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信息繭房”,讓你的傳播更準確
信息繭房,是指人們的信息領域會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從而將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的現象。
不同時代的人群、社會習慣、技術發展、媒介傳播形式等,都存在巨大的不同,而這種不同,為品牌策劃及傳播的研究,帶來巨大的挑戰和影響。我們可以看到,科技進步帶來的巨大變化之一,就是會讓人“變懶”,讓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完成以往需要外出才能滿足的需求。之前我們稱這種行為為“宅”,現在傳播學上賦予這種行為一個新的名詞“信息繭房”。
這種現象是時代的產物,是我們在做品牌策劃和設計、以及傳播策劃中必然要考慮的因素。
一.主流消費群體的社交習慣,讓“信息繭房”成為必然。
當下時代,除了媒體傳播形式進化為社交媒體,形成矩陣式傳播結構之外,社會主流消費人群的變化是在品牌傳播中需要思考的最重要的維度。人群是一切傳播的根本。我們可以看到,社會的主流消費人群為八零和九零后群體,這個群體最大的特征,是中國獨生子女的群體。這個群體與七零和六零后最大的不同,在于社交的小范圍化,身邊一到兩個閨蜜和好友,較少有上一輩群體的群體娛樂出現。獨生子女的成長環境,“自我時間”的享受是最安全最舒適的地帶。也因此形成對信息對喜好的事物,形成“小范圍熱愛”。
二.網絡及社交媒體,讓“虛擬社交”成為現實,也讓“信息繭房”成為必然。
與互聯網早期的社交溝通比較起來,現在的“網戀”已是常態,不見面可以完成很多溝通。這種社交溝通的便利性,足以讓我們變得更專注于自己空間與愛好。
三.碎片化的信息爆炸傳播,讓大家產生恐懼感。
線上線下以及生活中的任何時間和空間里,我們都躲不掉各種品牌、廣告、文化等信息的傳遞,這種信息傳遞呈“爆炸式”狀態。身邊大量信息自主或不自主的涌入我們的腦海,讓很多人產生巨大的恐懼感。為躲避這種恐懼,把自己“封閉”起來,只選擇自己喜歡的信息去接納,不由自主便形成了“信息繭房”。
四.自我價值的實現讓“信息繭房”成為可能。
我們幾乎可以足不出戶,完成人生成長的各種需求,教育、餐飲、娛樂以及做生意。每個人以往面臨的龐大社交溝通,都可以通過一根網線來替代。以往的必然溝通成為可替代行為,以往的必然交流也成為可替代行為。
而整體社會經濟的進步,讓現在的我們可以不需要去“違心”的接受或者學習自己不喜歡的信息,我們面臨更多自我的選擇。這種自我選擇,可以將自己不希望受影響的信息屏蔽,只保留自己希望得到的信息。
五.品牌的紅海競爭環境下,品牌方希望刻意形成精準顧客市場。當下的競爭環境,小眾定位更容易獲得成功,小眾定位帶來的必然是精準顧客的形成,往往也需要借助顧客“信息繭房”的力量,從而加大了“信息繭房“的深度和力度。
存在即合理,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特征和必然產物。作為一名品牌人,需要做的就是站在社會發展的潮流前面,抓住每一個變化的趨勢,讓我們服務的品牌成就夢想。
正如我們華獅的“準確行銷論”一樣,用準確的方法,把準確的信息,通過準確的渠道,傳遞給準確的人。“信息繭房”的存在,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種現象,更是一種機會。它可以讓我們的策劃更準確,讓傳播更準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