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佐藤卓是個心機boy,看完他這些設計就知道了!
佐藤卓作為日本中生代設計師的代表,他的設計總存在著不容易被發現卻又令人驚喜的互動性,他分享著設計的可能性,設計帶給人們更多的快樂。
這里有他幾個做過的案例,一起感受一下他那些設計過程中的小心機:
Case1. 金沢 21 世紀美術館 Logo
我正在琢磨著到底什么樣的標志才適合這樣一座嶄新的美術館時,卻發現:越看,建筑圖紙越像是個標志。這座(圓形)美術館只有一層,主要展廳并排在圓形當中呈現出來的模樣,直接就可以作為標志。
這個標志又可以直接作為館內的指向標,或成為標注筆記的印刷品。這是一個將不斷發現更多使用方法的“成長的記號”。
Case2. 為傳統西點“Tirolian”所設計盒蓋,四百年老字號千鳥屋
盒蓋上的小人,來自 19 世紀民族史研究學者奧古斯丁·拉西內所繪制的 Tirol 民族畫。
為什么要用這些畫呢?“因為是民族服飾集,所以描繪的人物之間毫無關聯。這種陌生人之間的關系,仿佛現代東京的人際關系一般,覺得如此一來趣味十足。”
不過如果就這樣其實也沒那么有趣,實際上那五個人物是千挑萬選出來的他們身上藏著一個秘密 - 準確地說是在嘴上。
看他們口型,從左到右依序在說 :Ti Ro Ri A N
也就是 Tirolian 的日文發音。
Case3. 北海道大米設計要順勢而為
如果對日本米有些了解的朋友,就會知道,北海道米一直是不好吃、廉價的代名詞。但是,經過多年的品種改良,北海道米如今在盲測中已經可以跟越光米匹敵了。
佐藤卓老師在接下這個案子,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扭轉負面印象,提升北海道米的形象。他是從名字開始想起的:一開始提案的名字是“八十八”。米可以拆寫成八十八,而且據說種稻成米需要八十八道工序。
然而不巧的是,“八十八”已經被注冊了。
所以,他們就順勢改成了“八十九”,比八十八多了一道工序,顯得更有故事。
Case4. 樂天口香糖的包裝更新設計
商品在店里是以什么方式呈現的呢?
聯系人與人之間的設計,不是為了銷售的設計,溝通實際是預見設計下一步進展的瞬間。
相同的物品隨著人的不同,看法也隨之不同,這個理所當然的道理常常遭到遺忘。仔細觀察人和物品之間的關系,才會看到一些真正需要保留的事物。
只要稍微細心一些,就可以很容易的發現每一個包裝設計的背后有著獨特的差異,在普通的企鵝形象中總有一只是特別的。
試想下,如果我們某天在不經意間買到了口香糖,發現了這樣一個小秘密,肯定也會急迫的和身邊的朋友分享小喜悅,甚至發到社交網絡中。
這些往往都是非常細微之處,如果不專心注意的話就會立刻消逝。而設計,或許就像是一個以細網打撈的過程。
Case5.一碗牛肉飯需要多少水?
由米飯、牛肉組成的牛肉飯看上去并不需要太多水,也許一兩杯水足矣,但是在佐藤卓老師并不是依據這樣的思維提出問題。
一個無可厚非的答案是:一碗牛肉飯=2000L 水。
計算到大米和養牛所需要的用水,從水稻的種植,淘米煮飯成為擺在筷子旁邊的一碗米飯;從牛犢飲水吃草成到長為一只成牛。
水,功夫在外,卻是最不可少的。
除了這樣一種自然角度的思維方式,佐藤卓老師對于辦展更加注重其互動性,他把這作為宣傳經費的一部分。有趣的互動方式會讓人們自發的將其分享到社交網絡,從而帶來更多的觀眾。
輕輕走進平靜的水塘中,水面很自然的出現漣漪,看上去像是安靜的走在水面上。換個角度,對于水而言,這其實是水的記憶,也是水對于人類行為的語言反饋。
利用這樣的視角,以互動投影的形式展示,每個人都是一只畫筆,在水面上的波動都是一次創作,一次表達,雖然表達的是自我,其實又是水在以它的方式作出回應。
Case6. 21_21 設計展
20 年前的 5 月 13 日,紐約。84 歲的 Isamu Noguchi 在他個展上,和三宅一生,安藤忠雄一起聊起了天。那時的三宅一生剛剛 50 歲,安藤忠雄 47 歲。
這三位書寫了日本當代藝術史的男人,發出了同樣的感慨,“如果在日本也能成立個設計 design 的發信基地的話……”
再后來,以三宅一生為首,佐藤卓和深澤直人也加入進來。三個來自完全不同的藝術領域的設計師,就這樣為了將設計的魅力展現給更多的人而努力。
而說起為什么要名為“21_21”?佐藤卓老師解釋道:“21_21”這個名字是在“20/20 vision”的意思上發展而來的,英文中“20/20 vision”原意是指視力很好。
而博物館取名為“21_21”就是希望能擁有超越完美的視野,來瞻望世界設計的未來。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