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的全面戰爭
多年來互聯網巨頭們為了拓展新的增長空間,一直在對外進行擴張。作為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巨頭以“無邊界”自居的美團,更是把跨界變成了常態。發展至今,美團的業務早已橫跨外賣、旅游、出行、團購等諸多領域,已經牢牢占據了多個“關口要塞”。
隨著美團業務場景的不斷擴展,其在各個業務線上與其他巨頭的交叉也越來越多,彼此之間的交鋒也在日益升級。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餐飲外賣大戰升級
外賣業務是美團本地生活服務的基本盤,一直繞不開餓了么這個“最大對手”。美團和餓了么自成立以來就爭斗不斷,發展至今二者已經占據了我國外賣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而隨著市場份額的擴大,外賣雙雄之間的廝殺也變得越發激烈。
一方面,美團外賣雖在市場份額上占據著優勢,但餓了么的月活用戶卻在悄然趕超前者。自去年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后,二者的用戶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餓了么的增長勢頭尤其顯著。據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餓了么的MAU(月活躍用戶)在2020年10月份,趕超了美團外賣,這是餓了么近兩年來MAU首次高于美團外賣,這無疑是一次重要突破。
而這些成績的取得,自然離不開阿里對餓了么在各種資源上持續傾力的投入。餓了么作為阿里新零售的核心環節,阿里對其在資金、流量、技術、數字化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入一直在加碼,阿里不僅利用淘寶、支付寶、高德地圖等王牌產品為其導流,還推出了“百億補貼”以增加其用戶粘性,并且通過阿里云為其提供技術支持,這使其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競爭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另一方面,餓了么還將戰火蔓延到了本地生活的其他領域。如今餓了么已經從一個單純的外賣平臺,升級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的入口,餓了么也將平臺和渠道延伸到了大型商超、盒馬鮮生、阿里健康等眾多板塊,并將即時配送的服務范圍,徹底從“送食物”擴大到了“送萬物”。
從早期大規模補貼的對決,到后來配送時間的較量,再到如今本地服務領域的全面碰撞,美團和餓了么之間的交鋒,早已經在對戰中全面升級。
而除了餓了么之外,還有許多新玩家(如抖音介入本地生活、順豐推出團食)也在試水外賣,雖然目前這些新手還很難對美團外賣的地位造成威脅,但它們的加入仍會在一定程度上分走一些市場份額。隨著它們的進一步參與,美團在本地生活領域的廝殺還將不斷升級。
到店酒旅戰事膠著
除了外賣業務競爭升級之外,對營收和利潤做出巨大貢獻的到店酒旅業務,也面臨諸多挑戰。比如,美團要想在到店酒旅板塊有所發展,就不得不與包括阿里飛豬和攜程系等在內的OTA平臺直接對抗。
首先,是與攜程在高星酒店領域的爭奪。美團酒店業務一直專注于下沉市場,但是下沉酒店的低客單價會把利潤壓薄,使其無法獲得高毛利的回報,因此美團一直想要攻堅高星酒店。
不過由于美團的平臺流量和高星酒店的用戶匹配度較低,加之攜程在高星酒店供應鏈端積累了長期優勢,所以即便美團在酒旅市場深耕多年,仍然難以攻破攜程的壁壘,在高星酒店上進一步取得突破性進展。
其次,是與包括攜程在內的OTA對手在下沉市場的爭奪。比如攜程通過擁抱短視頻在線直播,建立“星球營銷號”頻道,來吸引下沉市場的用戶;去哪兒也通過品牌營銷和低價折扣等策略深入了美團腹地;而主攻下沉市場的同程藝龍,也對其造成不小的威脅。
美團雖然憑借高頻帶低頻的策略,使其酒店業務得到迅猛發展。然而就目前來看,在酒旅這條賽道里,美團除了要面對攜程、去哪兒等對手外,還要應對飛豬和同程藝龍等眾多玩家的挑戰。而這些實力強勁的對手,都會對美團造成不小的競爭壓力。而從長期來看,美團與其他玩家在酒旅業務上的對壘還將繼續持續下去。
共享出行戰未曾休
出行是美團“無邊界”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在共享出行領域,美團勁敵眾多,首當其沖的就是滴滴出行和哈啰出行。
首先,在順風車和共享單車領域,美團還難以撼動滴滴的霸主地位。由于滴滴在出行市場深耕多年,其網約車的市場份額已經遠超其他平臺,是當之無愧的出行霸主。得益于網約車的流量轉化,滴滴的單車業務也有了很好的發展。
據悉,滴滴網約車在2020年5月月活躍人數高達5439萬人,比第二名首約汽車高出5193萬人。另外,滴滴的共享單車同樣領先。據易觀發布的《2020中國共享兩輪車市場專題報告》指出,滴滴青桔以3491萬的活躍用戶排名第一,遠超美團摩拜的2264萬。
除了滴滴外,哈啰在出行領域對美團的威脅同樣不容忽視。據悉,哈啰單車有3153萬的月活,僅次于滴滴青桔,而美團摩拜則遠遠落后于前兩者。哈啰電單車更是以70%的市場份額,在行業中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另外,哈啰已經進軍了網約車市場,雖然體量不能與滴滴相比,但也會給美團打車帶來一定沖擊。
此外,美團還要防止曹操專車、神州出行、首汽約車、T3出行等眾多玩家的搶食。雖然這些玩家的實力不是很強,但憑借其自營平臺帶來的良好服務體驗獲得了很多用戶的青睞。而隨著美團在出行上的布局愈發深廣,美團與各平臺在共享出行領域的對抗已經全面拉開,并將持續下去。
社區團購新戰事酣戰正勁
社區團購作為新的流量入口,早已吸引了眾多資本和獨角獸的青睞。而看重其潛力的不光有騰訊、阿里、京東,就連滴滴和拼多多也想要分一杯羹。而隨著社區團購賽道日漸擁擠,美團的外部競爭壓力也在日益加重。
從社區團購目前的競爭格局來看,美團優選、多多買菜位列第一梯隊;盒馬、橙心優選、興盛優選、京喜拼拼、十薈團位列第二梯隊。從行業現狀來看,美團具有領先優勢,但隨著各家投資規模的不斷加大,以及新入場玩家的不斷增多,美團還能否持續領跑還有待觀察。
另外,隨著美團對社區團購布局的逐漸深入虧損也隨之產生。為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市場上幾大主流的社區團購平臺,在全國多個城市開啟了補貼大戰,美團作為其中一員也深陷虧損的泥潭。據前不久美團發布的財報顯示,新業務單季虧損高達80億,虧損率高達81.6%,其中大部分虧損都來自社區團購業務。
雖然社區團購的未來充滿了極大的不確定性,但各大巨頭進軍社區團購的決心卻絲毫不減。而隨著參戰者不斷重金加碼,美團與互聯網大廠在社區團購上的戰爭只會愈演愈烈。
就目前來看,無論是哪個領域,美團都沒有絕對的勝算。這也意味著無論是在社區團購上的激戰,還是在外賣、酒旅、出行等其他領域的較量,美團注定要與其他參與者展開一場長期對抗。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