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借鑒”TNT?巨頭分食羅永浩!
一提到羅永浩,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行業冥燈”,以及他在手機領域無數“狂”語論,干翻蘋果,搞定中國,再搞定美國,等公司做到上億市值,產品成為街機就退休。
后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錘子科技艱難行走了六年,被字節跳動收購,羅永浩為夢想負債6個億,開啟了多行業發展的“真還傳”,隨著羅永浩認清手機時代已經過去的事實,表示自己如果還完了債,將會繼續回去做下一代的智能硬件。
看來帶貨、賣電子煙、說脫口秀都只是羅老師的副業,是二次通往手機市場的墊腳石,忽然間想起了羅老師的口號“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
在他造手機的幾年間,人們望著他的背影,誕生了無數的唏噓、笑料,半佛說羅老師是真正的頂流,不過不是那種傳統的流量,而是某種精神的聚合體。
在手機創新方面,羅老師表示“整個晚上都被層出不窮的創意頂的睡不著覺”,“被牛逼的點子嚇的整夜沒睡”。
事實證明,羅永浩確實有很多創意,這些創意在Smartisan OS上成形之后,就迅速被其他廠商抄走,畢竟互聯網行業是個非常流氓的行業,只有形成一定的體量,才能踏踏實實的談一談情懷。
在沒有形成一定的體量之前,小公司的創意一旦被市場接受,等待它的命運就是被收購或者被抄襲,橫豎是個死,死法已經在互聯網的歷史書上寫的很明白了。
南山必勝客騰訊,干翻了多少小的游戲公司,QQ堂、QQ飛車、QQ炫舞,都是在別家的創意上起飛的產物。生態鏈盤子鋪的很大的小米,常常被詬病抄襲,甚至以投資的名義竊取對方的商業計劃書,然后推出自己的產品,用小米的影響力將對方打的一臉懵嗶。
錘子科技的創意更是常常被別的互聯網公司抄的底褲都不剩,就拿Smartisan OS的三件套來說吧,閃念膠囊、大爆炸、One Step推出之后,多次在其他廠商看到類似的創意形成。
閃念膠囊是一款便捷式語音記錄工具,無需打開手機,長按home鍵或者功能鍵,能夠將語音錄入為筆記,拖動手機屏幕右側的方塊,可以看見所有的膠囊筆記。
這些筆記可以進行內容顏色的分類編輯,以達到處理事項的結果,同時拖動膠囊筆記到不同的APP,可以執行不同的指令,拖動到微信聊天框,筆記就躺在輸入欄里,拖動到日歷,筆記就成為提醒事項……同時筆記也可以實現搜索的功能,不必移步搜素引擎,就能一步到位的查看搜索結果。
閃念膠囊大大節約了記錄、搜素的時間,在便捷性上打通了復制粘貼的切換過程,該創意推出后被OPPO盯上了,在OPPO Color5.2上,閃念膠囊被原原本本的抄了過去,以“靈感速記”的新名字重新出道。
老羅對此很憤怒,發了一條微博諷刺OPPO的行為,早年前跟風抄襲iPhone和iOS,現在連小公司的創意也要剽竊,他們每次在說“本分”(OPPO公司的核心價值觀)的時候,都替他們感到難為情……但作為閃念膠囊的產品經理,還是希望他們能夠用的開心。
之后蘋果在iOS 12系統中也加入了閃念膠囊的功能,能夠將語音轉化為提醒添加在鎖屏上。
其實很多軟件的創新,都是基于此前的習慣性了解,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但真正令老羅憤怒的是,借鑒和抄襲是兩碼事,OPPO Color5.2可以說是照搬了錘子的核心功能,所以老羅直接爆炸了。
但如果憤怒能解決問題,錘子科技的創意也不至于到現在還在被抄襲,最近蘋果推出了iOS 15,直接抄襲了錘子科技的大爆炸功能,聽到此消息的錘科迅速趕來,在久未更新的微博上炸了兩個字“早安”,諷刺蘋果的抄襲行為。
簡單講一下大爆炸的功能,按照字面意思,就是把段落的詞句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炸開,以詞語或者單字的形式呈現,方便編輯、搜索。對于學生黨學習,以及日常需要編輯的人員來說非常有用。
該功能的創意來源于羅老師的日常生活,一經推出后,驚艷了一批人,也為其他廠商提供了借鑒的路徑,小米MIUI 9的“傳送門”功能,與大爆炸別無二致。
(MIUI的傳送門和錘子的大爆炸)
vivo的“Jovi 智慧識屏”,相當于大爆炸的翻版。
(vivo的Jovi 智慧識屏)
微信推出的“指尖搜索”離大爆炸也不遠了,對此羅永浩笑而不語的轉發了這條微博,并配上了“”的表情,小柴已經能夠感受到羅老師心里一萬頭草泥馬奔過的壯觀場面。
錘子科技的One Step,類似于側邊欄的功能,用戶可以將應用的內容拖拽到其他應用,實現一步到位,比如將頁面中的圖片移動到微信圖標上,自動變成微信編輯中的朋友圈配圖,省略了保存圖片、打開微信、挑選圖片等中間過程,大大節約了時間。
這一功能,在后來小米推出的MIUI 9的“傳送門”和酷派JUI的“傳送門”功能中都有體現。
除了這些之外,錘子科技的“倒計時靜音”功能,也被多個大廠跟進,我們平時在微信和QQ慣用的“消息撤回”功能,“發出語音轉文字”功能,之前錘子科技在子彈短信也推出過。
錘子科技雖然總有日薄西山的征兆,但是錘子科技的創新成果,卻屢屢活躍在大眾視野當中。比如前段時間華為推出的鴻蒙OS 2.0操作系統,此前就有網友表示華為的鴻蒙系統和TNT在使用效果上很相似,雖然一個是基于底層系統的交互,一個是簡單的WiFi和藍牙傳輸投屏。
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這兩者有什么不同。
鴻蒙OS作為下一代智能設備操作系統,采用了分布式技術,讓單一系統能夠滿足設備的多樣化需求,用戶可以跨設備進行應用的操作,并且應用設備可以在不同的設備間自由移動,而不需要在每臺設備上安裝它們,就能夠獲取它們的功能和服務。
比如搭載鴻蒙系統的手機可以和電腦Windows系統實現互聯互通,讓電腦和手機處于同一局域網內,下拉手機屏幕點亮NFC,將手機后置攝像頭靠近電腦右下方的Huawei Share完成連接,手機屏幕內容就會出現在電腦屏幕右側。
用戶可以通過鼠標控制軟件界面的大小、位置。比如手機正在刷抖音,連接了電腦之后,電腦可以直接通過鼠標刷抖音,而無需下載抖音軟件,用戶可以一邊刷抖音,一邊玩游戲,一邊聊微信,即使這個時候來個電話,也可以照接不誤,實現多界面同時運行。
多設備之間可以共享、互傳文字和圖片,大大提升了效率,比如手機上的文件可以直接拖拽到電腦上,無需通過第三方軟件傳輸,電腦端的文字也可以直接復制到手機上,一步到位的解決問題。
這些似乎都像網友所說,神似老羅2018年推出的TNT。那場并不成功的發布會再次將老羅推向嘲諷的風口浪尖,TNT的便捷性功能讓人眼前一亮,但是并未完美落地的實際操作體驗以及昂貴的價格,都讓這款機器陷入了滯銷的冷場局面,慘淡的銷售量疑似遭遇代工廠退單。
話不多說,我們一起來看看TNT的功能。
首先你需要一部堅果手機,一條HDMI線、一個Type-C擴展塢,將手機和Type-C擴展塢連接,用HDMI線連接顯示器和擴展塢,就可以讓顯示器自動變成TNT的操作界面。
然后你就可以在顯示器上自由發揮了,實現多界面同時操作,比如你可以用TNT打開淘寶,當你在網上看到有想買的東西時,可以直接拖拽到淘寶界面進行搜索。
(圖片來自差評)
拖拽電腦端的內容到屏幕上方,放置到對應的應用上,可以實現一步分享的功能。
(圖片來自差評)
這些功能似乎都和鴻蒙類似,只是當時老羅口號喊的太響亮了,表示TNT將重新定義個人電腦,重新定義Office辦公軟件,重新定義搜索信息的方式,重新定義即時通訊工具,但TNT的完成度并沒有他想象的這么高,導致發布會成為了大家看熱鬧的集會,TNT成為了很多人眼中的笑話。
畢竟很多人知道TNT,都是源自那個梗“安靜,吵到我用TNT了!”
而用過TNT的錘粉也表示,無線TNT連接電腦的優點是可以直接用電腦鍵盤鼠標,缺點是延時到令人發指,延時+卡頓,連截圖都費勁。
總結下來就是,羅老師有想法,界面也好看,但是連接和操作都很困難。
錘子科技能夠在老羅的手上硬撐六年,其實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他的網紅體質,堅果手機的發布會總是人滿為患,堅果手機的銷售進程總是舉步維艱,錘粉更加迷戀羅永浩的個人魅力,而羅永浩的個人號召力還不足以支撐一個手機品牌長遠發展。
堅果手機的產業鏈、研發投入、銷售渠道和生態系統,沒有一項能夠和其他手機廠商抗衡,僅僅靠著復制成本低的軟件功能,無法擁有核心競爭力。
TNT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9999元及14999元 的高端定價,使用場景的局限性,都讓它只能小而美,無法進行大規模推廣,當一項創新不是圍繞著剛需進行時,就很難獲得市場,就很難存活下去。
最后的命運不是夭折就是被收購,況且TNT的實際操作情況還不是那么美麗。讓消費者買單更是難上加難了。
并且錘子科技也沒有龐大的資金鏈支持,無法在供應鏈端獲得話語權,能不能準時生產交貨都是一個問題,小批量的生產規模和高成本的生產線鋪就情況,老羅不負債都難。
所以,當一個岌岌可危的小公司,不斷地向外界輸送軟件創意的時候,其他大廠瓜分它的勞動果實,也就成為了弱肉強食的必然結果。
替老羅感到惋惜,希望他下次卷土重來的時候,能夠創造一個不一樣的局面!
END
對于老羅的看法,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人甚至認為老羅是被情懷耽誤的段子手,那些年,老羅的段子給我們帶來了無數的歡笑,那么哪一句是最讓你印象深刻的呢?可以投票或者在留言區留言討論~
主筆 | 白小白
編輯 | 四少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