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靠女性吃飯,哪來的臉搞性別歧視?
前兩天
有網(wǎng)友曬出泡泡瑪特的面試單
離譜的是
面試者必須填寫是否有生育計劃
并且后面帶了個括號
(僅限女性)
如果有生育計劃
還得明確填寫“計劃幾年內(nèi)生育”
......
之后,網(wǎng)友又甩出一張圖片
證實這的確是泡泡瑪特的面試單
好家伙性別歧視+生育歧視泡泡瑪特一下給占全了?
不過柴妹是真沒想到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泡泡瑪特還敢這么做
要知道,前段時間國家剛宣布開放三胎
人大代表建議延長女性產(chǎn)假剛被罵上熱搜
但凡有個4G網(wǎng)絡就知道如今“女性”和“生育”這話題千萬不能隨便碰
而泡泡瑪特緊跟時事直接在面試單上詢問女性的生育計劃其背后透露出來的意思很明顯
如果有生育計劃...想上班?回家歇著生娃去吧!
不過讓柴妹更沒想到的是這家歧視女性生育的企業(yè)會是泡泡瑪特
今年一月份時
泡泡瑪特首席消費者運營官周樹潁曾在演講中提到
泡泡瑪特的核心用戶畫像集中表現(xiàn)在三類人群:
都市白領、精致媽媽、Z世代其中女性占比超過7成
可以說泡泡瑪特是由女性撐起來的千億帝國
而這樣一家消費主力是女性的企業(yè)
卻在面試時公開歧視女性生育
這不就是端碗吃飯放下筷子砸碗的典型?
此事曝光后一下戳中廣大網(wǎng)友的心
讓泡泡瑪特喜提熱搜受盡萬千怒罵
事情鬧大發(fā)之后
泡泡瑪特終于慫了公關緊急站出來致歉
表示這只是個別分公司的錯是他們沒有按照總公司的要求調(diào)整
眾所周知個別員工、個別分公司...老背鍋俠了
之后又說泡泡瑪特的女性員工
占總員工的68.8%
不好意思,按照你們這個面試單
能入職的女性員工要么是沒有生娃的單身汪要么就是能力出眾的實力派
況且,身為HR不可能不懂女性就業(yè)相關的法律條文吧?
在2019年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yè)的通知》里明文規(guī)定
在招聘計劃和信息中不得限定性別或性別優(yōu)先不得以性別為由限制婦女求職就業(yè)不得詢問女性求職者婚育情況不得差別化地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
一些公司雖然暗地里也會搞性別歧視
但那只是面試時口頭詢問是否婚育
而不是像泡泡瑪特這樣直接把問題印在面試單上讓面試者如實填寫
簡直離譜
其實關于泡泡瑪特小柴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披上“盲盒”面具的泡泡瑪特,或許是一家新式賭場》
在這篇文章里小柴講了一個關于日本“柏青哥”賭博的故事其中提到了一個概念就是“發(fā)現(xiàn)隱藏物資”
而這個概念和泡泡瑪特盲盒如出一轍
有心理學家表示
隨機性的現(xiàn)象很容易讓人上癮
就像在賭博中“差一點就贏了”的心情而盲盒正是利用了人們“好賭”的心理
泡泡瑪特在盲盒里加入隱藏款
盲盒愛好者持續(xù)消費就是為了“賭”一個低概率的驚喜
而且很多時候,買泡泡瑪特的人
并不是看中商品本身而是收集癖發(fā)作以及二次售賣的炒作等
就像炒鞋、炒包這些小眾圈子一樣一款售價幾十元的盲盒在二手市場能炒出幾千的高價
在這種“全民盲盒”的風潮下
很少有人能不受炒作影響
只是,泡泡瑪特從八年前的千萬估值
走到如今的千億市值
很明顯已經(jīng)從興趣變成功利驅(qū)動
恐怕那些盲盒愛好者都不敢相信
泡泡瑪特平均每一款盲盒的毛利率超過65%
這意味著什么?
一款售價40左右的盲盒其成本大概只有10塊錢
而就是這些成本10塊左右的東西
因為營銷和炒作在二手市場賣出了幾百上千的高價
誰敢信?
今年4月,泡泡瑪特盲盒突然漲價引起了不少輿論而泡泡瑪特給出的原因是成本上漲
可問題是有網(wǎng)友指出,泡泡瑪特在漲價的同時并沒有在成本質(zhì)量上投入更多
在泡泡瑪特漲價后的新產(chǎn)品里工藝瑕疵品的比例超過7成
在我們的老朋友黑貓投訴上
有關泡泡瑪特的投訴結果
高達3899條
而這個數(shù)字還在不斷上漲
泡泡瑪特雖然成立于2010年
但真正火起來也就這兩年的時間
可這兩年里爆出過的負面新聞卻一點兒不少
2019年,曝出甲醛問題
有網(wǎng)友自己買了甲醛測試機器
測試了自己買的泡泡瑪特盲盒
結果顯示甲醛超標6倍多
事發(fā)后,泡泡瑪特緊急公關
并給出了一份自家娃娃的甲醛檢測報告報告顯示合格
但是事發(fā)后,不少人都表示
盲盒娃娃的確味道刺鼻,且味道很大
有不少網(wǎng)友自己買了機器檢測發(fā)現(xiàn)家里的確空氣被污染...
難道這些網(wǎng)友的檢測機器全部出了問題?
盲盒娃娃到底是否甲醛超標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但泡泡瑪特抄襲、二次銷售等事件卻是板上釘釘
在拋開盲盒利用人性弱點賺錢
這一娛樂性質(zhì)之外盲盒娃娃的本質(zhì)是藝術品而藝術品收藏的價值來自于IP
可泡泡瑪特卻被曝出不止一次抄襲
其中有一款娃娃設計相似到消費者以為泡泡瑪特和DC娃娃推出了聯(lián)名款
結果DC娃娃公開說自己沒跟泡泡瑪特合作
既然沒有合作那么娃娃之間的相似就很耐人尋味了
而消費者在得知抄襲事件后想要退款表示絕對不買抄襲產(chǎn)品
可沒想到,泡泡瑪特不支持退款
若是消費者的問題
不支持退款大家也理解
可企業(yè)自己的問題也不支持退款就頗有些強買強賣的味道
除此之外,消費者購買盲盒是想要獲取拆盒隨機性的爽感
可若是在你之前這個盒子已經(jīng)被人拆過了呢?
在這些盲盒的盒子里
可以看到黃色的膠水殘留
事情曝光后
網(wǎng)友們瘋狂吐槽自己也遇到了類似事件
之后泡泡瑪特承認二次銷售行為并宣稱這是門店員工徇私舞弊
很少有人站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時
無動于衷
正是泡泡瑪特在二手市場的火爆才會讓這些店員忽視風險私自拆盒
可正如新華社所言
驚喜和期待的背后“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正在滋生畸形消費
我們可以為愛好買單
但不應為沖動買單
泡泡瑪特的火爆
得益于Molly系列和DIMOO系列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個撐起泡泡瑪特的大火IP是泡泡瑪特買來的
而泡泡瑪特的自有IP在2020年的營收中只占10.7%
Molly系列的增速下降讓泡泡瑪特急需下一個爆款出現(xiàn)
可泡泡瑪特的下一個“爆款”在哪兒
還充滿了未知
與此同時,高毛利的盲盒產(chǎn)業(yè)正隨著越來越多的入局者開始內(nèi)卷
而泡泡瑪特呢?
因為品控糟糕、售后不佳等問題深陷口碑危機
之后盲盒漲價、二次銷售、業(yè)績不佳...
讓泡泡瑪特所代表的盲盒經(jīng)濟
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質(zhì)疑
在這種情況下
泡泡瑪特若是仍舊不管自己糟糕的品控恐怕早先因為Molly而入坑的盲盒愛好者們遲早會拋棄泡泡瑪特轉投其他盲盒企業(yè)的懷抱END
辦公室就有一個家伙玩泡泡瑪特知道柴妹寫泡泡瑪特這么多問題之后整個人都氣成了河豚那么你們玩兒泡泡瑪特嗎?
主筆 | 小陸
編輯 | 四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