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坑!4月品牌翻車案例盤點
作者 | 葉慧
來源 | 品牌與策劃(ID:ipinpai001)
不知不覺,又到月末。對營銷人來說,除了翻開5月的營銷日歷,提前做好5月營銷的準備外,更重要的是復盤4月的營銷。“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案例的復盤是鞏固自己知識的同時,避免后面走彎路。
有坑需避免,4月翻車的品牌不再少數,接下來,讓小編帶你回顧一下4月品牌翻車案例。
01
魅族清明節海報翻車
節日、節氣借勢是品牌的常規營銷動作,但借勢也要講究一個度,并不是所有的節日都適合品牌“抖機靈”,最近魅族就在借勢節日上翻了車。
4月4日清明節當天,魅族在官博上發布了一條推文,內容是“魅族18系列5G安全純凈旗艦,祭奠被干掉的廣告”,并配了一張海報。
魅族的本意是想宣傳一下手機無廣告的優勢,但在清明節這個嚴肅的節點發出來,甚至還帶有一點“抖機靈”的調侃嫌疑,就不太對勁了。果然,該微博一經發布就引起了網友的批評。
隨后,官博發布了致歉聲明,表示將“閉門思過,暫停運營兩天”。
同一時間,魅族營銷負責人萬志強發布微博公開道歉,將責任攬在自己身上,表示自己給員工的壓力太大,以致于營銷的執行變形。
但官博致歉和萬志強的道歉微博又讓人感覺到話中有話,“我們迫切的想讓用戶感受到無廣告純凈系統的好處”、“無廣告的純凈系統推廣總被無形的力量限制著,用過的人知道好,沒用過的總嘲諷或者選擇性忽略”。
這道歉聲明還在強調新機的賣點,在清明節這樣一個沉重嚴肅的日子中,魅族“蹭熱度”的做法無疑是給品牌抹黑,很容易讓網友路轉黑、粉轉黑,這樣的借勢得不償失。
對比一下魅族2019年的清明節文案,高下立判。
02
元氣森林宣傳翻車,戳破“0糖”謊言
要說近幾年最火熱的飲料品牌,元氣森林絕對可以排的上號,憑借著“0糖0脂0卡”的宣傳語,元氣森林得到了眾多想要健康但又想喝飲料的年輕支持。
4月10日,元氣森林在官博上發布《一個遲來的升級》的公告,就自家的乳茶產品標識和宣傳中沒有說清楚0蔗糖和0糖的區別,從而讓觀眾誤認為0蔗糖為0糖道歉。
此次的“罪魁禍首”元氣森林乳茶,產品表示的是“0蔗糖”,雖然并沒有添加蔗糖,但里面仍含有乳糖、結晶果糖等糖類,所以它并不是無糖。
雖然元氣森林乳茶本身是標注“0蔗糖”而非“0糖”,但品牌“0糖0脂0卡”的廣告語實在太深入人心,很容易讓消費者將元氣森林的“0蔗糖”和“0糖”關聯在一起,很難說品牌是不是有著“誤導營銷”的嫌疑。
4月14日,人民日報直接點名元氣森林,戳破品牌這場文字游戲,也為其它想要把玩文字游戲的品牌敲響了警鐘。
近年來,品牌玩文字游戲翻車的品牌不在少數,究其根本而言,是品牌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獲取得一定的曝光度,并憑借著加入某些帶有功能性的噱頭,精準定位某些消費者的需求,帶來銷量的提升。
但品牌歸根到底,需要產品的過硬品質作為基礎,光從營銷上把玩各種套路,很難取得長久的發展。特別是當下的消費者越來越理性,再加上互聯網信息無邊際的流通,品牌的套路很容易被網友扒到褲子都不剩,對品牌帶來聲譽的打擊。產品為王,才是品牌營銷的底氣所在。
03
特斯拉車主車展維權
特斯拉公關“反復橫跳”
4月下半月,特斯拉就一直高掛在微博熱搜榜上,不過不是因為馬斯克又放“煙花”了,而是因為特斯拉車主的維權。
4月19日上海車展媒體開放日,一位身穿“剎車失靈”T恤的女車主,爬上了特斯拉的車頂進行維權,她重復大喊一句話:“特斯拉剎車失靈”。
據了解,這次維權事件的車主,在春節期間駕駛Model 3出門游玩,最終遭遇剎車失靈,與前車追尾的事故。而在事故發生后,特斯拉給出的結論是,維權車主發生事故時車速為118.5km/h,但交管支隊也僅僅只對事故發生的原因總結為“車輛間沒有保持足夠的緊急制動間距”,并沒有裁定“超速”。自此女車主便踏上了維權之路,
由于當天是國際車展媒體日,現場有著大量的媒體記者,女車主維權的視頻和圖片很快就在網絡上流傳,并被某些網友P圖惡搞嘲諷特斯拉,給特斯拉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特斯拉很快就給出了第一次回應,在官方微博上發出兩篇文章。
文章一:特斯拉通篇沒有提特斯拉剎車失靈的事,而是給維權女車主貼上許多負面標簽,并把女車主的事故繼續歸咎為超速違章。
文章二:特斯拉表現得更有誠意,但品牌的處理態度還是很堅決,“對不合理訴求不妥協,同樣是我們的態度”,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傲慢。
特斯拉這樣的回應也引起了網友的不滿,認為特斯拉沒有直面剎車失靈等問題,而是急著將事情定調,把鍋都甩到維權女車主的身上,敢情車主買了你特斯拉的車,還得惹一身騷,這不是讓消費者覺得心寒嗎?
在這個時候,網友關注的已經不是特斯拉剎車失靈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了,而是要讓他們看到品牌如何去妥善解決維權這件事。依我看,特斯拉的第一次回應就應該擺出品牌要真誠解決問題的態度,把這位維權女車主請到售后部門溝通解決事情,讓網友看到你對消費者友好的態度。畢竟對品牌來說,消費者就是上帝。
隨著事情的繼續發酵,特斯拉的第二次回應姍姍來遲,對比第一次的回應,這次品牌的姿態放低了很多。
但這篇公關稿很難挽回網友對特斯拉的印象。公關的黃金法則有一條是24小時法則,品牌在距離維權事件發生的24小時后才認慫,已經讓負面信息在網絡上徹底發酵,多數網友也只會記得特斯拉第一次“傲慢”的回應。
品牌的危機公關,還是得放低姿態,展現誠意,把消費者放在第一位。
04
茶顏悅色宣傳又雙叒擦邊球
4月13日,有網友反映茶顏悅色武漢國廣店內二貨碧根果上架的一款廣告語:“無殼就要的二貨老婆”。
網友認為這個宣傳語有貶低女性的嫌疑,“無殼就要”諧音“無可救藥”,二貨在網絡語境中是蠢、傻的意思,整個廣告的諧音就是“無可救藥的二貨老婆”。
對此,茶顏悅色回應,稱這一概念其實是老板的創業期間和老板娘的一段日常打趣的對話,絕對沒有侮辱女性、有意玩弄兩性關系的意思。
小編感覺不說宣傳諧音梗不好的地方,這個回應也大有問題,“老板創業期間和老板娘的日常打趣對話”,老板和老板娘兩個熟悉親密的人,這樣調侃的確沒事,但消費者和用戶不是和品牌很熟,“尊重消費者”這樣最基本的概念要有吧,這種抖機靈的調侃很容易消費者感到反感。
再回到宣傳語本身,這次宣傳的產品是“二貨碧根果”,好好地賣碧根果,為什么要和“二貨”、“老婆”等字眼扯上關系,很容易讓人產生誤會。
事實上,今年2月茶顏悅色也因“撿漏子”事件被網友聲討,被認為有把在茶顏悅色邂逅女性當賣點的嫌疑。
因為“撿漏子”事件,茶顏悅色“官人我要”的黑歷史也被網友扒出來,包裝上的“寬衣解帶到杯來”、“打入冷宮軟禁”等文案滿滿都是性暗示。
兩次事件前后間隔還沒到3個月,該說品牌是為了用這種低俗故意眼球,還是真的不太會討好當下的消費者。小編認為,茶顏悅色真的應該去學習一下《說話的藝術》,去學學哪些話是可以和消費者、用戶講的,哪些是不能講的,品牌不妨多換位思考一下,把用戶當成一個受尊敬的“朋友”來對待。
05
巴黎歐萊雅新代言人惹爭議
歐萊雅一向被譽為最懂中國的外資品牌,然而,最近歐萊雅官宣新代言人卻引起了爭議。
通常來說,品牌官宣新代言人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邀請明星藝人代言為品牌帶來流量,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然而,巴黎歐萊雅這次卻翻了車。
4月22日,巴黎歐萊雅官微發布了一則代言人消息,宣布韓國明星李鐘碩為中國區品牌大使,推廣品牌旗下最新產品。
這代言人看起來好像沒有什么毛病,李鐘碩在中國也有著相當的知名度,粉絲也多。但仔細一看,李鐘碩的名字下方加上了一行小字,寫著巴黎歐萊雅品牌大使(中國區),結尾特地表明是中國地區的代言人。中國區品牌大使為什么是韓國人?這也引起了網友的聲討。
隨后巴黎歐萊雅也認識到事情的不妥,取消了代言的置頂,并把圖片中“中國區”文字刪掉,但品牌這一做法實在地觸碰到了中國消費者的逆鱗。
在“H&M新疆棉”事件,國內愛國情緒高漲之際,品牌這樣的做法顯然不妥。或許是明星大批與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解約的事件讓品牌方面對團結的國人有了更多的“忌憚”,從而選擇國外明星代言,在一定程度上規避負面事件發生時代言人解約的可能性。
但目前來看,品牌的做法消費者并不買賬。況且,因為韓國申遺等事件影響,中韓兩國在民間的對立態度明顯,巴黎歐萊雅此時官宣韓國人做中國區品牌大使,無疑讓中國消費者覺得品牌在滅本國的威風,漲別人的士氣。
因此,品牌在選取明星做代言人時, 除了考慮該明星的可靠性、吸引力外, 明星與產品的國別是否一致也非常重要。
看完以上品牌4月翻車案例,歡迎讀者在評論區加入探討!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