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R15:臺前風光,幕后不易
所有人都再一次見識了OPPO的營銷實力。
3月31日的深圳春繭體育館里,王俊凱和周杰倫粉絲的歡呼聲叫的人腦殼疼。這場浙江衛視全程直播的OPPO R15發布會,有一半時間都是演唱會。打開微博,開屏就在提示OPPO R15這場盛典。
全方位、立體式、多層次,無孔不入,原本只是被科技數碼圈、年輕用戶群所接納的手機發布會,在OPPO的操盤下,成為了舉世皆知、老少咸宜的全民直播。
臺前確實風光,可臺后真的不易。多數人看到了發布會的喧鬧,卻沒看到鍛造OPPO R15前后歷程的艱難。
OPPO R15這款手機,凝結了OPPO的踏實本分,也展現了OPPO的創新思想。
五道死亡關卡
爆款手機必須要在品質上保持穩定——這其實是個最樸素的道理,手機賣出去不等于服務結束,一款手機在未來1-2年的使用過程中,不能出現質量問題。
爆款手機如果質量差,賣的越多口碑就越差。用戶之后必然會選擇換機,甚至導致口碑崩壞。
在OPPO,一款手機至少要經過這五道關卡才能最終出爐——材料實驗室、SMT中心、總裝車間、QE實驗室以及品質部。
對OPPO的新機來說,這是五道死亡關卡。
從原材料到成品包裝入庫,期間要通過品質實驗、環境實驗、破壞性實驗、壽命老化實驗、電性能測試、結構測試、兼容性測試在內的一百五十多項測試。
材料實驗室的主要職責是物料選型與測試,這是保持品質的源頭。物料認證需要經過四大步:選型評審、設計評審、試產評審、可靠性試驗。材料選型實驗室就擔負著這個任務,在這里有多達167多種原材料以及大概570多個測試項目。
經歷了嚴格的采購測試評審環節,物料會進入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貼裝技術)中心。
SMT中心會監控與追溯每塊主板上所使用元器件,哪怕是小到筆尖大小,也能追蹤到它目前處于哪條拉線的哪個生產環節,經過了哪臺設備的測試,最終用在哪臺手機上。一旦發現問題便第一時間攔截下來,保證手機出廠品質。
通過嚴苛檢測的原材料和主板會進入總裝車間進行組裝,整個組裝環節包括兩部分,一是生產組裝,二是性能測試。生產組裝環節制訂有嚴格的標準作業指導書(SOP),以確保組裝環節不會出現異常;性能測試環節則借助于自動化測試設備對整機功能進行測試,在確保手機無任何異常后才會進入下一階段。
經歷過生產環節,手機還要進入到QE實驗室接受滾筒跌落測試、按鍵點擊測試扭曲測試、耳機和USB插拔測試,1.8米10輪極限跌落測試,高溫、高濕和淋雨等環境測試。當然,這些其實是很多手機企業在發布會上展示的常規畫面。OPPO的工程師還會模擬出用戶可能出現的使用場景進行測試。
再經過以上四輪檢測后,還需要通過一個最重要的環節,那就是品質部。
這是OPPO權力最大的部門,獨立存在,不受出貨壓力的影響,可以暫停出貨、暫停生產,擁有“一票否決權”。
品質部的要求是,每一款機器上市前,都有四輪的試產,而這些試產的機器都用于各項實驗。每一款機器能夠達到量產標準直至上市前,都有幾萬臺機器被銷毀。
按照這個數據來計算的話,OPPO每一款機型在上市之前,僅僅是測試試產環節,都會有數千萬人民幣的損失。這種防范于未然的投入,其實也是規避了大規模上市之后的召回風險、市場口碑風險乃至資金鏈風險。
色彩也有思想
幕后不易的另一面則是色彩搭配和品牌沉淀。今天的智能手機已經逐漸從電子消費品呈現出快消品的發展趨勢。
手機之中蘊含著價值理念、審美趣味甚至是用戶個性——手機是需要靈魂的,而不是僅僅制造一個冷冰冰的鋼鐵機器。
我早在2年前就一直在文章中說,手機配色,最能展現一個手機廠商的價值品味,也能展現品牌理念。同樣是綠色,放在不同手機廠商手里都會配出不同的風格。真機拿在手里之后,配色究竟表現如何,真的高下立判。
手機市場有很多出色的調色大師——最典型的案例是諾基亞Lumia920上的湖藍色、騷黃色配合聚碳酸酯材質的后殼,造就出了諾基亞品牌色。Moto在Moto X上嘗試的竹子后殼加弧度背板設計同樣是一代經典。
隨著這幾年來手機行業同質化趨向越來越嚴重,像諾基亞、Moto這種經典的色彩材質搭配案例越來越少。雖然手機設計越來越精細,但是大多數產品卻缺乏靈魂。
3月31日OPPO在發布會前組織了一個名為“色彩即思想”的設計沙龍。
OPPO R15的色彩設計師是Karim Rashid。Karim與OPPO設計師聯合設計了R15系列配色將漸變色應用于玻璃機身——R15夢鏡版上的黑紅漸變,讓黑紅漸變呈現出更通透的感覺,像是深紅色結合了快樂的黃色而生成的色彩,又像天空的朝霞。
這種漸變色在手機行業非常少見。但是這恰恰展現出了OPPO獨特的色彩和品牌理念——產品需要通過獨特的色彩來提升品質,而品牌也可以通過色彩來展現價值理念。
用Karim的話來說,每一個品牌都要有主人翁意識,即擁有自己在某個層面或領域的專屬創意。當擁有這樣的創意后,品牌就與眾不同、獨樹一幟了,也許會迎來大量的競品追隨者跟風效仿,不管他們如何效仿,都無法超越擁有這個技術的主人。最后人們對漸變尋根溯源時,最終追溯到的也將是OPPO。現在很多消費者也會特別關注這一點,清楚知道主人是誰、品牌的質量如何、一個技術或創意歸屬于哪個品牌。
多年以前,諾基亞用出神入化的多彩聚碳酸酯后殼、Moto用鮮美的竹子后殼占領了市場心智。
今天的市場,同樣需要有這樣的經典色彩搭配。OPPO這次的漸變色,也是對手機行業以往色彩設計的一種挑戰。這也是OPPO品牌的思想——通過色彩的變化來打造時尚、年輕群體喜愛的精品手機。
潛在爆款氣質
不俗的配置,凝練簡潔的做工,輕薄圓潤的機身,再加上成熟的全面屏設計,在發布會前看到OPPO R15之后,我就意識到這是一款有“爆款氣質”的手機。
所謂的“爆款氣質”,其實就是指打造一款綜合體驗完滿的“水桶機”,在充分滿足實用需求的基礎上,還能以較高的品質帶來些價值傾向,不過分追求特立獨行,而是更專注于大眾用戶的體驗。
去看智能手機歷史上的歷代爆款產品——比如小米2系列、OPPO R9系列,其實都是具有這樣氣質的產品。
臺前風光,幕后不易。這樣一款有爆款潛力的手機,也需要這樣一次全民傳播來匹配。
成熟完美、易于大眾接受的外觀,輕薄纖細的機身,經過調整和優化的操作系統。每一項改進,都讓產品變得更成熟完美。
雖然我一貫對異形屏有所保留,但OPPO R15的綜合體驗在今年一眾機型中還是位居前列。
從過往OPPO R9、R11系列產品的市場表現來看,OPPO R15也有希望在今年繼續造就千萬級別的銷量規模。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