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人的廣告,為什么腦洞都那么大!
最近,在一篇很火的文章《擬人的世界誰在抄誰》中,作者提到日本廣告片善用擬人手法:
關于為什么日本人這么喜歡并擅長物品擬人,經過和 Yoko 老師的反復研討發現,源頭可能是從 12 世紀鐮倉初期的《宇治拾遺物語》總結描述百鬼夜行開始——與中國《山海經》《聊齋》之類只相信狐妖、牡丹精這類生物的擬人化不同,日本文化里是相信各種物品都是有生命的,所以才有燈籠鬼、唐紙傘妖、帚神這些《陰陽師》玩家無比熟悉的生動角色。
只要看日本廣告片比較多的,都能發現日本廣告擬人化手法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擬人,其實是我們小學就會學到的一種修辭表達手法,一般會和比喻聯系在一起。
這兩者之間往往會容易產生混淆,但是只要記住,比喻是靜態事物,沒有生命的,如“你笑的像一朵花兒樣”,而擬人是賦予無生命以人的生命性,如“這棵樹張開了雙臂,仿佛要擁我于懷中“,就很容易區分開。
不論是比喻還是擬人手法,合理運用到廣告片表現技巧上,往往都會讓人非常的印象深刻,也讓品牌的表達更具感性,品牌本身是無生命的,但當你讓它擁有了情感、語言、動作等,我們就感覺品牌在像人一樣和我們對話,距離更加親密了。
1、燈的一生是怎么度過的?
燈,諧音“等“,當它像一個人樣講述每次等主人回家的故事時,我們變得更愿意相信物性中隱藏的人性,這樣的燈,我也想要和它一起相伴。
東芝燈泡《我回來了》
2、屋頂上的瓦都經歷了些什么?
一群男人躺在一起交流,彼此鼓勵,一起面對著各種自然中不期而至的災難,尖叫吶喊恐懼,最后,結尾曝光他們的真實身份,做一片瓦也可以這么有信念意志,了不起。
日本鶴彌瓦片《團結就是力量》
3、煎蛋也有著滑雪夢想
世界冰雪冠軍的頻頻失利,滑的不夠流暢,直到帶上煎蛋的帽帽,瞬間信心滿滿,滑溜滑溜,下次煎蛋時想象蛋在滑雪場上,說不定就不會粘鍋勒~
Cerafit不粘鍋《飛翔的荷包蛋》
4、貓咪可以長命百歲嗎?
吸貓的人太多了,你是不是也經常和它說著交流不暢的語言,你是不是也希望它可以長命百歲?兩個錯位時空的對話,流淌著人與動物之間暖暖愛意,這樣的品牌好有溫度。
KAL KAN寵物食品《18歲的老爺爺》
5、一杯好的牛奶是怎樣煉成的?
競爭不止存在于人的世界,在牛的世界一樣也存在。用人的世界來刻畫牛奶界的競爭,讓我們更感覺到這杯牛奶的難能可貴,來之不易,真的是好奶。
blendy 牛奶《畢業新旅程》
6、人是家具,家具也是人
職場是殘酷的,每個人都像是工具,可以被升級版的替代,當你無助落寞的時候,回到家的港灣,你就是世界的中心,一切都會為你轉,愛家,因為家愛你們,所以買套好家具吧。
紅星美凱龍《愛家,因為家愛我們》
7、一場關于油煙的旅行
同樣是借助人類乘客的擬人化角色,我們看到了一場油煙的凈化全過程,既讓我們感受到了產品的高科技智能化,同時也讓去油煙變成了一件令人身心愉悅的事情,你不過是送他們去一場更好的旅行。
方太油煙航空
擬人的世界,其實沒有誰在抄誰,而且腦洞還特別大,我們不過是在用著差不多的表現手法,講著不同的故事,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那才是最重要的。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