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新高考Ⅱ卷作文題難在哪里 我從廣告創意的角度為您解讀
真正的猛士會把“一地雞毛”重新折成翅膀。即便是變不成天使,也可以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注意力經濟,時間寶貴。各位看官,兄弟閑言少敘,帶您直接下文:
一、全國新高考Ⅱ卷作文題
二、難點解讀
本篇作文的難點在第二幅圖文。確切的說,在于如何正確解讀“中鋒用筆”中的“中鋒”二字。
何為“中鋒”?歷代書法家對“中鋒”有五大論述如下:
1、 鋒行畫中
“鋒行畫中”,即運筆生成點畫時,筆鋒行于點畫之中間、中心。
代表人物:
以“鋒行畫中”為“中鋒”者認為:由于筆鋒行于筆畫的中間、中心,輔毫行于筆畫的兩側,墨從筆鋒處注入紙面,體現在點畫形質上,則一畫中墨色會有不同。
2、鋒居筆中
代表人物:
以“鋒行筆中”為“中鋒”者認為:鋒必使居筆中,方能揮灑自如;至其作書不必使鋒居畫之中也。
3、收筆于中
代表人物:
以“收筆于中”為“中鋒”者認為:不管行筆是否筆偃鋒側,在點畫結束之際,或筆定之時,只要能“收筆于中”即為“中鋒”。此說肯定了“中鋒”,但沒有否定筆的“平側偃仰”之用。筆直且鋒尚未必“中”,況其倚側。
4、提筆得中
代表人物:
以“提筆得中”為“中鋒”者認為:若要“鋒行畫中”,便須時時調鋒,提筆即是調鋒的一種方法。毛筆進入紙面前“鋒居筆中”,然按筆入紙,鋒自然不“中”,須提筆得“中”。
5、體“中”用“側”
代表人物:
以“體中用側”為“中鋒”者認為:書法之所以貴“中鋒”,是因“中鋒”為體,“側鋒”為用。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鋒行畫中”乃“中鋒”說的主流,其余不同類型是基于類型一“鋒行畫中”而生發的。然而,這些不同類型,卻有一個共同點,即皆不排除筆、鋒的“偏”、“側”之用。
以上古人的論述的“中鋒用筆”,皆偏重于“筆法”、“技法”。簡單地說,就是就筆論筆,就字論字。
那么,全國新高考Ⅱ卷中的“中鋒用筆,不偏不倚”,我們如何來正確解讀呢?
三、圖文邏輯
圖一“逆鋒起筆,藏而不漏”→逆境
圖二“中鋒用筆,不偏不倚”這是本案理解的重點和難點。此句可以化用為“胸懷中鋒以用筆,不偏不倚。”
這里的“中鋒”的正確解讀為“你的遠大理想、目標、抱負”;“筆”的正確解讀為你的“奮斗、拼搏”,也就是你“為了實現遠大目標做的所有努力”;“不偏不倚”的正確解讀為“無論你前進中遇到什么困難,你都不要放棄,都要心存理想,堅定信念,勇往直前”。
這句話就是你作文的基點、主要訴求點(論點)。
圖三“停滯迂回,緩緩出頭”→坎坷、挫折。
圖四“描紅”( 用毛筆蘸墨在紅模子上描著寫字)→以英雄模范人物為榜樣,學習他們的精神、經驗、方法等。
三、思維升華
這個環節是作文審題中最難的。要做到作文不跑題,拿高分,必須要反復推敲,深入思考。
本篇作文的難點就是要思維升華,完成“圖文二”的二次轉碼。
A、 由書法中的“筆法”→“筆諫”
這兩段話對我們的提示:
不要受困于技法意義上的筆法上面,要由筆及心,由筆及人,要有所得,有所悟,透過書法看人生。
B、由書法中的筆諫” →“活法”(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
四、審題
審題,顧名思義,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復推敲,正確理解以上圖文理解的含義。本階段要完成的任務如下:
1、寫作的具體要求
A、請整體把握漫畫的內容和寓意寫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認識與評價、鑒別與取舍,體現新時代青年的思考。
B、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
C、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D、不少于800字。
2、寫作中心
寫作中心,就是作文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一條主線,貫穿在作文的始終。
本篇作文的中心思想就是如何把控自己的人生,做一個新時代的有為青年,活出精彩……。
3、寫作范圍和重點
確定寫作范圍和重點是本篇作文的難點。
經過對圖文的反復推敲,深入思考,本篇作文的寫作范圍是逆境+坎坷、挫折+學習成功的案例+牢記使命、堅持夢想。
四幅圖文的連線:
作文的題目,應該緊緊圍繞“成為新時代的有為青年”這個核心訴求點來設計和打磨。
如我要成為……,……在呼喚等(散文或詩歌);
一個新時代有為青年的擔當,恰逢其時,我們是追夢人等(正論文);
那時的我,再過20年等(暢想類的記敘文)。
當然,也不排除有能力的同學選擇微小說等文體。
4、下筆的角度及感情抒發的基調、寫作方式和方法
以上的環節完成了布局謀篇。這個環節涉及的是如何來動筆?
同樣一件事,觀察者的身份、角度、立場、觀念、態度不同,得到的印象和結論也不會相同。如果我們能夠換一個視角來敘述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就能夠發掘出新意來。
A、本文的下筆角度就是從書法入手,用比擬的手法生動的再現你未來的人生。
B、寫作的基調
如果選擇散文或詩歌,建議保持熱情洋溢、自由奔放的風格;如果選擇議論文或其它文體,建議保持自信、躊躇滿志、樂觀向上的風格。
C、寫作方式、方法
a、表達方式
根據選擇的文體設定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的文字數量。
b、修辭手法
比擬。
c、稱謂
無論任何文體,建議使用第一人稱。
d、敘述方法
建議使用順敘法。
以上是我根據“廣告的創意理論”對全國新高考Ⅱ卷 的解讀。
其中的“審題”相當于創意簡報的形成;“連線”相當于創意概念的打磨。至于創意主題(作文題目)、創意表現(采用什么樣的文體,如何展示你的文采),只能任由考生的發揮了。
最后,兄弟祝福所有的考生都能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考進自己最理想的大學!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