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鴻蒙要在歷史中留下自己的坐標
6月2日,HarmonyOS 2的發布可以說是最近科技圈最轟動的一件事情,不論是官方媒體還是消費者和科技愛好者,都對華為這款全新的操作系統抱有盛贊和期待。之前一些類似安卓套殼、PPT系統的非議一下子也都煙消云散了,剩下的就都是華為用戶在社交媒體上炫耀自己已經升級成功的截圖了。關于鴻蒙的討論還在繼續,鴻蒙也已經開始大步向前。同時,HarmonyOS 2支持近百款機型的升級,讓華為的老用戶們大呼良心,一個全新的時代正在徐徐拉開帷幕。
系統革新開啟全新時代
關于鴻蒙市面上流傳著很多解讀和傳言,這里我必須首先做一下厘清,先講一下大家為什么分不清OpenHarmony開源項目和HarmonyOS。OpenHarmony開源項目的源代碼已經被華為捐獻給了國家工信部主導的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所有廠商都可以使用這套開源代碼來編寫自己的系統。出于自主系統和科技安全的考慮,發展壯大OpenHarmony開源項目是一件需要提倡和鼓勵的事情,這件事情華為確實做出了很多貢獻。所謂的HarmonyOS也就是華為基于OpenHarmony發布的自己的商用操作系統版本,是個非常偏頗的誤讀,導致了很多沒有意義的爭論。
華為的HarmonyOS出于生態考慮,在前期還是兼容安卓應用的。我們更多的還是要看鴻蒙在操作系統層面的行業突破和對未來科技行業乃至智能設備領域發展的深遠影響。OpenHarmony開源項目誕生的意義,是讓我們在操作系統領域可以獨立自主的起點。其意義重大,怎么夸也不過分,而且這不是華為一家的事情,是需要整個中國科技行業去共同完善、協作發展的。
系統軟件、核心硬件、生態體系就像科技行業的三座大山,一直壓在中國科技界的頭上。馬化騰也說,我們繁榮的應用層的軟件都是建立在沙灘之上的,一旦某個環節被限制,就會瞬間垮塌。而從后來美國對中國科技行業的打壓中我們可以看出,這種說法正在成為現實。目前,中國硬件包括芯片產業、屏幕、內存等都在加足馬力的高速增長,而鴻蒙在系統端的突破,終于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科技領域在操作系統方面獨立自主突破的機遇和曙光。
接下來就是需要大家齊心合力把這個生態做好,讓中國科技行業不被“卡脖子”。而另一方面,從鴻蒙操作系統本身來說,這也是一個面向未來時代的操作系統,其全新的分布式的技術,將會為我們開啟一個萬物互聯的新時代。
鴻蒙不是替代而是萬物互聯
很多人覺得鴻蒙的誕生是華為為了替代安卓并和蘋果IOS競爭的原因,實際上并非如此。早在五年前,華為并沒有被美國制裁的時候,關于鴻蒙的開發就已經緊鑼密鼓了。其背后的核心原因則是IOT智能化大潮襲來,萬物互聯已經成為未來一個肉眼可見的趨勢,但當前的系統很難適應這個智能設備互聯的需要,所以重新開發相應的系統來支撐也就成了一條必由之路。事實上,谷歌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一直在致力于開發全新的系統Fuchsia。
蘋果本身是一個封閉體系,則把重心放在了體系內的設備打通上,全新的M1芯片就成了蘋果打通手機、Pad和PC的關鍵。
不過從進度上看,鴻蒙操作系統在發布會上呈現出來的能力還是更為領先,這和華為本身在通信行業的深厚積淀有著直接的關系。在通信層面的設備打通能力可以說是全球第一,尤其是在低延遲和軟時鐘同步方面的水平是肉眼可見的絕對領先。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包括一碰傳、設備流轉等功能的流暢表現,而目前這些功能的表現都要優于其他平臺。
鴻蒙的分布式能力及在多設備互聯、協同上的優勢顯然是發布會上最大的亮點,可以說是第一次在形態上實現了萬物互聯,而在這之前,所謂的萬物互聯不過是萬物連手機,中心化的操控頂多稱得上是自動化而很難稱得上智慧化。而現在所有硬件終于在HarmonyOS的連接下打破了彼此之間的隔閡,可以自由溝通,形成了真正的萬物互聯生態。比如幾個朋友一起拍攝,可以共享每臺手機的攝像頭,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多機位拍攝的效果。
比如你在手機上視頻遠程會議,碰一下電腦,就可以轉移到電腦上,用電腦的攝像頭和mic開會,就不必占用手機來收音和拍攝了。還可以轉到冰箱上,也可以轉到手表上,所有信息和數據可以在所有華為設備上自由組合和流轉,這是鴻蒙生態的真正關鍵,而這也時構建萬物互聯智慧時代的關鍵。想象一下,你睡覺的時候,手表發現你體溫的變化,就可以通知空調調整溫度。這種智慧生活的前提,就是首先打通這些硬件的數據互通,而鴻蒙提供了這個最基本的可能。
鴻蒙的世界,世界的鴻蒙
鴻蒙帶來的好處遠不止于此,因為HarmonyOS最小可以支持到內存128K的設備,可以說能夠支持幾乎所有的智能硬件產品,而安卓11現在最小的要求就是512M,這顯然不僅為HarmonyOS拓寬了使用場景,也讓更多電子產品可以實現自己的智能化升級,尤其是一些家電產品,無需特別大的性能支撐,就可以很好的實現智能化連接,可以說大幅降低了硬件智能化的成本,也降低了硬件方面的開發成本。
同時,HarmonyOS是跨終端的操作系統,整個系統架構和UI是拉通的,所以開發者也不需要花很多功夫為每一個設備適配屏幕大小,還能夠利用其跨終端操作的特點,簡單實現原有應用的編譯,大幅降低了應用開發的成本。
而這也改變了現在整個智能硬件領域的競爭模式,在之前,大家都想做蘋果那樣的封閉模式,都在構建自己的產業鏈體系,想通過跑馬圈地來建立生態,從而強行排擠競爭對手或者強迫競爭對手加入自己的生態鏈體系。但現在,通過鴻蒙,整個生態可以建立在一個開放式的平臺上,消費者無論選擇什么品牌,都不用擔心無法和家里的其他產品形成關聯,這無疑讓整個行業都變得更加開放了。
目前像美的、海爾、九陽等一系列家電巨頭都加入了鴻蒙的隊伍,很快就會對現有的智能生態體系產生顛覆性的沖擊,而一個更加開放的IOT平臺顯然會大大加速消費者家庭普及智能化設備的速度,從而更加快速的推動萬物互聯時代的真正到來。
余承東在發布會上引用了英國詩人約翰·多恩的一首詩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背后的隱喻我覺得大概就是指萬物互聯的時代每個人、每個設備都不會是座孤島被時代落下。這首詩的后兩句是,“沒有人可以自全,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整體的一部分”,就是在說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當然還是要團結起來,共同戰勝種種困難。一個新的時代即將來臨,鴻蒙打破了人與人、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之間的隔閡壁壘,讓未來世界可以自由溝通,這必將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更具意義的坐標。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