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落滬三十年,有招有為譜新篇
1987年,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先鋒區深圳蛇口,一家中國境內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招商銀行(以下簡稱招行)成立了。
1991年,在浦東開發開放的大潮之中,這家敢闖敢拼的銀行,就打破區域性股份制銀行不能在異地省市設立分行的禁錮,率先落滬,成為第一家入駐浦東的異地來滬商業銀行。
2021年,繼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后,招商銀行上海分行(以下簡稱招行上海分行)也迎來了自己的30周年慶。作為國家推動銀行業改革首家試點銀行的首家異地分行,自成立之日起,因勢而變的基因就刻在了招行上海分行的骨子里。回望歷史,梳理脈絡,可以清晰地發現,正是這份因勢而變、敢闖敢試的的精神和作風,成功讓招行上海分行始終能夠緊緊地跟上了國家、上海開放發展的步伐,把握住關鍵步驟和關鍵時機,實現自身的發展和壯大。
產品創新,敢闖敢試
浦東的開發開放,意味著上海既是中國面向世界的又一窗口,同時也是是承接各類國際高端資源要素的先發渠道。在如此優勢下,發展城市的經濟建設,成為上海政府的優先需求。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各領域又會因為自身不同的特性,涌現出不同性質的需求,誰能抓住需求,解決需求,誰就能立于浦東開放大潮的潮頭,完成自身發展和壯大。招行上海分行,敏銳地抓住了上海這一需求,在因勢而變、敢闖敢拼的精神指導下,以需求為導向,開啟了自身的產品創新變革之路。
面對實體經濟數額大、融資難的特點,招行上海分行充分發揮自己的資金資源優勢,三十年來累計為24萬戶企業客戶提供卓越的經融服務,為上海實體經濟提供的融資超4000億元,在上海市2000余家戰略新興產業企業中,提供了表內融資超400億元。招行上海分行所帶來的的資金流,有力地支持了上海實體經濟的發展。
面對創新創業型企業數額小、速度快的核心需求,招行上海分行為此有針對性地先后成立了普惠金融服務中心和小微企業貸款直營中心,創新性地推出了訂單貸、醫采貸、創業組織擔保貸、租金貸、結算流量貸、納稅貸、投聯貸、知識產權質押貸等一系列應對不同融資場景的金融產品。在招行上海分行的努力下,47000余家小微企業收到了普惠貸款的資金支持,2020年授信總額10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增長35%。
服務升級,求新求變
物質決定意識,技術決定習慣。不同時期的基礎技術,往往會培養出當代人不同的生活習慣,這個規律放在銀行行業一樣成立。從人工服務的網點時代,到網上銀行的互聯網時代,再到手機銀行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招行上海分行在每個時期都會更新自己的技術與服務,為客戶帶來良好體驗,這點尤為難得。
在人工服務的網點時代,招行上海分行不單單只是努力開設更多的網點,而是從內出發做服務上的創新。招行上海分行率先推廣和實行站立服務、微笑服務和上門服務,無論是一把招行紅的小紅傘,還是營業廳里的一杯暖飲,亦或是有問有答的貼心服務,都讓上海人民記住了這家主打“溫馨體貼”親情化服務的銀行。
在線上服務的互聯網時代,招行上海分行在保留線下網點親情式化服務體驗的同時,不斷開辟了新的線上產品和業務。網上銀行一網通、“銀關通”電子口岸網上支付、智能投顧產品“摩羯智投”、薪福通、招商銀行APP、掌上生活APP......每一次線上產品的更新,都是為了觸達更多的客戶場景,保證所有客戶在工作、生活、娛樂等等方面都能夠輕松完成業務,體驗到人性、便捷、豐富的金融服務。
今朝而立,再出新招
三十年扎根上海,服務上海,進而成為上海的一部分,讓招行上海分行廣受各界好評。多次榮獲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權威媒體組織評選的“中國銀行業好分行”“中國銀行業文明規范服務示范單位”“世博服務先進集體”“上海市文明單位”等稱號。
同時,三十年的發展,也讓招行上海分行成功地交出了一份讓招行總行、社會各界都十分滿意的中場答卷。從最初的17名員工,發展到如今共計5400名分行員工;從最初的幾間倉庫,一個柜臺,發展到如今遍布上海的98個網點;從最初的13億元總資產、5億元存款、3億元貸款,發展到如今總資產近8600億元,存款6700億元,貸款近3500億元,為940萬個人客戶和24萬對公客戶。
2021年,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到深水區,浦東的開發開放也到了在開放階段,新的困難、新的需求、新的機遇、新的技術都將如同前三十年一樣,紛至沓來。無論是上海政府,還是上海人民,都需要也期望招行上海分行能繼續緊抓需求、因勢而變、敢闖敢試,為上海、為國家、為人民,奉獻出自己的力量和支持。下一個三十年,招行上海分行有何新招、奇招、妙招、高招,我們拭目以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