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科云鏈鏈上天眼安全效應背后:技術如何更好地為人服務?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兩千多年前,《左傳·桓公十年》的警示依然振聾發聵。
2016年小寒剛過,快播王欣案在北京連審兩天,牽動著無數網民的神經。“技術本身并不可恥”、“天天都能收到詐騙短信,為什么中國移動不轉型”……自辯無罪的快播和王欣在庭審中金句不斷。最終,快播破產清算,王欣踉蹌入獄。
數千枚以太坊被盜,價值高達5500萬人民幣,近日發生在四川某地的黑客盜竊數字貨幣案同樣引人注目。最終,四川警方通過多方合作,開展大量偵測工作,在歐科云鏈鏈上天眼的技術支持下,為受害人追回部分資產,犯罪嫌疑人被執行逮捕。
從物理的美玉到虛擬的技術,從視頻軟件到區塊鏈,科學技術的發展極大推動著人類的文明進步,但千年之間,人性的變化可能依然很微小。
當然,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兩面性,技術也不例外。客觀而言,技術本身并不一定是純粹的,尤其是那些需要巨大投入而誕生的技術,可能本身被附著著不為人知的使命或目的。只能說,探索、實踐、創新這些技術開發的某些階段是純粹的,這是人類本質力量的自我延展,一旦涉及它們所服務的目的,就不再是一個關于純粹創造力的行為了。
不過,即使如此,在大部分語義里,堅持技術無罪仍然應該是一條人性底線,技術從來都是手段,而不應該是毫無邊界的借口。
面對一個新技術,我們是抱著向善還是向惡的姿態?我們在使用它時是否在意規范和邊界?當新技術能夠帶來巨大的使用價值和利益時,我們能否克制附著在其上的欲望或者愿意為其匹配有效的制度安排以防失控?我們是否有愿意遵守,推動它更好地為人服務而不是放任它作惡?
這一切,都是在技術之外,我們更應該審慎考量的事情。
比如在爭議中不斷前行的區塊鏈行業。根據國家區塊鏈漏洞庫(CNVD)發布的《2020年區塊鏈安全態勢感知報告》,2020年區塊鏈領域發生的安全事件數量高達555起,相比2019年增長了近240%,這其中詐騙/釣魚事件204起、勒索軟件事件143起。
這門新技術在帶來可見的巨大價值的同時,也正在成為被欲望、犯罪侵蝕的溫床,鏈上資產安全已經成為行業、警方、金融監管等多方共同面臨的挑戰。這既源于區塊鏈行業崇尚去中心化的價值主張與個人封神行為并道而行的尷尬現象,也源于在共識機制這個底層運轉邏輯下,在技術共識或利益共識的交叉口,那些高舉“共識“的人堅持的到底是什么樣的信仰或本心,更遑論那些一直游走在黑暗地帶的犯罪分子的趁勢侵入了。
但這不意味著要給區塊鏈的發展來個緊急剎車,在趨勢洪流之下當然也剎不住,更大的啟示在于,對于區塊鏈這樣的新事物,自下而上的人性自覺和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都是缺一不可的。
簡而言之,我們仍然要首先呼吁,身處區塊鏈中的玩家們盡可能地去敬畏規則、克制欲望,克制對突破底線、打破邊界的窺探沖動。自律之外,平臺方、監管層甚至執法機構需要做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治理協同,遏制大家出界。前面提到的歐科云鏈OKLink,能為鏈上監管和安全提供技術支撐來遏制非法交易,就是一種目前看來比較有效的制度安排。
不過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構建一個垂直領域的區塊鏈應用,技術復雜,投入動輒百萬起步,還需打通上下游企業,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是誰都能干、誰都愿意干的事情,歐科云鏈能干成這件事,足見其對技術的堅持和底線擔當。
目前歐科云鏈的鏈上天眼系統已經收集了上億個地址標簽,基于對海量鏈上數據的分析追蹤,推出了交易圖譜、地址分析以及鏈上監控三大功能,投入雖大,帶來的效果也是顯著的,據說歐科云鏈已經協助上海、深圳、山東、四川、浙江等多地警方破獲了幾十起、總資金達幾百億金額的加密貨幣相關案件,鏈上天眼在保護用戶資產安全、智慧助警、行業自律等方面的示范效應越來越強。
應對新型挑戰,監管層也在不斷發力,比如23日人民銀行就召開了打擊治理跨境「資金鏈」工作會議,加強虛擬貨幣等逃避溯源方式管理。可以預見的是,區塊鏈在未來的金融反欺詐中一定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協助構建數字金融的安全新生態,賦能警務智能化等。
希望類似這樣的制度安排能更多一些吧,成為常態,對整個行業的理性健康發展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畢竟,區塊鏈行業在國內發展到今天并不容易,在技術應用和產業融合上展現出的未來潛力也足夠具備想象力,珍惜、守護這樣的發展成果應該成為區塊鏈所有從業者、利益相關者的共識。
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野蠻生長了幾年的區塊鏈行業,已經在近年來進入了深度調整期,在混沌中追逐數字貨幣名利場的時代已經過去,在技術協作中助推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助推新舊動能轉換將是區塊鏈行業新的歷史使命。
在這種新的歷史使命之下,區塊鏈行業的前景已經是一片觸手可及的星辰大海,機會也是均等的,就看誰前瞻布局、堅持深耕了。
從工信部對區塊鏈安全應用內容的劃分來看,一類是區塊鏈+產業生態的安全(如電子交易、版權),第二類是區塊鏈+政務(如身份驗證、存證等),這兩大類目前是區塊鏈應用逐漸進入成熟形態的主要表現。也就是說,金融之外,與政務的融合應用是另一大重點。
提到政務安全就不能不提360集團,2020年360持續聚焦“大安全”戰略,將網絡安全的服務群體進一步從個人擴展到企業、行業、城市與國家,去年8月甚至直接將360“企業安全”改名為360“政企安全”。4月21日晚,360發布的2020年年度報告與2021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收入116.15億元,其中新興業務增長顯著:智能硬件業務收入21.42億元,同比增27.77%;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11.34億元,同比增18.41%;以政企安全為代表的安全及其他業務收入8.08億元,同比增70.73%,其政企業務可以說發力極其迅猛,壯大了360的第二增長曲線。
360的主要抓手是在各地布局安全大腦項目,提升各地應對高級網絡威脅的能力和協同聯防能力,解決其在數字化過程中遇到的網絡安全新挑戰,與歐科云鏈OKLink的技術重點、場景使用、布局路徑區別較大,這是比較有意思的一個事情,區塊鏈產業本身的資深玩家們能否實現彎道超車、發展成為區塊鏈行業的360呢?
未來,隨著政務安全與區塊鏈的融合、協同越來越多,僅僅這一塊的蛋糕就已經足夠大了,場外玩家和場內玩家的不同發展路徑一定會越來越多的交集、交流甚至交鋒,區塊鏈這門新技術也會在越來越多類似的融合、應用、交互中釋放更大的價值,真希望,商業之外,它能更好地為所有人服務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