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回收赴美IPO,要做二手3C領域的優信?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進入2021年,“美版閑魚”Poshmark上市并在首日暴漲140%的消息讓二手電商再次收到了全球資本市場的關注。
與此同時,國內二手電商的發展也進入快車道。從頭部的閑魚、轉轉到垂直類的找靚機、愛回收、回收寶等,二手賽道玩家間的競爭日趨激烈。
通過對各家平臺分析,國內二手電商中,愛回收想要上市的愿望似乎最為迫切。2016年時,愛回收就說要沖擊上市,但最終沒有成功;隨后多年,愛回收都對外表示有相關計劃,并將上市地點改為香港或美國納斯達克,但始終也未見結果。2020年9月融資時,國泰君安這一老牌券商加入愛回收的投資人行列,這似乎都預示著愛回收正在為上市鋪墊和準備。
近日,愛回收的上市計劃終于有了新進展:5月29日,愛回收提交在美IPO申請,擬籌資1億美元。愛回收將在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RERE”。
從招股書來看,愛回收的路徑似乎更像是早前二手車領域的優信:通過to B業務支撐業績、財務數據,沖擊國內二手3C電商第一股。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在二手市場打拼了10年、嚴重缺乏維生素“C”的愛回收,即使上市恐怕也難以挽回其被巨頭“圍獵”的局面,同時其過于單一的to B業務,也無法撐起未來市場的成長空間。
缺乏維生素“C”,靠燒錢做重to B?
如果從業務模式來看,愛回收并不占優。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不論是Poshmark還是日本的Mercari,或是其他幾家國外二手平臺,都是直面C端用戶,而愛回收則是以B端起家的。
愛回收的招股書顯示,其業績幾乎都是靠toB業務支撐。比如2020年,其88%的商品都是to B 散掉的,這也意味著愛回收的核心業務模式其實并非二手市場主流。
在二手市場,to B和toC有著非常大的差別。
其中最大的區別就在于,C端有龐大且豐富的需求和供給。二手商品貨源分散,非標明顯,有著一品一個SKU的特性,而購買二手貨品的用戶也是需求多樣且零散。因此,采用ToC模式更容易平衡需求和供給,做大做強。這也是為什么,閑魚和轉轉能夠憑借C2C以及衍生出來的C2B2C模式迅速成為二手市場的兩極,并且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反觀愛回收,一直缺乏二手市場真正需要的維生素“C”。
一直以來,愛回收做的都是B端生意,其主業C2B在整個二手手機市場中所占份額較小,對于資本市場來說,缺乏足夠的市場想象力。同時,從愛回收最新的招股書看,其拍機堂承擔的to B業務在其財務、業績數據中占據了大頭。
此外,招股書顯示,愛回收線下有755家門店,在二手3C市場做重,需要持續融資和燒錢。
正因如此,自2013年布局線下以來,愛回收就走上了需要頻繁融資的道路。截止到目前,愛回收的融資金額是業內最多的,超過了8億美金,而已經上市的幾家國外平臺中,融資總額最大的The RealReal也不過3.346億美金,不及愛回收的一半。
缺乏C端基因,靠B端起家,讓愛回收背負著沉重的資金壓力,也總是面臨缺錢的困境。但對于二手電商來說,線上才是支撐業務與流量增長的核心來源。線下門店雖然可以樹立品牌,但在沒有形成足夠的網點規模之前,所謂的品牌效應只是空談。
尤其二手商品由于高度非標,其做大的痛點在于如何更快更高效地促進交易,解決信任問題,讓供需兩端更好地流轉。如愛回收這般,核心業務的擴張依賴于門店,就會受到物理空間的限制,實際無法實現業務規模的真正快速擴張。
因此,在沒有to C基因的前提下,愛回收如果還是按照目前一味強調的門店規模,對于投資人和資本市場來說,肯定會考慮其業務規模的成長性,以及如何實現規模和效益的平衡,避免持續流血。
更何況,倚重線下的另一弊端就是門檻較低,護城河不可建立。一旦有競爭對手攜資金、流量和用戶優勢攻入線下,那么愛回收是否能夠應對沖擊也是個問題。這一隱憂也已經成為現實:去年12月,閑魚在進行品牌升級之后便高調宣傳布局線下。相比于愛回收,閑魚不僅具有用戶優勢、品類優勢而且還不差錢,對于愛回收來說,閑魚的殺入已經讓其坐立不安。
拍拍也難補C端缺陷
可以看出,不論是國外已經上市的二手平臺還是國內閑魚、轉轉兩家獨大的發展現狀,資本和市場對to C模式更為青睞。依靠愛回收固有的模式,即便是沖擊上市成功,恐怕也難以獲得很好的估值。
這迫使愛回收不得不做出轉變。
因為從行業既有認知來看,此前融到E+輪的愛回收已經到了需要上市的節點,否則難以穩定投資人的耐心。此前投資圈已經傳出,愛回收的早期投資人對于愛回收的商業模式產生了困惑,長期營收增長緩慢,與此同時不斷燒錢卻在業績上過于依賴to B業務,也并未給投資人帶來回報。
想要改變現有模式想象空間不大的問題,愛回收需要找到突破C端的入口。
這其中,“棄子”拍拍似乎是首當其沖。
最初愛回收合并拍拍一是為了獲得京東的融資救命,二是出于防御的考慮。雖然并不是一個好的“標的”,但拍拍至少還有京東的流量可以獲取。故而,在合并之后,拍拍便開始逐漸轉型,在去年9月的時候,更是成為了愛回收B2C模式的抓手。
可是,拍拍自身體量非常有限,也缺乏自我造血的能力。愛回收以往的to B模式和理念與B2C有著天壤之別,C端用戶對驗機、售后等平臺服務的要求更為嚴格,而這都是愛回收所缺乏的。
這也就導致補位的拍拍未能讓愛回收成功收獲C端。比達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3月,國內二手電商TOP10中,拍拍的MAU僅有32.2萬,位列第9,愛回收僅以51萬排名第7,二者的數據和頭部平臺相差懸殊。
而且,在拍拍轉型B2C之后,愛回收還面臨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對單一渠道的依賴性。如果沒有京東的流量支持,愛回收和拍拍在自我獲客方面的能力如何,供給和需求能否維持現有水平,都是投資人對其價值判斷的重要方面。
招股書中,愛回收自己也提到,愛回收對京東的依賴極為嚴重,且獲得京東的支持必須要滿足某些條件。如果不能滿足這些要求,將對愛回收的業務、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目前來看,愛回收的C端布局效果并不好,其實已經很難讓早前的投資人滿意,也無法吸引二級市場新的投資人。
下一個優信?愛回收不是貝殼
想要獲取更好的估值,愛回收還需要有說服力的業績,但是,愛回收似乎更愿意講所謂“長期主義”的故事。
既然C端補位的效果不理想,愛回收便開始向多元化擴張,這也就是去年9月品牌升級的主因,將旗下業務分類打包,除了原有的C2B和B2B之外,還著重強調B2C,再冠上新的品牌殼子“萬物新生”,讓故事的內容看上去豐富起來。
另一方面就是海外的擴張,通過出海來拉升估值空間。但就目前的地緣政治因素和海外二手市場的成熟度來說,愛回收的出海路也并不好走。
近幾來年,中國企業出海可謂困難重重,華為、抖音等雖然占據了市場但卻是處處受限,難以施展拳腳,而其他的企業在高調出海之后也多是草草收尾。更別說,二手手機3C產品還需要面臨隱私安全的監管。
新興市場智能手機還是以低端手機為主,低端二手手機市場的回收價值非常有限;而歐美二手手機市場相對完善且供應鏈流轉與回收有較嚴格的制度規定,要進入該市場做大并不容易。
綜合考慮之下,海外業務能否對投資人帶來新的愿景很難說。
在各個業務層面都有強大競爭對手,同時海外業務前景難料的背景下,即便是升級為“萬物新生”,赴美IPO的愛回收對市場也缺乏充足的吸引力。
愛回收經常自喻為貝殼找房,但從招股書和其商業模式看,和以服務c端購房者為主的貝殼有著天壤之別。其實愛回收看上去確實更像是二手車領域的優信,靠to B業務支撐沖擊美股,但市場估值空間顯然不大。
更大的問題是,隨著賽道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何在巨頭圍獵下保住現有的業務基本盤別再持續下滑才是愛回收更該關注的核心,否則新故事還沒講出來,所謂“長期主義”的舊故事就已在IPO之際完結。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