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蕾斯抄襲大象,還存在安全隱患?
沒想到“創意風向標”杜蕾斯,也有被告抄襲的一天。
前幾日,正好是世界知識產權日,大象安全套突然在微博發布了一篇長文,直指杜蕾斯抄襲自己。
1、大象安全套,把杜蕾斯給告了!
控訴文案有點長,簡單概括就是大象安全套認為杜蕾斯新品001安全套,抄襲自己7年獲得的國家外觀設計專利“牛油盒”。
牛油盒長這樣:
杜蕾斯001長這樣:
為了讓“抄襲罪名”坐得更實,大象還放出了幾波超詳細的實錘。
首先,大象牛油盒在2014年就申請了國家外觀設計專利并沿用至今。而杜蕾斯新品001,到去年年底才上市。在時間上,就沒得洗。
其次,杜蕾斯新品001的外觀細節和打開方式,也都和牛油盒十分相似。
還有兩者的廣告語,不能說是模仿吧,簡直是一模一樣。
抄完大小形狀抄封面設計、抄完封面設計抄廣告詞,杜蕾斯這次算是惹到大象安全套了。
緊接著,大象還發現杜蕾斯新品001的生產廠商,居然是自己的早年合作廠商。
為此,大象不惜“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自爆當年這批產品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告誡杜蕾斯立即下架抄襲產品。
最后還不忘吐槽杜蕾斯抄得也太不走心了,連排版中心線都對不齊。
而且在發文之前,大象就已對杜蕾斯提起訴訟。目前,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件。
2、是真維權,還是故意蹭熱度?
單從外形來看,兩者確實挺像的,也有抄襲那味兒了。
不過外形像,就一定是抄襲嗎?
根據大象的說法,已知牛油盒的外觀設計專利是在2014年獲得的。那么,這就說明它是最早推出這種設計的品牌了嗎?
不少網友指出,牛油果盒的設計其實來自日本安全套品牌相模。只不過大象先申請到了外觀設計專利罷了。
目前,杜蕾斯官方還未做出回應,但其律師在面對采訪時表示,“根據《專利法》第40條的要求,我國授予外觀設計專利時,僅做初步審查。如果沒有發現駁回理由,就可以授予專利。”也就是說,外觀專利不一定具有外觀新穎性。
更何況在14年之后、杜蕾斯001上市之前,牛油果包裝設計就被好多品牌用過了。
“從杜蕾斯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行業非常通用的做法。”“大象公司通過網絡高調發聲,感覺目的不是特別純粹”潛臺詞:這么多品牌都用了,你怎么不告,明顯在蹭我熱度。
部分網友也認為,按這個邏輯的話,絕大多數智能手機、無線耳機都長得差不多,蘋果豈不是要把它們挨個告個遍?還有,喜之郎也該告大象了……
當然,也有人認為這種解釋毫無說服力。
“大象畫的這么多紅線白畫了?光一個形狀當然未必涉及抄襲,但是杜蕾斯盒子大小一樣,圖案排班間距一樣。就這還能拿喜之郎洗?”
“而且外觀像就算了,連廣告詞都不帶改一下的,這抄襲真是絕了……”
不過最終結果還是要等法院來定奪。但無論有沒有勝訴,這波大象都絕對賺到了。
畢竟,杜蕾斯作為行業巨頭,其國際知名度有目共睹。反觀大象,不僅知名度更低,不少人看到它的第一反應還是這樣子的:
經過這么一“鬧”,名氣打開了,牛油盒設計“單手打開,秒分正反”的利益點也被更多人所熟知了。
3、不止抄襲,還被爆安全隱患
相信很多人也都注意到了,除了抄襲,大象還提到了一個很致命的安全問題:杜蕾斯設計存在明顯瑕疵,可能存在密封性方面的安全隱患。
畢竟杜蕾斯作為一個安全套,如果密封性都做不好的話,那還怎么讓用戶信服呢。
正因此,微博話題#網友質疑杜蕾斯存安全隱患#持續發酵。
還有網友對杜蕾斯001與大象001的密封性進行了對比測試,發現在同樣條件下,杜蕾斯001出現滲漏,但大象卻沒有。由此認為杜蕾斯001安全密封性的確存在一定缺陷。
被cue后,大象又通過官博進行了回應,認為實驗進一步證實了杜蕾斯抄襲自己早期“未完善版本”的猜想。
目前,杜蕾斯官方還是堅持冷處理,不回應不解釋,不給大象任何眼色。
但話說回來,杜蕾斯怎么可能不知道產品安全對品牌的重要性呢。不久前,為了推廣新品001,它還和豪華車品牌沃爾沃一起跨界合作,組成了“安全CP”。
一直以來,沃爾沃都是“安全出行”的杰出代表,而杜蕾斯作為安全套領軍品牌,向來也以“安全可靠”著稱。兩者強強聯合,也是為了給消費者留下一種“沃爾沃+杜蕾斯=雙重保險”的品牌印象。
只是沒想到,新品001才剛上市沒多久,就被大象揪住“打臉”了。
至于杜蕾斯后續還會不會做出回應,一起拭目以待吧。
今日互動
你怎么看大象控訴杜蕾斯抄襲?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