這些孩子長大過程中會多么痛苦。”
而這種讓 Ms Kennes 一樣感到“現實的殘酷”的“童裝”,在這個展覽上,還有一件:
“我還記得我媽站在衣柜前抱怨我怎么再也不穿裙子。而這一切發生的時候,我才6歲。“
還有一個女孩,送來了三套衣服。
她被人性侵了三次,每一次穿得衣服都不一樣、都很普通。有一套還是童裝……
目前這個展覽已經吸引了近千人的觀看,BBC、media.com 等專業媒體也進行了專門報道。
每一個來看的人,都受到了難以形容的震撼。
“我的朋友是這里的一個受害者,所以我過來看看……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小洋裙的主人,她才6歲,讓我想起來我5歲的弟弟。”
“這衣服我也有一個,正掛在我衣櫥里……
“我覺得這些女孩子都很勇敢,因為沒人愿意正面談論它,所以這些事才會發生。
“事實證明,我們不可能通過簡單地換衣服來消除性暴力。穿著并不能保護我們的安全,我們需要更良好的性教育和科普。”
“我覺得很心寒很可怕……應該羞愧的,是那些施暴者,而不應該是受害者。
“正是因為這種本末倒置的態度,讓受害者不敢維權,同時還要遭遇著強烈的心理折磨。”
女性專欄作家Brooke Kwatny Kravitz在看過這個展覽后表示:
“對受害者的指責,是社會上非常常見的事情。我們的社會盛行著‘強奸文化’,指責受害者,卻放過對施暴者的譴責。
“受害者的穿衣打扮、和人約會、甚至回家晚了點的行為,都可能成為被蓋章‘活該’的原因。
“可是為什么我們總是想要試圖在受害者身上找誘因?難道女孩們這么做了,性侵就是正當合理的?”
更讓人擔心的是,受害者有罪論這一種荒唐可笑又毫無人性的觀念,正阻止受害者勇敢說出她們說出經歷的一切,真正的施暴者卻逍遙法外。
據Ms Kennes介紹,就算在女性政治地位很高的比利時,敢于出面指控的受害者,也只有1/10。
不少女孩甚至因為這種觀念,懷疑被性侵其實是自己的錯。
“運動衫,一個學院T恤,還有一個球帽。
我們就這樣去喝點東西、看電影,和平常一樣。
但是我那天喝多了,醒過來的時候他在我身上。”
“一套泳衣,我們剛在河里劃了一天船,
正好換衣服時,他們就闖進了我們的帳篷中……”
時至今日,每個性侵新聞的評論區,總會有人在說“穿得少活該被強X”、“紋身的都不是好女孩”、“早點回家就沒事!”等“受害者有害論”,仿佛應該道歉的,是女孩們的性特征與自由。
如果穿裙子應該被性侵,那受害者里就不該有長袖運動服;如果出門晚歸應該被性侵,那就不該有幼童慘遭魔爪……
每一件衣服都在含淚控訴,“被性侵者是無罪的!唯一要負責和被審判的,永遠只有施暴者!”
微信公眾號:Pinterest優選(ID:Pintchina)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