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額寶不香了,口袋里的閑錢還能去向何方?
【潮汐商業評論/文】
“從2018年3月的1.689萬億到2021年3月的9724億元,3年時間,余額寶規模下降超過7000億,資金規模首次跌破萬億,降至四年來最低水平。”
余額寶似乎“不香”了。
然而這并不能否定其開拓地位。曾幾何時,這款依托于支付寶平臺,上線于2013年的國民級理財產品,僅用了四年不到的時間,就一躍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貨幣市場基金。巔峰時期資金規模高達1.7萬億元,直逼當時國內大型商業銀行的存款總額。
八年過去,隨著市場流動性與監管調控的進一步強化,天弘余額寶的增速開始放緩,投資規模出現下滑,乃至于2021年第一季度,天弘余額寶資金規模4年來首次跌破萬億,成為天弘余額寶史上的最大贖回季。
即便看客嘆其風光不再,但回溯余額寶的發展歷史,我們仍不得不承認,2013年它的橫空出世,猶如一條入池的鯰魚,為彼時混沌灰暗的基金業注入了此后翻覆市場云雨的可能。
八年前,余額寶究竟改變了什么?而八年后,又有哪些新的顛覆性產品正在悄然撬動著市場格局?“零錢理財”背后還有何種亟待開采的市場潛力和新玩法?
行業與消費者,都在用行動嘗試作答。
01 余額寶,“推墻者”
2011年,周曉明剛剛上任天弘基金副總經理,在接連兩次創業失敗后,他選擇的這份工作也并非一份美差。
那時天弘基金已連續兩年凈利潤為負,一邊還面臨著銀行理財產品和信托產品的大發展,一邊是基金行業的邊緣化。初來乍到的周曉明,想要謀得生存立穩腳跟,需要做些大動作。
十年前,普通消費者如果想要購買貨幣基金產品,其路徑之繁瑣,如今習慣手機操作一切的年輕人可能難以想象。
首先,你需要來到銀行柜臺咨詢,通過接受柜員的理財產品推薦,你才有可能接觸到貨幣基金產品,并且往往伴隨著五萬元的起投門檻,最終完成交易,還得通過銀行卡。彼時網上銀行也并未普及,想要隨時查看收益狀況,或即時進行買進賣出的操作,都需付出相當的時間和體力。
圖/Pexels
在還未被移動支付所顛覆的傳統交易時代,基金產品與用戶之間的距離相隔甚遠。想要直面自己的客戶,就必須在模式上顛覆過往。
在他的推動下,余額寶橫空出世,之后猶如乘火箭一般的擴張速度,也一度創造了歷史。
中國貨幣基金產品才從此告別了銀行銷售的時代,走上了一條中國互聯網金融理財突飛猛進的發展道路。
極盡簡化的購買路徑、隨用隨取的便捷形式,加之曾一度高達6%、遠超銀行活期存款的高額利率,三者共同帶來了余額寶令人咋舌的增長速度,也在一代年輕人心中埋下了理財教育的火種。
02 市場洗牌,銀行“自拆圍墻”
余額寶作為一款貨幣基金,其本質是銀行間利率與一般存款的利率差異產生的套利產物。它的運作原理通俗來講,就是把老百姓的閑錢集中起來,然后再借給大型的金融機構。以金融機構間大額借貸產生的利差,來維系基金的正常運轉。
然而,這種相對穩定簡單的模式也易被復制。于是在2013年之后,各大互聯網理財平臺也紛紛推出了各自的貨基產品,例如微信零錢通、百度百發等,都和余額寶一樣實現了既能用于支付消費,也可享受理財收益。
但也正如暗流涌動的市場不會永遠偏愛一方,當時間來到21世紀第二個十年,在監管調控和自身規模以及流動性的限制下,以“余額寶”為首的互聯網“寶寶類”貨基產品,收益率都在不斷下降且逐步趨同。同時還均面臨著同質化競爭、渠道壟斷等難題。
時至此刻,曾一度被大量蠶食份額的銀行理財產品,在長達數年的冷落之后,終于開始重回人們的視野。
2018年10月19日,銀保監會公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允許商業銀行下設從事理財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未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將不再設置起點金額。
此后,銀行系理財產品的門檻開始逐步降低。在銷售渠道上,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可通過代理方銷售,同時,理財產品也不再設置購買金額門檻,為更多的普通投資者創造了小額閑錢理財的可能。
自此,銀行們放下了曾經依賴的渠道優勢,自拆圍墻,轉而擁抱趨勢,洗牌下場重建壁壘。各大銀行紛紛推出了對標余額寶的理財產品,在同樣便捷的網上辦理與隨用隨取的基礎上,開始提供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收益率,以及更為多元的支付場景。
圖/Pexels
03 銀行零錢理財的“破”與“立”
以招商銀行今年最新推出的“朝朝寶”為例。
在購買路徑上,招商銀行App直接把首頁左上角的黃金位置給了零錢理財服務“朝朝寶”,替換掉了從前的“掃一掃”。入口的調整,足以可見招行對這一產品給予的重視和資源傾斜程度。
手機一鍵購買、1分起購、隨用隨取都已是基本配置,銀行的競爭優勢,在資源打通發力后正在逐步顯現。
比如,作為銀行內生而非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零錢理財工具,它能做到支持微信支付寶等眾多支付渠道。也就是說,相比“余額寶”只能用于淘寶系、“零錢通”只能用于騰訊系,“朝朝寶”幾乎不受任何主流支付渠道的限制。
除此之外,銀行卡原有的ATM取現、一卡通支付轉賬、信用卡0費率還款、POS機刷卡、購買基金等功能全部整合進了“朝朝寶”,摒棄了從前提現贖回的一系列繁瑣操作,在用戶體驗上比之前絲滑了一大截。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收益率。相比近年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貨基產品利率年連下降,例如余額寶近年來年化收益穩定在2.28%左右,“朝朝寶”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則達到了3.10%(數據截止2021年5月8日)。相當于以活期的形式,享受定期的利息。
但是,由于朝朝寶底層對應的是5支代銷的招銀理財現金管理產品,每只產品滿購為一萬元整,所以“朝朝寶”存在一個五萬元的持有限額。這樣看來,這款產品定位的目標群體應該是年輕一代的理財小白。
其他銀行同樣也推出了頗具競爭力的同類理財產品,橫向測評后我們還篩選出了兩款供讀者參考。它們和朝朝寶一樣,在擁有利率優勢的基礎上,各自呈現出了不同的定位側重。
例如平安銀行推出的“天天成長c”,7日年化為3.16%,同樣支持實時贖回用于消費支付,場景和渠道也做到了足夠豐富,銀行卡取款還款轉賬等功能也都一一整合實現。
稍有不同的是,相比朝朝寶,“天天成長c”多了個1萬元的買入門檻,并且消費贖回金額則為1000元起,也就是說如果單次消費不滿一千,也還是需要從賬戶中贖回1000元,某種程度上會減少生息的本金。
優勢是這款產品沒有購買上限,1萬還是1百萬都能買。綜合下來看,定位似乎更偏向于流動資金較多,經常產生大額轉賬的老板群體。
同類產品還有微眾銀行推出的“活期+”旗下的“興銀添利寶”,年化利率高達3.42%。該有的功能基本都齊全。相比前兩個產品,它最大的優勢是可實現500萬內實時到賬,非常適合存放如購房款這樣的短期大額款項。
不過由于微眾銀行屬于騰訊系,其支付場景主要適用于微信、京東等騰訊系平臺,其他渠道則存在限制。但相比把零錢放在微信“零錢通”,現在看來,無縫轉入“興銀添利寶”會是更實惠的選擇。
上面文字描述的三份銀行理財產品間的具體差異,都整理在下面這張表里了,各自優勢一目了然,大家可以參考選擇。
04 結語
有數據顯示,中國人手中的零錢規模高達1.7萬億元,而其中,高達87.4%的零錢并沒有發揮理財功能。這部分常常被忽略的“閑錢”,匯總起來規模已達1.5萬億元,如若投入市場,能夠創造年均573.2億元的收益。
“余額寶”們的出現成功做大了蛋糕,培養了觀念。但良好健康的市場發展,還需要更多優質的產品共同競爭。在零錢理財領域,開創者和后進者仍在進行激烈的角逐,銀行們以不破不立的姿態,拿出極具誠意的產品,也給行業注入了新的機遇與活力。
圖/Pexels
就像“朝朝寶”剛推出時,業內曾驚呼“招行在革自己的存款”。這種顛覆傳統盈利方式的嘗試,對傳統銀行來說,無疑也是一場頗具魄力和膽識的改革。但也正如行長田惠宇所言,“讓對的錢在對的時間投資對的產品”,理應是財富管理機構理想的發展方向。
“在不確定的市場波動中追求相對的確定性,讓每一個普通人都能享受時間帶來的復利饋贈”,我們有望迎來那一天。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