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客成本居高不下?私域流量解鎖電商新玩法
“掌控高質量的流量,才是掌握未來生意趨勢的命脈。”
“通過IP矩陣建立與消費者的信任基礎,通過內容矩陣建立與消費者的溝通橋梁?!?/strong>
——Webpower
2021年,實體貿易加速萎縮助力電商行業發展,隨之興起的“私域流量”,一時成為各業新寵。 那么,究竟什么是私域電商?怎么利用私域流量變現?這里就要先搞清楚“公域流量”、“社交電商”、“私域電商”的定義。
01/我是“公域流量”的分割線
以某寶為核心的傳統電商,發展到一定規模后突然發現,砸錢投廣告獲客的套路不靈了!不僅獲客量呈現下滑趨勢,單個獲客成本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幾百元!
于是許多入駐商家出現了這種情況:一個雙十一下來營業額幾千萬上億,但是除去廣告推廣成本,幾乎不賺錢!
機智的朋友很快找出了原因,由于國內網民突破9億大關,傳統電商已經沒有更廣闊的流量來源,早已發展至頂。而傳統電商依托于大平臺廣撒網獲得的,就是“公域流量”。
公域流量與商家之間隔著平臺,不能直接被觸達,還具備被共有,粘性不強、不精準的特點,商家一旦脫離平臺,或者平臺規則變化,就會跟流量失聯。
正是因為“公域流量”的這些屬性,導致商家獲客成本居高不下,轉化卻不盡人意,于是,機智的行業大牛們開始思考一些新的電商玩法。
02/我是“社交電商”的分割線
在傳統電商逐漸步入瓶頸的同時,微信、微博、各個短視頻平臺作為社交軟件也在逐步構建自己的生態,以至于有人靈光一閃:我通過社交平臺直接做點生意不行嗎? 于是,相較與傳統電商,低營銷成本,高轉化的“社交電商”它來了!
“社交電商”依托于社交軟件,通過社交建立用戶信任,以達到轉化甚至裂變。 說得通俗易懂就是:一個某寶賣家在某寶上打出廣告,說自家東西怎么好,你可能覺得這和你沒啥關系,或者懷疑他自賣自夸,但是,如果你朋友圈的人向你推薦,你就會認為比較可信(信任),購買的欲望更強了一些(轉化),結果一用果然不錯,你就不自覺的向其他朋友推薦(裂變)。
“社交電商”成功的關鍵就在于社交平臺建立了賣家與買家之間的信任感,這種信任感的建立,將持續影響以后的轉化。
早些年利用朋友圈做熟人生意的“微商”,其實就是“社交電商”的鼻祖。
因為“社交電商”的興起,很快又細分出“內容電商”,“裂變電商”等玩法。
比如大家熟悉的“一條”,就是“內容電商”的領軍者,通過生產優質內容吸粉,然后賣貨轉化;
而曾經火極一時的“蜜源”等購物返現APP,是玩轉“裂變電商”的代表,利用傭金體系層層裂變,讓用戶心甘情愿自主拉新……
看似側重點不同,但仔細推敲下來,核心都是利用自己的流量池變現。
03/我是“私域流量”的分割線
國內電商玩法層層迭代,到如今,種類繁多,界限卻越來越模糊,大多數時候,是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式展現,如今興起的“私域流量”,即是“社交電商”變現的本質。
“私域流量”雖然是個新鮮詞匯,卻不是新鮮事物,早年的通訊錄、電子郵件,都是“私域流量”的代表。
總結下來,“私域流量”就是商家通過一些方法,蓄積自己的流量池。
和“公域流量”相比,他們明顯更加精準,且粘性更強,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被觸達,如果能將這類流量有效續存并盤活,那么,就能反復利用,實現低成本高轉化!
說得通俗易懂就是:把某寶某東等平臺的用戶,通過有價值的內容,或者是社交等方式,導入到自己的私有的社群、APP、小程序中。
這些都是有強烈需求或者有品牌忠誠度的用戶,維護好這些人,他們就能復購商家的商品或者服務,甚至推薦更多的親人朋友過來,商家就不愁沒有銷路。
04/怎么通過“私域流量”撿錢的分割線
想玩轉“私域電商”,先要搭建自己的私域流量體系,好的私域體系,應該是引流——續存——盤活——轉化裂變不斷循環,而不是到某一個階段后就結束了。
這個過程中,拿得出手的產品和服務是基礎,運營手段是靈魂。
引流
私域中的流量從哪里來?當然是從傳統的公域平臺中來。
引流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通過全媒體渠道,合作KOL/KOC來引流,或者生產輸出有價值有吸引力的內容來引流。
流量可引到企業自有的微信公眾號、社群、小程序、APP等私人化的賬號中。
這里有個誤區,不少人認為私域流量是不需要花錢的流量,其實這么想就大錯特錯了。
做私域的利益點是在復購、用戶裂變,攤薄獲客成本上,而不是不花錢引流。它的低成本,是相對于公域而言的。所以,該花的錢還是得花。
續存
當自己的私域流量池終于有了用戶,就要考慮,如何讓有價值的用戶不沉淀下來。
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了解用戶的需求,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從技術層面,或者用運營手段,生成用戶標簽,篩選優質用戶,并有針對性地維護。
這個過程一定要注意取舍,雖然我們想要每個進入私域的用戶都留存下來,但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能的——掌控高質量的流量,才是掌握未來生意趨勢的命脈。
所以對于用戶我們在培養的同時也要做出取舍,重點維護具有轉化潛力的優質用戶,甚至可以將私域再次細分,越是細分后的用戶,越有價值。
盤活
基于對用戶需求的了解,在自己的小流量池中投入用戶想要的物料,讓用戶保持活躍,并漸漸對我們產生依賴。 這個階段,本質上就是運營私域的過程,目的很明確,想盡辦法建立與用戶之間的信賴感和情感紐帶,這是私域流量變現的核心。
我們可以通過IP矩陣建立與消費者的信任基礎,通過內容矩陣建立與消費者的溝通橋梁。
說得通俗易懂就是,造人設,成為用戶心中的意見領袖;輸出對用戶有價值的內容、活動等。
轉化裂變
通過上面的一些運營手段,用戶與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聯系也越來越緊密,這時,可能只需要一場活動,幾句營銷話術添把火,用戶就會買單。 但,轉化過后,就結束了嗎?當然不!
一方面,我們希望用戶能夠復購,持續轉化,另一方面,我們還希望用戶能自發幫我們推廣,拉新裂變。
要做到復購,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是基礎;而要用戶自發推廣,拉新裂變,則需要一套完整的裂變機制來激勵。 裂變機制必須要給出明確的利益點——用戶從我們那購買商品或服務,推薦朋友還能小省或者小賺一筆,這樣的買賣誰不愛呢?
做好這些,我們的私域流量池不僅生生不息,獲客成本減少,同時轉化率也會直線上升。
最后
2021年是私域運營的爆發階段,多行業入局瓜分,讓私域流量告別野蠻生長的基礎模式,只有洞悉全局的專業型選手才能破局而出,如何在擁擠的賽道上找準自己的方向并反超,關注Webpower公眾號,我們與您一同探索。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